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学习,少不得要背诵。“背”是凭记忆读出,“诵”是感情饱满地抑扬顿挫地朗读。“背诵”是千百年来读书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一提起背诵,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一个手拿折扇,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书生?似乎那是古人死记书本的一种僵化模式。现如今讲究的是“巧记”,电脑、手机、互联网是巨大的资料库,我们只需百度搜索,即可获得“知识”。殊不知,那些仅仅是拓展人类大脑的“辅助工具”,你从互联网搜索获得的绝不是“知识”,只是“信息”;“信息”只能让你了解外面的世界而“知识”却使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如何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读书;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背诵。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读书时要专心思考、目不转睛、高声朗读,这样才能获取书中的知识,后人将朱熹的读书方法总结为“熟读精思”。“熟读精思”可以使你有效地获取知识,接下来你要“熟读成诵”,凭借记忆把书中的内容背诵下来,那么学到的知识就会转化为修养,你会真正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唐代文豪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万不要把这句名言曲解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如果你通过“勤奋”和“刻苦”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难道不是一大乐事吗?“勤奋”和“刻苦”要有正确的方法,背诵经典就是方法之一。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例如,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未经时间沉淀的“时文”大量减少,体现传统文化的古诗文、规范的现代文大量增加,这些经典篇章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而背诵这些经典篇章,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经遇上一个六年级学生,他对文学很热爱,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他从小的培养。这个学生读过很多书,像《史记》《鬼谷子》《资治通鉴》等熟读于心,而且是里面很多文字基本能背下来。当时六年级遇到他时,我们学校要求全校读的一本经典是《论语》。学生们每天早晨大声诵读,半学期下来,当大部分孩子只能跟着熟读时,他已经能放下书本背诵了。背诵《论语》绝非易事,这是他经常的背诵文字形成习惯,有了比常人更强的听觉记忆力。只要是我们语文书中需要背诵的,他总是会在全班其他同学之前背完。那些唐诗宋词更是滚瓜烂熟。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典型的例子。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发现,小学语文课程是一个建立在背书基础上的科目,因为语文中优美的字词句以及美文,那都是需要大量背诵才能记住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课外书,也需要去背诵期中的精彩环节,优美语段。班上那些听老师话,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内容的学生,一学期下来,记住的东西一定是比平时“偷奸耍滑”不完成任务的学生记性要好,长期下来,经常背诵的学生遇到需要记记的东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背诵,是增强听觉记忆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听说“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什么东西转身就忘了”这样的话,或是“这人记性不好,什么东西说了就忘”。其实,不是记性不好,而是我们没有进行记忆力的訓练,所以日复一日便记忆衰退。常背书的学生,大脑在进行反复地记忆训练,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可以扩充了记忆的广度,这对上课接纳较长语言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背诵,是听说结合,反复练习的过程,言语表达力会有显著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每天都会设定背古诗的任务,因为经常背诵,这个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已不是压力。在语文课堂中,遇到优美的语句,经典的文字,我会让学生反复背诵练习:先读5遍再背一句(一句一句地背),必须用心去体会,长的就一自然段背,背完一自然段后就读3遍自己再背(在读的过程中必须大声的读)。不记得了,再读,再背,总之一定要背熟才能背下个自然段。全部背完后在全文读3遍再自己背一遍,背熟了。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穿插赏析好词、好句的提问和讲解,学生们的回答经常令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背诵经典成为习惯,让语文学习变得简单了。
背诵,可以活跃语文课堂。背书并非大家理解的枯燥乏味,机械重复,可以有各种花样。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到老师面前背书,这种背书难度比较大,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对学生记忆又是最好的锻炼,因为它需要学生记得滚瓜烂熟才敢单枪匹马到老师面前背诵。可以两个或几个人一起背诵,这样检查背诵的速度相对较快,也能比较清楚地掌握学生的背诵熟练程度。也可以全班一起背诵,这也是最有气势,最热闹,最轻松的一种背诵。这种集体背诵,学生不必担心老师会听到自己的错处而尴尬,大家可以相互听音,相互回望,相互比较。也可以打着节拍背,可以学古人摇头晃脑地背,还可以听着音乐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背课文……总之,背诵的形式绝对是多样的,也是有趣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文,一起背诵经典,打着节拍,那课堂氛围得多有趣,多热闹。
背诵,让人修身养性。腹有诗书的人,一定气定神闲,神态自若。因为背书本身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静心能力,能够经得住一切浮华的考验。我曾到一个专门读经典学校考察学习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孩子只有一门文化课,就诵读经典。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诵读,七点吃早饭,十一点自由学习,一直到晚上的课程,除了体育锻炼,一天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在读书背书。一个班三十个孩子,不需要老师在场,从早到晚全是自我约束,自我学习。一个班一个老师,有时候老师会出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他们的生活起居全由班长安全,自学遵守。我惊叹于他们那种高度的自律能力,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读的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左传》《孝悌三百篇》《庄子》等古代文学作品,全部都是包本背诵。我曾试着检查他们的背诵,就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跟前背,老师看着书查看。不是亲身经历,一定不相信他们背书的熟练和正确率。我的眼睛根本跟不上他们背诵的速度!快而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长期的经典背诵,他们的言行文雅,举止有度,有着高度的自律性。甚至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从未学过英语,他却可以通过自学考雅思、托福。实在让人惊叹!
