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德育课堂?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德育课堂要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学得专注,学得自信,学得机灵,学得有法,学得快乐。
  课程育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六大育人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彰显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使其效益最大化?笔者尝试建构“播爱助学”的和谐型德育课堂、“活”而有“神”的诗意型德育课堂、“德美协同”的创新型德育课堂,最大化地发挥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使之成为学校育人工程中的精神高地。
  一、建构“播爱助学”的和谐型德育课堂
  “爱”“学”“和谐”是重建德育课堂文化最重要的符号,建构“播爱助学”的和谐型课堂,德育教师必须回答和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满满的爱
  爱,是教育的真谛。德育课堂上,不能没有爱。德育教师要把阳光般的爱,播撒和倾注到青少年的心灵上。爱的本质是给予。德育教师的爱,是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的年长一辈对年轻一代的全面关心和培养。德育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才能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权利、参与的权利、人格平等的权利、发展的权利、享受尊严的权利等等。对于缺乏亲情呵护的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学生,或是肢体有残疾的学生,或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为他们撑起“保护伞”,使他们有安全感。
  (二)教师要虔诚地服务和引领学生的学
  德育课堂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应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现代优质课堂文化的根本属性之一,就是把学生推向前台,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性功能。德育课堂要凸显以学定教、为学而教。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德育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学,成全学生的学。
  优质德育课堂要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学得专注,学得自信,学得机灵,学得有法,学得快乐。凸显“学”的自主性,无疑是德育课堂所要营造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播爱助学”的目的是建构和谐型德育课堂
  和谐的德育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大处审视,建构和谐课堂,是建构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宏大工程中的“微小细胞”。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联到教师和家长、家庭和学校间的和谐相处。具体从育人方面审视,建构生态和谐的课堂,其基本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播爱”和“助学”。
  德育教学要营造人际间互信互赖的心理空间,让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中。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因此不存在谁尊谁卑的地位落差。在这种充满温馨的人际环境中,师生在心理上实现零距离对话。课堂上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建构和谐的德育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对于教师的‘教’具有特殊价值。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1]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基础。“如果教师不倾听,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没有民主,没有沟通,没有互动,没有生态和谐,德育課堂就会变得苍白,如同虚无。”[2]
  二、建构“活”而有“神”的诗意型
  德育课堂
  “活”“神”“诗意”不仅是课程实施所要坚守的基本理念中的构成要素,而且是提升德育课程教学品质和境界的最佳路径。
  (一)“活”而有“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活”,是指生动活泼,不死板。在中小学教育中,“活”常常体现在活动中。活动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核心概念。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本性。”借助活动,学生的社会发展与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活动乃中小学德育课程运作的生命线。
  小学、初中、高中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探究,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内省、反思、体验,感悟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人事之理”,更重要的是政治之识、思想之慧、心灵之知、高尚之德、法治之眼。
  “神”,是指活动中所蕴涵的价值、意义,或目标要素。对中小学德育学科而言,“神”,主要指活动中所隐含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关学段教育过程中,适应终身发展需要,所应具有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专家们还在深入研究,尚无定见。笔者以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可概括、提炼为四大要素,即国家认同、道德品格、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这十六个字的核心素养,从小学低年段、中高年段,直至初中学段的要求,由低而高螺旋上升。各学段核心素养的意义,有着宽窄和深浅的差别。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设计和创意,一定要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并细化到相应的意义点。
  建构“活”而有“神”的诗意型德育课堂:“活”与“神”是辩证关系。“活”,是课的外在形态;“神”,则是课的内核。“活”与“神”相互联系,彼此依存,融为一体,不可或缺。如果只有“活”而无“神”,德育课堂必然流于形式,浮于表层,其活动必然是“空活动”“假活动”;反之,课堂注重了价值内核,但有“神”不“活”,这种“神”,是与学生生命相背离的“神”,说到底只不过是教材文本和教师话语中的僵硬说教,不能触动心灵,对学生的发展也毫无意义。
  (二)充盈诗意:推动学生和谐发展
  诗意,是美好的字眼。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3]笔者以为,德育课堂生活也应沐浴诗意。德育课堂的诗意性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道德情感的熏陶为血脉,以道德智慧的培育为神韵,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遇,通过沟通和碰撞,从中感受到人的心灵之可爱、课堂生活之美好的一种境界。建构充盈诗意的德育课堂,旨在推动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启迪道德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促成教学目标最优化地实现。   如教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一课时,一位老师将一则经典故事改编成了游戏—同享甜蜜。游戏规则为:全班分十个小组,每组提供四个盛满水果的盘子。吃水果时,只能用伸直的右手或左手拿,手肘不能弯曲。这个游戏新颖,挺有挑战性。同学都想在一试身手中获胜。大家用手拿起水果,都想吃,因为手肘不能弯曲,想送入自己口中,实在太难。
  师:你为什么吃不到水果?
