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说我是“未来学家”,我不是,我其实就是一个观察者。我只是在观察这个世界,并搞明白在发生什么。我经常旅行,所以感慨也会很多。
人们一直问我:今后的趋势是什么,将发生什么大事?过去的几年里,问我“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可以做到的?”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有“MindSet”(定见),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态,二是指倾向和习惯,这两层含义互相补充。一个人的心态,是他过去倾向与习惯的积累,反过来看,他有怎样的倾向和习惯,亦可以重新铸造他的心态。比如,中国不少人对日本人存在“定见”。带着“定见”到处行走,你接受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定见”过滤后的结果,这正是我们接受世界的信息方式。
有人问我,你怎么可以写中国呢?你并不住在中国。这让我想起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关于水的一段话:“我不知道谁发现了水,但是我能确信的是,这肯定不是鱼。”如果你站在其中,你就看不清楚全局,因为对居于其中的观察者而言,生活体验很重要。而我是站在局外的观察者。
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需要在内、在外的观察家的两种观点的结合。我在亚洲和美国都生活过。到目前为止,我的整个21世纪是在欧洲度过的,也因此,我理解世界的方式受了欧洲人的影响。而在过去的40年里,我来过中国大概有100次。
我喜欢把关注点放在比分上,根据比分开始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炒作”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10%左右,并且保持了很长时间,中国真的对我们有威胁了!到下个星期二,中国将超过美国!”但是比分呢?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个奇迹,但也是合理的。我每年来中国2—3次,也是要亲眼见证这一切。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比分呢?中国的GDP还不到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13万亿美元。美国的增长速度是3.5%,即使中国一直以10%的速度发展下去,要有3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更不用说超过美国了。美国不会就站在那里,等着中国的火车跟上它。中国目前的发展很令人兴奋,但是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跟得上发达国家。
同时,那些衡量第一、第二的标准已经是昨天的“定见”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信息分辨越来越难。看一下德国:德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很紧密,德国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哪些是德国的,哪些不是德国的?如同雀巢(Nestle)公司,它是瑞士公司,总部在瑞士,但雀巢公司98%的销售额在瑞士之外,68%的持股者不是瑞士人,11名董事会人员中有8名不是瑞士人。但是这个公司的收入要被算入瑞士的GDP。这正是我要谈论的话题——从商业角度看世界。GDP什么也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意义会越来越小。
中国的经济还很薄弱,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这也是全球化经济的特征。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美国;二战之后,日本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韩国。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技术上的革新。在上海,有2万名服装设计师,他们比日本人学得快多了。日本销售漂亮的布料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只是在最近100年,他们才意识到将布料做成时尚的服装,商品会大大升值。我认为,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还会有更大的进展,并且比其他国家处于世界工作坊期间的发展要早、要快。当然,越南也是很强的竞争对手。我去年参观了河内,对河内的发展感到十分吃惊。
西方媒体“炒作”的另一个题目是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看一下比分,很明显,中国比印度发展快多了。最近几年,印度的经济根本就没有怎么进展。印度的经济很单一,主要是IT,这也是令印度成为“金砖四国”的原因之一。但仅仅靠IT是不够的,印度大概有100万人在IT业工作,但是每年,印度有600万人失业。
再看两国吸引外资数额的比分。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是在印度的10倍,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20多年。关于印度,我的另一个“定见”是,如果印度不解决自身的问题的话,比如太多的规章制度等,是不会有新的结果出现的。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预见者,他认为市场说明一切。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时候我见过他,他说:“我们不得不向你们学习,因为我们要赶上你们”,“我到世界各国转过,发现用市场来衡量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之后,中国以市场为引擎,带动经济的增长,促使中国所有的企业家放手去发展。但在印度,盖子还在,印度经济发展的唯一之路是把政府放到一边。
所有的商业人士都会同意这一观点。印度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中国也是,中国人有“企业家的基因”。比如在海外的华人,几乎每个亚洲国家都少不了他们的“贡献”。在菲律宾,华人的人口数只占全部人口的1.5%,但他们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是70%—80%。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华商回到中国发展。经济是由企业家驱动的,企业家创造经济,企业家可以令经济复苏,政府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努力创造一个繁荣的市场环境。
作者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其1982年的作品《大趋势》曾被翻译成57种文字,销售1400万册,目前是许多跨国大公司高层及政府高官的顾问。本文是他4月17日在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一次午餐会上发表的演讲。
