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将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三者相结合来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城市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能源日益短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绿色、循環、低碳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镇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中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研究
1 镇安区位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又是秦岭国家公园的核心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镇安是国家层面的绿色低碳试点县,已命名省级生态镇5个、生态村2个,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示范县,被国家确定为“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生态优势明显,同时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90% 以上属于限制开发区。
2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受传统发展理念及技术的影响,城市规划及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再只关注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在生态城市建设体系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此促进城市良性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只有遵循生态城市理念,城市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目前我国 “城市病”日趋凸显,如能源紧缺、交通拥挤等,只有加强生态建设,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发展,进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城市发展规划趋于雷同,城市归属感有所降低。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与城市文化、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3.1 遵循生态承载力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科学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活等多维度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遵循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原则,能够保证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
3.2多样性原则
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尊重物种间的差异。在该基础上,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的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及建设者深刻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关系,尊重每一个生物,保持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3.3 城市双修规划原则
通过城市双修,进一步提升镇安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序实现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云镇/太平组团疏解,增加老城区开敞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尊重自然,深入推进城区周边山体、内部水体生态修复,重点实施中心城区周边的山体修复工程、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着力解决山体自然灾害点的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改善环境品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综合环境品质,建设山水人文休闲旅游宜居之城。
3.4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镇安地处大秦岭的区位优势,合理利用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等自然资源,形成城市生态背景和绿化支撑,将一些现有条件较好的自然绿地经过改造,美化成为特色山地公园,增强地域特色,突出山水特色,老城区的更新应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水平为目标,坚持逐步改造、循序渐进的发展步骤。在旧居住区更新中,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改造意愿,尽可能保留现有社会网络和传统文化,建设具有韧性生态安全的绿色镇安。
4 新时期镇安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4.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打生态产业牌,走绿色发展路,将生态建设要求转变为生态发展机遇,把资源短板问题转变为绿色发展优势,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进程。聚焦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重点水源涵养地建设,唱响“大秦岭山珍”、“水源地农产品”品牌;聚焦省级文化旅游名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大健康、绿色农产品、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聚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要求,突出地域产业特色,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4.2 文旅融合,创新驱动
推行文化“加码”、旅游“赋能”,着力推进县域产业兴旺发展。以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重点,丰富县域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发展现代旅游服务,积极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镇安历史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潜在价值,打造一批科考研学、科普教育、体旅结合、文旅融合示范工程。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鼓励创新创意,推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网红打卡地和特色主题文旅融合旅游目的地。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营造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陕西省文化旅游名县创建工作。
4.3全域整合,统筹发展
土地全域整治:针对镇安县国土开发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对闲置低效、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全域全要素设计。
旅游全域发展: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围绕“来安去安、小城镇安”的发展思路,全域构建旅游产业,全域布局旅游项目,加速全县旅游从“景区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产业全域关联:依托县域构建健康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的“三大集群”发展战略和“全域旅游”的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充分发挥镇安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大健康、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关联性大的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4.4 监测评估,重视评价
城市生态评价在规划发展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同时还能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进而使所制定的规划方案满足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为此,在开展城市生态评价的过程中,要制定规范的指标体系以及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态评价。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对城市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能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城市发展。
5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旨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等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生态学家、建筑师、政府部门以及普通民众等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洪卫.浅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及其要点[J].广西城镇建设,2021(08):27-28.
[2]刘平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21(08):41-43.
[3]宁辉.城市规划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中华建设,2021(09):58-59.
关键词: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研究
1 镇安区位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又是秦岭国家公园的核心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镇安是国家层面的绿色低碳试点县,已命名省级生态镇5个、生态村2个,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示范县,被国家确定为“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生态优势明显,同时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90% 以上属于限制开发区。
2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受传统发展理念及技术的影响,城市规划及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再只关注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在生态城市建设体系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此促进城市良性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只有遵循生态城市理念,城市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目前我国 “城市病”日趋凸显,如能源紧缺、交通拥挤等,只有加强生态建设,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发展,进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城市发展规划趋于雷同,城市归属感有所降低。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与城市文化、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3.1 遵循生态承载力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科学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活等多维度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遵循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原则,能够保证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
3.2多样性原则
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尊重物种间的差异。在该基础上,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的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及建设者深刻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关系,尊重每一个生物,保持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3.3 城市双修规划原则
通过城市双修,进一步提升镇安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序实现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云镇/太平组团疏解,增加老城区开敞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尊重自然,深入推进城区周边山体、内部水体生态修复,重点实施中心城区周边的山体修复工程、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着力解决山体自然灾害点的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改善环境品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综合环境品质,建设山水人文休闲旅游宜居之城。
3.4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镇安地处大秦岭的区位优势,合理利用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等自然资源,形成城市生态背景和绿化支撑,将一些现有条件较好的自然绿地经过改造,美化成为特色山地公园,增强地域特色,突出山水特色,老城区的更新应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水平为目标,坚持逐步改造、循序渐进的发展步骤。在旧居住区更新中,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改造意愿,尽可能保留现有社会网络和传统文化,建设具有韧性生态安全的绿色镇安。
4 新时期镇安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4.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打生态产业牌,走绿色发展路,将生态建设要求转变为生态发展机遇,把资源短板问题转变为绿色发展优势,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进程。聚焦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重点水源涵养地建设,唱响“大秦岭山珍”、“水源地农产品”品牌;聚焦省级文化旅游名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大健康、绿色农产品、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聚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要求,突出地域产业特色,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4.2 文旅融合,创新驱动
推行文化“加码”、旅游“赋能”,着力推进县域产业兴旺发展。以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重点,丰富县域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发展现代旅游服务,积极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镇安历史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潜在价值,打造一批科考研学、科普教育、体旅结合、文旅融合示范工程。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鼓励创新创意,推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网红打卡地和特色主题文旅融合旅游目的地。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营造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陕西省文化旅游名县创建工作。
4.3全域整合,统筹发展
土地全域整治:针对镇安县国土开发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对闲置低效、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全域全要素设计。
旅游全域发展: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围绕“来安去安、小城镇安”的发展思路,全域构建旅游产业,全域布局旅游项目,加速全县旅游从“景区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产业全域关联:依托县域构建健康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的“三大集群”发展战略和“全域旅游”的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充分发挥镇安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大健康、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关联性大的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4.4 监测评估,重视评价
城市生态评价在规划发展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同时还能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进而使所制定的规划方案满足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为此,在开展城市生态评价的过程中,要制定规范的指标体系以及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态评价。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对城市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能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城市发展。
5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旨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等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生态学家、建筑师、政府部门以及普通民众等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洪卫.浅析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及其要点[J].广西城镇建设,2021(08):27-28.
[2]刘平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21(08):41-43.
[3]宁辉.城市规划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中华建设,2021(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