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主观思想意识为主导、充分显示当事人思想与灵感的人文学科。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本着生本教学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发挥出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这一话题做出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生本教学 主观思想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主观意识占据绝大多数主题的人文学科,在进行该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思想共鸣。因此,进行这一科目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的思维个体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创造力决定其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相应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发起者,重点要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与自主发挥空间。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至少做到如下两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以下为具体论述:
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
1.学生个体畅所欲言
“说话”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现有的校规校纪往往为了规范课堂纪律而抑制学生的言论权。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本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师生平等的氛围当中,为此,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说话权利是有必要的。拥有了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自然就进入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当中,这对人文主观思想意识的发挥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2.教师指正补充
允许学生自由说话,就必须容许其在课堂上的插话现象。也许部分教师会表示,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插话会影响到课堂纪律甚至教学秩序。但笔者认为,能够在课堂上自如插话的学生往往是那些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的课堂插话现象往往源于其对教师所讲授教学内容的呼应,随即思考,并产生自己的观点,随之而来的不由自主、脱口而出。所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说话的同时,也要对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给予充分的关注,以便适时地捕捉到学生们闪现的思维灵感,并给予其适当的引导与补充,保护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
3.学生之间的辩论
允许每个学生个体自由说话,学生个体之间的争论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位学生由于其受到生长环境、个人智商情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观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一旦学生之间思想观点出现分歧,教师应鼓励其进行有秩序的辩论。一方面,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这有助于对其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学生个体对于自己所持观点也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对其进行问题深入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
1.学习内容的选择
“选择”是对于主观意识的行为体现。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有了可能。在大多数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不可选择地跟着教师的讲学进度进行着被动学习,只能够学习到教师所提供的那一部分知识内容。对于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对于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却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机会。这种传统的强制灌输性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思想意愿,对培养学生进行主观思想意识发挥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由原始的强制性教学逐渐过渡到开放性、有选择性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思考、自由探究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
2.学习方式的选择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程度的干涉。譬如,对于写作这一教学项目,相当一部分教师首选“书读百遍”的学习模式,强制学生对课本当中的部分段落进行反复朗读甚至抄写,以使学生达到记忆并学会使用好词佳句的效果。然而,实际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足够强大的,他们有能力在阅读的同时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针对同一内容的反复读写反而会使他们感到乏味、厌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则应给学生提供几套学习方案。
例如,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将课本某段有感情地朗诵若干次;喜欢记忆的同学可以将该段落背诵下来;喜欢思考的同学可以根据该段落写出相应的仿句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嗜好与特长按照有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为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提供了可发挥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并且,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还是教学整体都是极其有益的,可谓是一举双得。
参考文献
[1]许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 苏州大学,2008。
[2]彭玉兰 浅论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熊宁宁 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思维培育[D]. 上海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生本教学 主观思想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主观意识占据绝大多数主题的人文学科,在进行该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思想共鸣。因此,进行这一科目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的思维个体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创造力决定其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相应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发起者,重点要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与自主发挥空间。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至少做到如下两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以下为具体论述:
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
1.学生个体畅所欲言
“说话”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现有的校规校纪往往为了规范课堂纪律而抑制学生的言论权。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本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师生平等的氛围当中,为此,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说话权利是有必要的。拥有了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自然就进入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当中,这对人文主观思想意识的发挥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2.教师指正补充
允许学生自由说话,就必须容许其在课堂上的插话现象。也许部分教师会表示,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插话会影响到课堂纪律甚至教学秩序。但笔者认为,能够在课堂上自如插话的学生往往是那些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的课堂插话现象往往源于其对教师所讲授教学内容的呼应,随即思考,并产生自己的观点,随之而来的不由自主、脱口而出。所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说话的同时,也要对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给予充分的关注,以便适时地捕捉到学生们闪现的思维灵感,并给予其适当的引导与补充,保护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
3.学生之间的辩论
允许每个学生个体自由说话,学生个体之间的争论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位学生由于其受到生长环境、个人智商情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观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一旦学生之间思想观点出现分歧,教师应鼓励其进行有秩序的辩论。一方面,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这有助于对其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学生个体对于自己所持观点也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对其进行问题深入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
1.学习内容的选择
“选择”是对于主观意识的行为体现。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有了可能。在大多数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不可选择地跟着教师的讲学进度进行着被动学习,只能够学习到教师所提供的那一部分知识内容。对于一些不感兴趣的内容,还是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对于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却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机会。这种传统的强制灌输性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观思想意愿,对培养学生进行主观思想意识发挥的能力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由原始的强制性教学逐渐过渡到开放性、有选择性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思考、自由探究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
2.学习方式的选择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程度的干涉。譬如,对于写作这一教学项目,相当一部分教师首选“书读百遍”的学习模式,强制学生对课本当中的部分段落进行反复朗读甚至抄写,以使学生达到记忆并学会使用好词佳句的效果。然而,实际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足够强大的,他们有能力在阅读的同时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针对同一内容的反复读写反而会使他们感到乏味、厌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则应给学生提供几套学习方案。
例如,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将课本某段有感情地朗诵若干次;喜欢记忆的同学可以将该段落背诵下来;喜欢思考的同学可以根据该段落写出相应的仿句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嗜好与特长按照有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一方面为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提供了可发挥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创造充分的选择余地,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并且,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还是教学整体都是极其有益的,可谓是一举双得。
参考文献
[1]许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 苏州大学,2008。
[2]彭玉兰 浅论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熊宁宁 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思维培育[D]. 上海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