  生:我一个劲地往自己嘴里送,可就是吃不到,以失败告终。
  师:有人吃到水果了吗?
  生:我吃到了。一开始,我把水果往嘴里送,不管如何用力都白费劲。我的同桌也吃不到。我把自己手中的橘子给他吃,“好甜哟”,他边吃边说。同桌又把他手中的苹果送到我口中,吃起来又甜又香。
  师:你吃到了水果,有什么感悟?
  生:要团结,要合作。
  师:请吃到水果的同学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生:做事情,要优先考虑别人。
  生:在生活中有了互帮互助,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学生借助活动充分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以及得到他人帮助的幸福,体验到了合作就会胜利,合作就能双赢!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认、体验、顿悟、觉解,实现观念的建构、思想的升华,感受到智力冲刺的快乐,这就是扣及人心的诗意。
  诗意的存在,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受到趣味和美好的存在。鲁洁教授认为:“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与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4]亲近德育课程,还德育之魅力,我们要把中小学德育课堂打造成诗意栖居之所!
  三、建构“德美协同”的创新型德育课堂
  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一对亲姊妹,一个叫“德”,一个叫“美”。在德育课堂中,育德与审美,往往“相伴而行”。概而言之,借助审美感知,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借助审美体验,可提升学生的道德移情能力;借助审美评价,可提升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借助审美创造,可促进学生改善和创造新的道德行为,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创造美,最核心、最根本的还是创造自我心灵的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进行道德教育,培养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5]陶冶心灵美,要有博大情怀。一方面对生态文明要有敬畏之情,心怀美感,这是信息化时代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一个标志,另一方面要关爱他人,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会“使人变得更纯洁、更诚实、更坦率、更严于律己”。[6]如此,才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位老师在教授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积极奉献社会”一课时,做到了“德”“美”因素的协同。教师呈现视频并解说:这位串街走巷的就是“磨刀老人”吴锦泉,今年八十七岁,是一位心灵美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从2008年汶川地震,他给灾区人民捐出2,000元起,就一直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包括给村里修桥铺路,救助孤儿,捐助受灾地区的人民,等等,至今已捐出五万余元。老人磨一把刀,只收一元钱,却要挥动手臂三百下。算一算,老人捐出的五万元,需要挥动手臂多少下?当主持人白岩松问他“累不累”,他爽直地说:“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就不累了。”从这句话中,你能感悟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吴爷爷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职业,都是做好事的”。从这句话中,你能体悟到他的心灵美吗?当吴爷爷从颁奖孩子手中接过鲜花时,为什么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为什么会泪花闪烁?从这种氛围中你能领悟、触摸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力量?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的引导,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到鲜活的审美情境中,引入到吴爷爷美好的内心世界里。通过审美移情、换位思考,点燃学生崇尚美的火花,实现审美意义和德育价值的建构,即吴爷爷能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话,发扬互助关爱精神,彰显了心灵美。我们要向吴爷爷学习,多为社会做善事,修炼一颗能感动他人的心!
