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逐渐形成深度学习的素养,此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能让全体学生实现统一的深度学习。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让学生形成兴趣引导下的高效学习,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个人的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主要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的深度教学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深度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素质化教育,力求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数学的课堂是将学生、教师、内容等结合在一起开展的教学性质实践活动。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要求下,教师也更为重视开展深入教学。深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也是课程改革阶段的必然要求。教師的深度教学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突出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教学实效,以核心素养强化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既是教学活动的创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深度的初中数学教学,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系统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活动,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重视课本教材,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做新的整理和归纳,将数学知识类型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为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严格规范每一项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发挥数学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系统全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初中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不存在学习规律和方法,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没有明确学习的具体方向,因此实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并不明显。伴随核心素养教学的日渐深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辅助者,而学生则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拥有相对主动权和发言权,课堂的参与程度也就更高,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在获得提升后,也会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使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逐渐获得提高。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教材内容,强化问题意识
高效开展数学深度教学,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内容,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明确教学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让其完成课堂练习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对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引发独立的思考探究。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作对称轴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对设计内容形成疑问,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另外在课后复习或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疑问和观点,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才能将学生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中逐渐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解答,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从而寻找到答案。如此学生可以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有很多种,包括函数思想以及方程思想等。函数主要表现数量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应用函数思想来表述问题的具体特征,不断探究问题,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平面设计图,让学生直观了解三角函数的具体性质,结合设计图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结合设计图案提出应用型问题。如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从A点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30度,然后沿着AD方向前进10米,到达B点后,在B点处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60度,且ABD在同一直线上。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数据信息,测算出树木CD的高度是多少。学生既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回答,或是走进实际生活中,根据题目要求观察树木,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函数思想的形成。
(三)数形结合,提升领悟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方式也同样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教师在教学应用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在学生遇到难以解答的数学问题时,要学会如何建立图形和代数之间的联系,如何将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问题是整个课堂的主线,一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理念提出课堂核心问题,并由教师带领共同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将知识内容转化成为图形语言,便于学生快速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共同探究和讨论问题,以此来加大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突出教学主题,强化深度理解 初中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深度学习,要比广度学习更具有难度,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具备大局观念,突出教学内容的主题性,从而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进行具体教学。主题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准确把握教学,从前一节课堂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围绕教学内容中的某个主题进行深度思考,把握教材的知识重点。教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置三维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主题框架下开展各项学习和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中方程占很大比重,众多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应用到方程,一次方程作为方程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形成运用方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的运算实现算式到方程的转变,将抽象化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方程式,结合题目信息运用方程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探究题目中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从而寻找到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建模的数学思维。大部分学生应用方程时,普遍不会设置未知数,没有掌握准确列方程的办法。其实未知数就是所求的结果,将题目语言转变为数学符号就是列式方式。教师在主题教学中,不能仅教会学生解答方程式,更是要拓展教学的目的,在符合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实现螺旋式的上升,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性理解。
(五)重视课前预测和课后反思
教师要想实现更为高效的数学深度教学,就要形成课前预测和课后反思的习惯。课前预测指课前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预测自我、预测学生和课堂互动预测三个部分。预测自我是指提前准备好教学语言和教学动作,便于教学活动可以有序稳定地进行。预测学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存在的认知困难以及学习时间等。课堂互动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引导、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课前预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深度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是深度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自身要加强研究数学教学相关的知识,掌握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技巧,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分层和教学渐进,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作为数学深度教学的指导思想。课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的体会,教师可以将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授课经验,在长时间积累中形成材料,为深度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经验基础。教师需要思考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反馈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教学,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归纳学生的普遍问题等。
(六)借助信息手段,实现技術融合
当前时期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教师在开展深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活动和技术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教师本身要具备过人的综合能力,还要将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结合已经具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创建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这也是高效开展深度教学的重要推动力。
深度教学是核心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教学层次的需求。教师只有了解到深度教学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灵活掌握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尊重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实现素质文化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过程中感知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强化。因此深度教学既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七)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
深度教学可以让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获得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学生之间个性特点不同,建立知识结构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采用一致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很难让全部学生都获得知识水平的进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影响,阻碍数学教学的高效发展。教师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全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掌握图形概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通过自主的分析,在掌握图形特征和识别方式的同时,学会应用图形特征进行运用运算;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和学习,逐渐强化学生对多边形知识的理解;针对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其从生活实际中观察图形,形成对相似图形概念的初步认知,然后进一步了解图形特征,以渐进的形式进行引导性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让不同分层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同时,可以使整体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实现质的飞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课堂教学。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分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实际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性教学,为不同分层的学生有针对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重视问题引导,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并根据所学知识和认知经验,立足于情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立刻就会产生知识联想,从而迅速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形式相对自由灵活,也不会为学生造成学习压力,有利于促进深度教学的进展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探微[J].试题与研究,2020(12).
[2]周锋.深度教学,催生核心素养落地: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7(29):30-31.
[3]石建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版,2019(1):10.
[4]陈齐荣,冯传平.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例析[J].中学数学月刊,2019(11).
[5]潘桂忠.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普童话,2019(40):10.
[6]朱永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深度学习研究[J].新课程,2018(12):20.
[7]张颖.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9.
[8]曹伟林.基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以初中数学为例[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
[9]韩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数学“深度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版,2018(5):41.
[10]杨飞.深度教学,催生核心素养落地:浅析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9):78.
