在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尝试和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反映。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在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各种素质的发展,便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在各项教育教学中贯穿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形体教学也要担负起此项重任,发挥形体教学的特殊作用,更好的为心理素质教育服务。形体教学就是通过集舞蹈、韵律、音乐、美育于一体的形体艺术教育,从体格、体形、姿态这三个方面训练学生,使学生体格健壮、体形完美、姿态优美,让学生内修品质外修气质。形体教学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形体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形体教学也要发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应有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形体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和谐发展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意志、耐力、自信心、创造力和表现力等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协同合作精神、自制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时注意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坚毅持久的学习精神。在形体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有怕苦怕累,不敢表现,缺乏自信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耐力。当学生有进步时,及时加以赞美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次学习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在形体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伟大的海伦凯勒说过:“自信是一种心境。有自信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沮丧。如果一个人从他的荫庇所被驱逐出来,他就会去造一所尘世的风雨不能摧残的屋宇”。由此可见,自信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叫自信。自信心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情趣,既肯定完成动作较好同学,又多鼓励学得慢一点的同学。对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课堂上要常对学生说:“你的动作让老师眼前一亮”,“你的表演太美了”,“你真棒”,“不要怕”,“大胆试一试”。对“害羞”的同学来说,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
  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协调能力、接受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动作、身体练习别扭好笑,不愿展示自己,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大多缺乏自信心。我在形体教学中一是采取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先进行集体的练习,再分男女组练习或分小组练习,最后过渡个人的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学生展示舞台,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二是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三是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对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形体教学中针对性地实施竞争意识的培养。通过动脑、动口、动身体、动情感等充满愉悦的情境中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组织多种形式和多类型的竞赛活动,如:“分组赛”、“男女赛”、“师生赛”、“过关赛”等,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培养竞争意识。还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形体课中分组进行评比,采用老师评价和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当学习了《姿态操》后,分组进行比赛,老师给予评分,当一组的同学得分低时,强烈要求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的动作有了明显的进步,赛后进行认真讲评,分析原因,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落后的同学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于“寓教于乐”之中渗透竞争意识。
  因此,在形体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望”。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创造能力是想象能力、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它是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更是形体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放”得开。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之大胆的想象,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各抒己见。有些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他们在形体练习中的过程中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要充分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展示。其次,创造力的培养,还在于教师的“教”。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感官强化刺激,加深记忆,从各方面培养其创造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如:在教《小蜜蜂》的小组合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小蜜蜂是怎样飞的?怎样采蜜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自己编动作,自由创作,最后分组或个人向全班汇报表演,孩子们个个都参与了,让学生在自由舞蹈中创造力得到培养。
  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尤其在我们的学生时代。”那么在形体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由于我们形体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当堂就表现和反应出来,这有别于其它学科。所以,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表现出来的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他们的心态,并加以正确诱导,帮助他们努力克服困难,“老师和同学在为你加油”,“坚持”等话语引导他们,使他们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自我,激发潜力,逐步建立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为顽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身体的柔韧性练习、素质练习、耐力训练等,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采用相应措施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个人目标,树立成功的信念,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在完成各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如:加强动作的要求,增加练习的数量和强度等因素,培养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形体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集体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强调团结协作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在教学中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通过分组造型比赛,分组造型比赛这一环节的设计趣味性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主动的去想、去学、去练、去配合,有的同学手拉手来个花朵的造型、有的搭成小屋的形状、有的来了个火箭造型。课堂教学内容还可安排一些队列舞蹈,集体舞,双人舞等,如:舞蹈《开火车》,要求同学们手搭肩互相配合搭成火车,只有动作一致,配合默契才能让“火车”开动起来,这种集体舞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形体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高素质的人才,起着积极的、不容置疑的作用。但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基本上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也就是目前人们称之的“养成教育”。这就决定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细致而艰辛的教育工作,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要从小培养,需要形体教学的培养,需要各学科的教育培养,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其他文献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件可喜的事,美术学习被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标准》中,“审美”一词被反复强调,美术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其中美术欣赏课是专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
期刊
学校正和美术馆联合举办画展,由于作品艺术价值高,只限第二天对家长和师生开放。家长只需凭学校下发的门票即可参观。班里有二位家长很感兴趣。可是临近放学,门票还没下发到办公室呢?孩子拿什么回去给家长呢?  这真棘手啊!一方面,我分身无术,不能在这时丢着整班孩子去领两张门票;另一方面,时间紧急,只有让孩子如信鸽班把门票带给家长才是最合适的方法。可是,德育处在另外一幢楼,如果请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去领,对他们来
期刊
苏教版小语教材十二册第五单元主题为“人生哲理”,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富有哲理。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
期刊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中国画专业为我国独有,其教学方法亦应有别于引进画种。近百年来,中国画的改革胜于承传,引进西方者多,承接传统者亦未断绝,其教学方法则各不相同,莫衷一是。当代的中国画教学,也像创作一样,呈现多样状态与多种探索,但总体来看,仍觉传统底蕴未足。近代以来,中国画专业教学的基础训练有二,一为临摹。一为写生。临摹可分为摹、临、背临。写生可分为素描、速写、默写。临摹旨在学习古法,写生旨在描绘实物
期刊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有的幼儿在家里很会说,但在幼儿园却不会说;有的幼儿与同伴很会说,但与成人却不会说;有的幼儿不会说只会用动作表达,结果引来同伴的误解,产生了纠纷;有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知该如何进行商量,只能求助于老师……诸如此类,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实际上在语言发展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障碍,还不是真正的会“说”,特别是没上过幼儿园,没在
期刊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生命,激发学习自觉。因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是如饥似渴的学习者,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内在的自然天性,保护和帮助学生生命力的正常发展。对教师而言,就是眼中要有“学生”,要努力创造一种真正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  三年级数学教学“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有“4,6,7,0,0
期刊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
期刊
幼儿社会化教育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步了解社会关系,获得社会经验,逐步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就是让幼儿学会做社会的人,逐步形成合格公民的良好品质。幼儿的发展是在人际交往的群体中发展的,他们的思想行为会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教师应充
期刊
在教师培训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培训者在讲台上开讲,台下学员有的昏昏欲睡,有的玩手机,有的阅读报刊……培训效果不敢恭维。为改变此类局面,我们在区教学校长集中培训时尝试体验式培训,围绕“怎样评课”开展了体验式培训,培训按“体验感受、分享感悟、交流感动、升华感想”四个环节设计,带给了大家别样的感受。  环节一:体验感受———进课堂,观教学,体验教学过程  听课前,我们提出了培训目标和要求,要求
期刊
一、激发幼儿倾听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孩子喜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手段也应是孩子们喜欢的、容易接受的,这样,在活动中就能抓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自觉倾听。例如: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常会选择故事内容丰富、角色人物鲜明、情节有趣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配上动作、表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小朋友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