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适应这种“新常态”。那么,教育的信息化也必须适应“新常态”。
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新常态”是指:要由一种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运动式的普及和扩张状态,转入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合理、常态化使用状态。那么,教师要如何适应这种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态”呢?
一、要在变革中寻求自我发展
变革已成为现在的大趋势,作为教师,必须成为这场变革大潮的弄潮儿。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必须把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坚决扛地起来,做伟大中国梦筑梦人。
(一)适应变革,在变革中准确定位自己。
新常态下的教育,在于积淀孩子素养,提升孩子素质,因而把孩子的品行操守看得比一纸分数更重要,把孩子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育人看得比育才更重要。教育将不再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学科成绩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拷量与追问,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教育信息化必须为实现积淀学生的素养服务、为培养学生独立、高尚的人格服务、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自己,在改变中发展自己。
教师要想适应教育信息化的的“新常态”,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来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打天下的模式,接受一种思想、一本教学设计、一份学案、一套课件下课堂的模式。一种思想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思想;一本教学设计并非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案,而是要能够贯穿课堂,引领思维,注重质疑和生成的、有较强实用性的课堂规划。这份规划,不但要对学生学情有准确把握,还要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预设。一份学案是指一份有目标、有练习、有提高、有反思、有积累,并适合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反思案。一套课件要包括当堂需要的所有媒体资料并进行合理优化、科学组合并能完美呈现的课件。
二、要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一)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它丰富的表现力、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对合作学习的全面支持、虚拟化的教学环境,都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避免本末倒置。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好用,作为课堂,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则应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因此,信息技术必须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做到既能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又不喧宾夺主,淡化课堂上的学科特色。
(三)正视信息技术使用上的一些问题。
1、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远没有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提供的空间那么广阔,但对学生感观上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因此,尽管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主动化和个性化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过于依赖多媒体,而主观意识缺失的现象。要消除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首先要在课件的精用上作文章,要用在画龙点睛之处,用在语言描述所不能穷尽之处;其次是注意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配合进行深度的透视讲解,只有这样,多媒体课件才会体現其在课堂教学上的价值。
2、教学目标偏移问题。每一堂课,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动辄用大量的时间展示或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料,诸如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科学常识等背景资料,而过多的背景资料展示会导致课堂目标的偏移和缺失,要扭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偏移现象,一是要防止文本信息的延伸面过宽而导致其外延的无限膨胀;二就是要在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和丰富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上下功夫。
3、信息技术、学生、老师关系问题。课堂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参与,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累加,而是彼此形成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教师仍然摆脱不了课堂“总导演”的角色,传统的“传经布道”观念不能摒弃,甚至是“穿新鞋,走旧路”,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正确处理技术因素,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要在创新中激发课堂的内在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手段出现大量应用创新。在应用实践中创新,以创新提高应用效益,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与孜孜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
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创新,可以从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新应用两个方面来理解。前者是指善于发现不断出现的、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促进作用的、新的技术硬件、软件、平台等,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应用;后者重点在应用创新,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成熟技术的潜力,借助已经熟练掌握的技术,通过应用创新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促进教学创新的实现。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要想适应信息技术引用的新常态,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的步伐,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融合,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手段并创新使用,努力成为师德高尚、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
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新常态”是指:要由一种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运动式的普及和扩张状态,转入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合理、常态化使用状态。那么,教师要如何适应这种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态”呢?
一、要在变革中寻求自我发展
变革已成为现在的大趋势,作为教师,必须成为这场变革大潮的弄潮儿。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必须把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坚决扛地起来,做伟大中国梦筑梦人。
(一)适应变革,在变革中准确定位自己。
新常态下的教育,在于积淀孩子素养,提升孩子素质,因而把孩子的品行操守看得比一纸分数更重要,把孩子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育人看得比育才更重要。教育将不再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学科成绩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拷量与追问,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教育信息化必须为实现积淀学生的素养服务、为培养学生独立、高尚的人格服务、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自己,在改变中发展自己。
教师要想适应教育信息化的的“新常态”,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来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打天下的模式,接受一种思想、一本教学设计、一份学案、一套课件下课堂的模式。一种思想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思想;一本教学设计并非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案,而是要能够贯穿课堂,引领思维,注重质疑和生成的、有较强实用性的课堂规划。这份规划,不但要对学生学情有准确把握,还要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预设。一份学案是指一份有目标、有练习、有提高、有反思、有积累,并适合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反思案。一套课件要包括当堂需要的所有媒体资料并进行合理优化、科学组合并能完美呈现的课件。
二、要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一)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它丰富的表现力、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对合作学习的全面支持、虚拟化的教学环境,都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避免本末倒置。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好用,作为课堂,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则应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因此,信息技术必须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做到既能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又不喧宾夺主,淡化课堂上的学科特色。
(三)正视信息技术使用上的一些问题。
1、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远没有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提供的空间那么广阔,但对学生感观上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因此,尽管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主动化和个性化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过于依赖多媒体,而主观意识缺失的现象。要消除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首先要在课件的精用上作文章,要用在画龙点睛之处,用在语言描述所不能穷尽之处;其次是注意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配合进行深度的透视讲解,只有这样,多媒体课件才会体現其在课堂教学上的价值。
2、教学目标偏移问题。每一堂课,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动辄用大量的时间展示或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料,诸如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科学常识等背景资料,而过多的背景资料展示会导致课堂目标的偏移和缺失,要扭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偏移现象,一是要防止文本信息的延伸面过宽而导致其外延的无限膨胀;二就是要在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和丰富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上下功夫。
3、信息技术、学生、老师关系问题。课堂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参与,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累加,而是彼此形成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教师仍然摆脱不了课堂“总导演”的角色,传统的“传经布道”观念不能摒弃,甚至是“穿新鞋,走旧路”,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正确处理技术因素,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要在创新中激发课堂的内在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手段出现大量应用创新。在应用实践中创新,以创新提高应用效益,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与孜孜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
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创新,可以从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新应用两个方面来理解。前者是指善于发现不断出现的、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促进作用的、新的技术硬件、软件、平台等,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应用;后者重点在应用创新,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成熟技术的潜力,借助已经熟练掌握的技术,通过应用创新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促进教学创新的实现。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要想适应信息技术引用的新常态,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的步伐,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融合,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手段并创新使用,努力成为师德高尚、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