作者简介:
郑霖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学校。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深度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素质化教育,力求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数学的课堂是将学生、教师、内容等结合在一起开展的教学性质实践活动。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要求下,教师也更为重视开展深入教学。深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也是课程改革阶段的必然要求。教師的深度教学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突出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教学实效,以核心素养强化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既是教学活动的创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深度的初中数学教学,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课堂教学系统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活动,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重视课本教材,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做新的整理和归纳,将数学知识类型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为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严格规范每一项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发挥数学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系统全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初中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不存在学习规律和方法,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没有明确学习的具体方向,因此实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并不明显。伴随核心素养教学的日渐深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辅助者,而学生则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拥有相对主动权和发言权,课堂的参与程度也就更高,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在获得提升后,也会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使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逐渐获得提高。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教材内容,强化问题意识
高效开展数学深度教学,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内容,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明确教学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让其完成课堂练习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对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引发独立的思考探究。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作对称轴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对设计内容形成疑问,从而养成问题意识。另外在课后复习或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疑问和观点,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才能将学生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中逐渐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解答,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从而寻找到答案。如此学生可以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有很多种,包括函数思想以及方程思想等。函数主要表现数量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应用函数思想来表述问题的具体特征,不断探究问题,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平面设计图,让学生直观了解三角函数的具体性质,结合设计图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结合设计图案提出应用型问题。如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从A点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30度,然后沿着AD方向前进10米,到达B点后,在B点处测量得出到树顶C的角度为60度,且ABD在同一直线上。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数据信息,测算出树木CD的高度是多少。学生既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回答,或是走进实际生活中,根据题目要求观察树木,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函数思想的形成。
(三)数形结合,提升领悟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方式也同样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教师在教学应用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在学生遇到难以解答的数学问题时,要学会如何建立图形和代数之间的联系,如何将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问题是整个课堂的主线,一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理念提出课堂核心问题,并由教师带领共同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将知识内容转化成为图形语言,便于学生快速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共同探究和讨论问题,以此来加大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突出教学主题,强化深度理解 初中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深度学习,要比广度学习更具有难度,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具备大局观念,突出教学内容的主题性,从而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进行具体教学。主题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准确把握教学,从前一节课堂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围绕教学内容中的某个主题进行深度思考,把握教材的知识重点。教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置三维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主题框架下开展各项学习和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中方程占很大比重,众多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应用到方程,一次方程作为方程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形成运用方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的运算实现算式到方程的转变,将抽象化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方程式,结合题目信息运用方程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探究题目中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从而寻找到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建模的数学思维。大部分学生应用方程时,普遍不会设置未知数,没有掌握准确列方程的办法。其实未知数就是所求的结果,将题目语言转变为数学符号就是列式方式。教师在主题教学中,不能仅教会学生解答方程式,更是要拓展教学的目的,在符合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实现螺旋式的上升,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性理解。
(五)重视课前预测和课后反思
教师要想实现更为高效的数学深度教学,就要形成课前预测和课后反思的习惯。课前预测指课前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预测自我、预测学生和课堂互动预测三个部分。预测自我是指提前准备好教学语言和教学动作,便于教学活动可以有序稳定地进行。预测学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存在的认知困难以及学习时间等。课堂互动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引导、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课前预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深度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是深度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自身要加强研究数学教学相关的知识,掌握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技巧,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分层和教学渐进,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作为数学深度教学的指导思想。课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的体会,教师可以将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授课经验,在长时间积累中形成材料,为深度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经验基础。教师需要思考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反馈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教学,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归纳学生的普遍问题等。
(六)借助信息手段,实现技術融合
当前时期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教师在开展深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活动和技术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教师本身要具备过人的综合能力,还要将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结合已经具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创建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这也是高效开展深度教学的重要推动力。
深度教学是核心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教学层次的需求。教师只有了解到深度教学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灵活掌握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尊重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实现素质文化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过程中感知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强化。因此深度教学既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七)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
深度教学可以让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获得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学生之间个性特点不同,建立知识结构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采用一致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很难让全部学生都获得知识水平的进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影响,阻碍数学教学的高效发展。教师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全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层次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掌握图形概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通过自主的分析,在掌握图形特征和识别方式的同时,学会应用图形特征进行运用运算;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帮助,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探究和学习,逐渐强化学生对多边形知识的理解;针对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其从生活实际中观察图形,形成对相似图形概念的初步认知,然后进一步了解图形特征,以渐进的形式进行引导性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让不同分层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同时,可以使整体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实现质的飞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课堂教学。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分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实际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在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性教学,为不同分层的学生有针对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重视问题引导,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并根据所学知识和认知经验,立足于情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立刻就会产生知识联想,从而迅速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形式相对自由灵活,也不会为学生造成学习压力,有利于促进深度教学的进展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深度教学探微[J].试题与研究,2020(12).
[2]周锋.深度教学,催生核心素养落地: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7(29):30-31.
[3]石建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版,2019(1):10.
[4]陈齐荣,冯传平.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例析[J].中学数学月刊,2019(11).
[5]潘桂忠.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普童话,2019(40):10.
[6]朱永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深度学习研究[J].新课程,2018(12):20.
[7]张颖.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9.
[8]曹伟林.基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以初中数学为例[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
[9]韩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数学“深度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版,2018(5):41.
[10]杨飞.深度教学,催生核心素养落地:浅析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9):78.
作者简介:
郑霖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