背诵,体现语文的韵味。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包涵着中国人特有的自信,大方,沉稳以及柔美,教语文就应教出语文的“味道”。语文教学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诵。“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古人先贤给我们的教诲;语文教师一定要教诲学生要大量背诵经典,在语文课上深入文本,读出“自我”。著名语文专家于漪老师就是从背课文、背教案开始,严谨治学,扎扎实实.靠硬功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有把书读烂了,烂熟于心了,我们才可能像于漪等名家一样,达到设计教学如鱼得水,课堂实施左右逢源的境界,而这,是其它任何策略和技巧都不可以替代的。学高为师,一段话中,哪里要重读,哪里要轻缓,哪里应该情绪激昂,哪里要深情款款……老师给学生示范;青出于蓝,书背的多了,那文中的意境自然能很快浮现在脑海,优美的句子自然张口就来;这便是我所谓语文教学的韵味,语文也一定是一门最有情怀的课程。
因为经典的背诵让学生有了听说记忆能力,让学生有了背书习惯,让学生有了背书能力,让学生有了宁静致远的气定神闲,所以,我们在学习语文课中,那种语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自然就流露无遗。爱上背诵,喜欢背诵,一定喜欢语文学习。
一提起背诵,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一个手拿折扇,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书生?似乎那是古人死记书本的一种僵化模式。现如今讲究的是“巧记”,电脑、手机、互联网是巨大的资料库,我们只需百度搜索,即可获得“知识”。殊不知,那些仅仅是拓展人类大脑的“辅助工具”,你从互联网搜索获得的绝不是“知识”,只是“信息”;“信息”只能让你了解外面的世界而“知识”却使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如何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读书;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背诵。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读书时要专心思考、目不转睛、高声朗读,这样才能获取书中的知识,后人将朱熹的读书方法总结为“熟读精思”。“熟读精思”可以使你有效地获取知识,接下来你要“熟读成诵”,凭借记忆把书中的内容背诵下来,那么学到的知识就会转化为修养,你会真正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唐代文豪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万不要把这句名言曲解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如果你通过“勤奋”和“刻苦”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难道不是一大乐事吗?“勤奋”和“刻苦”要有正确的方法,背诵经典就是方法之一。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例如,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未经时间沉淀的“时文”大量减少,体现传统文化的古诗文、规范的现代文大量增加,这些经典篇章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而背诵这些经典篇章,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经遇上一个六年级学生,他对文学很热爱,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对他从小的培养。这个学生读过很多书,像《史记》《鬼谷子》《资治通鉴》等熟读于心,而且是里面很多文字基本能背下来。当时六年级遇到他时,我们学校要求全校读的一本经典是《论语》。学生们每天早晨大声诵读,半学期下来,当大部分孩子只能跟着熟读时,他已经能放下书本背诵了。背诵《论语》绝非易事,这是他经常的背诵文字形成习惯,有了比常人更强的听觉记忆力。只要是我们语文书中需要背诵的,他总是会在全班其他同学之前背完。那些唐诗宋词更是滚瓜烂熟。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典型的例子。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发现,小学语文课程是一个建立在背书基础上的科目,因为语文中优美的字词句以及美文,那都是需要大量背诵才能记住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课外书,也需要去背诵期中的精彩环节,优美语段。班上那些听老师话,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内容的学生,一学期下来,记住的东西一定是比平时“偷奸耍滑”不完成任务的学生记性要好,长期下来,经常背诵的学生遇到需要记记的东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背诵,是增强听觉记忆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听说“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什么东西转身就忘了”这样的话,或是“这人记性不好,什么东西说了就忘”。