  发挥德美协同的优势,提升德育课堂的吸引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增强课程育人的价值含量,对于德育课程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开拓和创新。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教学正向新的层次、新的高度进阶升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认真建构和彰显和谐型德育课堂、诗意型德育课堂、创新型德育课堂的魅力,让德育课堂真正成为学校的精神高地,为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强大的磁场作用!每一个德育教师都应当有这种专业自觉和担当。让我们在奋进的新时代,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同在德育课堂上演绎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
  参考文献:
  [1]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7-16.
  [2]陈光全.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纵论①[J].中小学德育,2013(1):53-57.
  [3]陳祖君.以文为诗:余光中诗歌的得与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9-114.
  [4]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0-24.
  [5]苏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M].肖辉,晨楠,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37.
  [6]何齐宗.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人格[J].人民教育,2012(20): 7-10.
  【陈光全,湖北省宜都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完成时代赋予道德教育的使命,我国教师须肩负起改变国民性、培养个体公民道德品质的重任。为此,教师须具有权利个体的培育能力、公共人的培育能力和美善主体的培育能力。权利个体的培育能力包括权利意识、权利共享品质和权利维护品质的培育能力;公共人的培育能力包括公共参与意愿的激发能力、公共协商品质的培养能力、妥协品质的护育能力和共识执行力的培育能力;美善主体的培育能力包括美善意愿的激发能力、一核多元品
很多研究都表明,運动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期的运动能够减少肥胖、焦虑症、自卑和校园欺凌等诸多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的问题。PISA测试显示,在OECD成员国的15岁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保证适当的运动时间,其中52%的学生每周有3至4天会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平均每天20分钟以上。PISA显示,学生参与适量的运动,对于社会心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比起从不或较少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经常性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家长总是會尽力避免让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然而,当我们为孩子排除了一切可能出现的障碍,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宝贵的成长机会。试错是学习的本质,当我们极力使儿童远离失败的体验,他们会认为所有的错误都是不被允许的,从而开始回避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学着应对挫折和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抗压能力;而亲身经历更能够让儿童体会到每一个决定所带来的结果。成年人应该明白,只有当儿童觉得失败的经历是成长
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着重规则轻德性的问题,一些学校过多地关注道德行为和结果,一味强调“学生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显然与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不符。良好的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个体自觉成为至善的、有德性的人,如果过度强化规则意识,道德教育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会将个体引向功利主义歧途。在新时代急需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情况下,各级学校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既定规则教育,还应将德性教育作为道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急剧变化,知识经济社会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强,近期,芬兰政府啟动了国家高中教育综合改革,其中包括职业高中教育改革。芬兰本次职业高中教育改革目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着力于个性化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最适合自身的职业能力,确保学习者有效学习。此次改革更加强调学习者补偿性职业能力的获取,要求教师、指导专家与学习者共同根据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缺失状况和未来职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安徽怀远县的一个小学班级里,13岁的副班长小赐,凭借检查作业、监督背书这样的权力,向6个孩子要钱。要来的钱,有专门的孩子替他保管;上学和放学有专门的孩子骑车接送;如果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吃粪喝尿……  在这一事件中,副班长小赐俨然将小小的班集体变成了自己的“独裁国家”,让人悲哀的是,长久以来这些受欺负的孩子一次也没想过反抗,用一些孩子的话说,就是面对比他们拥有更大权力的“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更多的学校在城市中拔地而起,频发的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和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让人们将求助的视野转向了社区,社区的教育价值借此逐渐受到关注。在学术论文和学校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一种提法,即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合作体系。这样的提法看似将社区与学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似乎也契合了当前倡导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宗旨,但是,进一步梳理
当前责任教育缺乏为后果负责的“责任伦理”精神,促进学生承担后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成为责任教育改进的一种方向。为全面了解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研究者根据教育实际与责任发生原理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并获取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中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现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中学生自评结果显示责任伦理水平整体较高,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随年级逐渐增长,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之间在学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