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界定
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成长的过程。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就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的重点不在于解决个别问题,辅导人员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标准,针对学生心理特征,运用有效方法,使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获得良好的发展。
方法与策略:针对我校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团体辅导课、班队会、学生活动、学科渗透、评价体系构建等形式,由市心理教研员、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心理国培教师、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上人员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德育主任、班主任等人员,运用心理团体辅导专业技术与方法进行疏通和引导。
总之,通过“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使我校学生在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成长,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达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通过网络查找,我们了解到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在2003年针对“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了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内容,方法主要突出了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依托团队组织的凝聚力,结合中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他们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厚,但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有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面没有涉猎和研究,而且他们的实验教师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不是很专业,研究的成果主观因素过多。
抚顺市目前还没有学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我们地区针对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面还没有体系和成果。
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现有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2年被确定为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2014年5月,我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和评估,结果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存在不爱学习、不会交友等问题,所以我们申请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不仅解决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能够给更多学校提供借鉴的方法和帮助,让学生快乐的生活在集体中。我们这次实验教师不仅有市心理教研员还有区内知名学校校长参加,使得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区域性和带动性,更有指向性。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它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积极人生。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普通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所以,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独生子女与家庭等诸多原因,已经造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个性强、不会交往、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作为教育机构,我们不仅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我校是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在心理专业的引领中立足课题研究,不断实践,总结提炼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这不仅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兄弟学校的需要,更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
四、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研究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
2、具体目标
①提炼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丰厚学校心理基地及特色学校的内涵。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心理专业发展。③学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促进其心理健康。
五、研究内容
(1)形成校本教材。通过班队会形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班队会团体心理辅导校本教材。
(2)形成典型辅导案例。抓住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进行团体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典型辅导案例。每周四下午2:50-3:50,在心理活动室由两位专业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项团体心理辅导。
(3)形成教学案例。通过学科渗透的形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教学案例,达到团体心理辅导寓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4)形成活動方案集。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学生活动方案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他们创设交往、合作、学习等平台,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促进心理成长。
(5)形成评价体系。针对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师生的变化,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成长的过程。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就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的重点不在于解决个别问题,辅导人员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标准,针对学生心理特征,运用有效方法,使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获得良好的发展。
方法与策略:针对我校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团体辅导课、班队会、学生活动、学科渗透、评价体系构建等形式,由市心理教研员、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心理国培教师、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上人员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德育主任、班主任等人员,运用心理团体辅导专业技术与方法进行疏通和引导。
总之,通过“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使我校学生在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成长,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达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通过网络查找,我们了解到上海市金山区兴塔小学在2003年针对“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突出了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内容,方法主要突出了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依托团队组织的凝聚力,结合中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他们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厚,但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有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面没有涉猎和研究,而且他们的实验教师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不是很专业,研究的成果主观因素过多。
抚顺市目前还没有学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我们地区针对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面还没有体系和成果。
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现有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2年被确定为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2014年5月,我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和评估,结果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存在不爱学习、不会交友等问题,所以我们申请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不仅解决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能够给更多学校提供借鉴的方法和帮助,让学生快乐的生活在集体中。我们这次实验教师不仅有市心理教研员还有区内知名学校校长参加,使得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区域性和带动性,更有指向性。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它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积极人生。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普通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所以,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独生子女与家庭等诸多原因,已经造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个性强、不会交往、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作为教育机构,我们不仅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我校是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在心理专业的引领中立足课题研究,不断实践,总结提炼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这不仅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兄弟学校的需要,更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
四、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研究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
2、具体目标
①提炼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与策略,丰厚学校心理基地及特色学校的内涵。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心理专业发展。③学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促进其心理健康。
五、研究内容
(1)形成校本教材。通过班队会形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班队会团体心理辅导校本教材。
(2)形成典型辅导案例。抓住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进行团体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典型辅导案例。每周四下午2:50-3:50,在心理活动室由两位专业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项团体心理辅导。
(3)形成教学案例。通过学科渗透的形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教学案例,达到团体心理辅导寓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4)形成活動方案集。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与提炼,形成学生活动方案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他们创设交往、合作、学习等平台,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促进心理成长。
(5)形成评价体系。针对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师生的变化,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