人们一直问我:今后的趋势是什么,将发生什么大事?过去的几年里,问我“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可以做到的?”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有“MindSet”(定见),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态,二是指倾向和习惯,这两层含义互相补充。一个人的心态,是他过去倾向与习惯的积累,反过来看,他有怎样的倾向和习惯,亦可以重新铸造他的心态。比如,中国不少人对日本人存在“定见”。带着“定见”到处行走,你接受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定见”过滤后的结果,这正是我们接受世界的信息方式。
有人问我,你怎么可以写中国呢?你并不住在中国。这让我想起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关于水的一段话:“我不知道谁发现了水,但是我能确信的是,这肯定不是鱼。”如果你站在其中,你就看不清楚全局,因为对居于其中的观察者而言,生活体验很重要。而我是站在局外的观察者。
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需要在内、在外的观察家的两种观点的结合。我在亚洲和美国都生活过。到目前为止,我的整个21世纪是在欧洲度过的,也因此,我理解世界的方式受了欧洲人的影响。而在过去的40年里,我来过中国大概有100次。
我喜欢把关注点放在比分上,根据比分开始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炒作”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10%左右,并且保持了很长时间,中国真的对我们有威胁了!到下个星期二,中国将超过美国!”但是比分呢?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个奇迹,但也是合理的。我每年来中国2—3次,也是要亲眼见证这一切。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比分呢?中国的GDP还不到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13万亿美元。美国的增长速度是3.5%,即使中国一直以10%的速度发展下去,要有3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更不用说超过美国了。美国不会就站在那里,等着中国的火车跟上它。中国目前的发展很令人兴奋,但是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跟得上发达国家。
同时,那些衡量第一、第二的标准已经是昨天的“定见”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信息分辨越来越难。看一下德国:德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很紧密,德国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哪些是德国的,哪些不是德国的?如同雀巢(Nestle)公司,它是瑞士公司,总部在瑞士,但雀巢公司98%的销售额在瑞士之外,68%的持股者不是瑞士人,11名董事会人员中有8名不是瑞士人。但是这个公司的收入要被算入瑞士的GDP。这正是我要谈论的话题——从商业角度看世界。GDP什么也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意义会越来越小。
中国的经济还很薄弱,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这也是全球化经济的特征。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美国;二战之后,日本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韩国。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技术上的革新。在上海,有2万名服装设计师,他们比日本人学得快多了。日本销售漂亮的布料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只是在最近100年,他们才意识到将布料做成时尚的服装,商品会大大升值。我认为,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还会有更大的进展,并且比其他国家处于世界工作坊期间的发展要早、要快。当然,越南也是很强的竞争对手。我去年参观了河内,对河内的发展感到十分吃惊。
西方媒体“炒作”的另一个题目是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看一下比分,很明显,中国比印度发展快多了。最近几年,印度的经济根本就没有怎么进展。印度的经济很单一,主要是IT,这也是令印度成为“金砖四国”的原因之一。但仅仅靠IT是不够的,印度大概有100万人在IT业工作,但是每年,印度有600万人失业。
再看两国吸引外资数额的比分。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是在印度的10倍,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20多年。关于印度,我的另一个“定见”是,如果印度不解决自身的问题的话,比如太多的规章制度等,是不会有新的结果出现的。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预见者,他认为市场说明一切。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时候我见过他,他说:“我们不得不向你们学习,因为我们要赶上你们”,“我到世界各国转过,发现用市场来衡量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之后,中国以市场为引擎,带动经济的增长,促使中国所有的企业家放手去发展。但在印度,盖子还在,印度经济发展的唯一之路是把政府放到一边。
所有的商业人士都会同意这一观点。印度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中国也是,中国人有“企业家的基因”。比如在海外的华人,几乎每个亚洲国家都少不了他们的“贡献”。在菲律宾,华人的人口数只占全部人口的1.5%,但他们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是70%—80%。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华商回到中国发展。经济是由企业家驱动的,企业家创造经济,企业家可以令经济复苏,政府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努力创造一个繁荣的市场环境。
作者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其1982年的作品《大趋势》曾被翻译成57种文字,销售1400万册,目前是许多跨国大公司高层及政府高官的顾问。本文是他4月17日在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一次午餐会上发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