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须防舍本逐末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hao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这是《礼记·学记》里的一段话,分析的是那个时代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大意如下:现在的教师,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灌输知识,急于追求进度,不管学生是否适应。而且教人时不用诚心,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苦,而不明白它的好处。虽然勉强读完课业,也很快就忘掉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当笔者读到这段话时,很自然地联想起新课程实施以前中国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这段话所描述的颇有相似之处。看来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两千年前存在,现在也依然存在——正如圣经上所说,目光之下,并无新事。
  十多年前,我们从美国、从西欧的教育思想中仔细搜寻这种主义、那种学说,试图找到解决中国教育困境的良方。那时各种流派蜂拥而入,大家嘴里说的、心里想的尽是各种新鲜的、欧化的教育名词。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研究教育的本质问题,研究本国教育问题的特殊性,研究本民族已有的那些教育文献。
  儒家经典《礼记》中有一篇《学记》,它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现在笔者就以《学记》为例,让我们看看古代的教育家们在面临相同的教育困境时有哪些认识,提出了哪些解决办法。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意是说,虽然有美食,如果不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足,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贫乏、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知道困惑,然后才能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这一段讲的是教与学的关系。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大意是说,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不良行为萌发之前就加以预防;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作“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超出其能力来施行教导,就叫作“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就叫作“观摩”。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这一段讲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原则。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一段讲的也就是启发诱导的办法。“道而弗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强而弗抑”,即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开而弗达”,即启发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一段讲的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文字指出了学习者四种常见的心理和缺点,即或贪多而不求甚解,或有所得就自我满足,或心生懈怠,或不求进取。作为教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优点,挽救过失。——这一段是对学习者所做的心理分析。
  其他观点,不一一列举。
  我们对这些观念做一番梳理,再对比十多年来所倡导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会发现二者的主张是如此接近。“道而弗牵”,不正是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自主思考、探究吗?“开而弗达”,不正暗合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吗?“相观而善之谓摩”,不正与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对应吗?
  寻找解决教育困境的办法不必舍近而求远!《学记》和其他一些中国的教育思想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理应更切合本民族的教育实际。身为语文教育人,不研究本民族、本地区实际,盲目热捧生长于异国土壤上的关于教育的主义、学说,将其生搬硬套到教学实际中,造成新的形式主义教学,不是舍本逐末吗?
  再往形而上的层面讲,《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之所以与语文新课程理念有相契合之处,是因为它们的思考都真正触及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当前,社会对于语文教育有太多的不满,教育者欲自辩而不能。但身担育人的重责,每一个清醒的语文人,这时候最需要做的是抛开外界的纷扰,沉下心来,不管是从研究《学记》出发,还是从研究夸美纽斯、杜威出发,都要结合自身和前人的实践,仔仔细细地把教育存在的问题梳理一番,再去思考与教育本质有关的问题,从中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应学生实际的教育办法与途径。
  《学记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视界》一书的作者向爱平就是一个清醒的语文教育人。这本书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出发,将《学记》的进步教育思想和新世纪以来的语文新课程改革联系起来,对语文教育中一些本质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教育实际的方法体系,他将其命名为“学记语文”。可赞赏的是,该书并不偏重理论,讨论的都是教学中最实际的问题。这从该书大量的案例分析就可以见出。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他的方法至少对他的学生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笔者郑重将这本书推荐给语文界同人,希望形成一种风气,让大家一起对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认认真真地做一番研究,结合本地实际,摒弃形式主义的课改与教学,切实地研究出一套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其他文献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他们两人讨论的是关于“正”与“不正”的话题:  欧:我生平所做之事,没有“不正”的。  苏: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让对方下定义)  欧:能。  苏: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不正。  苏:偷窃呢?  欧,不正。  苏: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  欧:正。  苏:你方才说偷窃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
在读《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之前,我曾经关注过饶杰腾先生主持的《语文建设》专栏《温故知新》,读过他发表的《用心思研究教育,为儿童求实益——读(林砺儒教育文选)》《真语文研究要重历史借鉴》等文章。我深知饶先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学识,希望能有其他渠道看到。  语文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了饶先生编著的《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让我有了“心想事成”的喜悦和满足感。这套丛书分“总论”“论争”“阅读
关于真语文的讨论,核心的问题是:何为真,何为假?过去的讨论似乎主要是在一些现象的描述上。近段时间,一些专家学者在真语文的讨论中引入语用学,提出“语用教育观”,以期推动真语文讨论向纵深发展。这种可以称之为“语用学转向”的立论视角突破了操作规程的层次,是真语文讨论的重要推进。  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育语用学转向的历史背景、学理基础和现实局限。笔者认为,应该从现代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认识语用学对
尽管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阅读题基本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考试理念(见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版语文部分),注意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但仍有一些考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文本内容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吗?错。因为有些阅读(如政史地阅读)只涉及以基本的识字解码为主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本算不上语文阅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中的信息加工活动只有以语文知识及方法为主要支撑条件,
沈从文的成名作《边城》和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都被选人中学语文教材。虽然这两篇小说都是乡土题材作品,两位作家都是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用民间视角叙写平民大众的“人事哀乐”,但梳理作品的旨趣,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迥异个性。  一、两个社会理想:乌托邦世界和儿童世界  《边城》和《透明的红萝卜》都给读者呈现出鲜明的社会理想。沈从文基于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在《边城》里带给读者一个乌托邦式的湘西世
很多年前,我刚接触语文教育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批评和否定一些东西,比如语文教育的一些方法,但结果为什么总是否定不了?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折腾。  其实,“折腾”背后有一个所谓的先进思想在搞怪,即要改革,要创新。改革与创新固然是对的,但改革有时候也可能是无知的表现。我一直费解的是,现在许多研究生写论文,选题一般都是“课改背景下的×××”,为什么非要突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相比童话、儿歌、儿童诗等儿童文学文体教学,寓言教学有其独特的个性。  由于寓言故事里蕴含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总结,揭示寓意,所以学生在学习寓言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传统的寓言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总结故事寓意,对寓意得来的思维过程却不做过多研究,学生的回答总是被教师控制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阅卷中,笔者发现一类特殊的作文:言流畅,论据充分,思路清晰,但不幸被划人二类下,甚至三类文的行列。这类披着“好作文”外衣的“问题作文”有个共同的问题——思维缺陷。  问题一:暗换主题词。每个作文题目都有其独特的中心话题或者主题词,而材料作文尤其灵活,作文材料稍稍更改字句,中心话题或主题词就会改变。一些学生在审题时将自己熟悉的话题或材料强加在作文题上。即使文中为了强调,多次出现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语文教师追求专业成长自觉性的提高,语文教师出版专著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不能不说的是,高质量的、具有学科理性的专著并不多,大多还是一些经验型的、主观性的表达,其言说方式也常常是“我怎样”“某某怎样”居多。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样的专著没有价值,至少对于作者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思考的梳理,还是很有意义的,但若要从对于语文课程的价值这样的角度进行考量,语文教学专著应
为应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我们应该在语文教案的设计中积极构建生成性预设,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造丰富的机遇,也为自己准确把握、积极应对动态生成提供有力的支持。一个富有生成性的预设应该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理念,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潜含丰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下面结合《沙之书》(人教版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设计,谈谈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一、生成性预设应具备开放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