其实,不是记性不好,而是我们没有进行记忆力的訓练,所以日复一日便记忆衰退。常背书的学生,大脑在进行反复地记忆训练,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可以扩充了记忆的广度,这对上课接纳较长语言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背诵,是听说结合,反复练习的过程,言语表达力会有显著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每天都会设定背古诗的任务,因为经常背诵,这个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已不是压力。在语文课堂中,遇到优美的语句,经典的文字,我会让学生反复背诵练习:先读5遍再背一句(一句一句地背),必须用心去体会,长的就一自然段背,背完一自然段后就读3遍自己再背(在读的过程中必须大声的读)。不记得了,再读,再背,总之一定要背熟才能背下个自然段。全部背完后在全文读3遍再自己背一遍,背熟了。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穿插赏析好词、好句的提问和讲解,学生们的回答经常令我意想不到的精彩,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背诵经典成为习惯,让语文学习变得简单了。
背诵,可以活跃语文课堂。背书并非大家理解的枯燥乏味,机械重复,可以有各种花样。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到老师面前背书,这种背书难度比较大,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对学生记忆又是最好的锻炼,因为它需要学生记得滚瓜烂熟才敢单枪匹马到老师面前背诵。可以两个或几个人一起背诵,这样检查背诵的速度相对较快,也能比较清楚地掌握学生的背诵熟练程度。也可以全班一起背诵,这也是最有气势,最热闹,最轻松的一种背诵。这种集体背诵,学生不必担心老师会听到自己的错处而尴尬,大家可以相互听音,相互回望,相互比较。也可以打着节拍背,可以学古人摇头晃脑地背,还可以听着音乐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背课文……总之,背诵的形式绝对是多样的,也是有趣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文,一起背诵经典,打着节拍,那课堂氛围得多有趣,多热闹。
背诵,让人修身养性。腹有诗书的人,一定气定神闲,神态自若。因为背书本身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静心能力,能够经得住一切浮华的考验。我曾到一个专门读经典学校考察学习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孩子只有一门文化课,就诵读经典。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诵读,七点吃早饭,十一点自由学习,一直到晚上的课程,除了体育锻炼,一天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在读书背书。一个班三十个孩子,不需要老师在场,从早到晚全是自我约束,自我学习。一个班一个老师,有时候老师会出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他们的生活起居全由班长安全,自学遵守。我惊叹于他们那种高度的自律能力,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读的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左传》《孝悌三百篇》《庄子》等古代文学作品,全部都是包本背诵。我曾试着检查他们的背诵,就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跟前背,老师看着书查看。不是亲身经历,一定不相信他们背书的熟练和正确率。我的眼睛根本跟不上他们背诵的速度!快而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长期的经典背诵,他们的言行文雅,举止有度,有着高度的自律性。甚至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从未学过英语,他却可以通过自学考雅思、托福。实在让人惊叹!
背诵,体现语文的韵味。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包涵着中国人特有的自信,大方,沉稳以及柔美,教语文就应教出语文的“味道”。语文教学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诵。“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古人先贤给我们的教诲;语文教师一定要教诲学生要大量背诵经典,在语文课上深入文本,读出“自我”。著名语文专家于漪老师就是从背课文、背教案开始,严谨治学,扎扎实实.靠硬功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有把书读烂了,烂熟于心了,我们才可能像于漪等名家一样,达到设计教学如鱼得水,课堂实施左右逢源的境界,而这,是其它任何策略和技巧都不可以替代的。学高为师,一段话中,哪里要重读,哪里要轻缓,哪里应该情绪激昂,哪里要深情款款……老师给学生示范;青出于蓝,书背的多了,那文中的意境自然能很快浮现在脑海,优美的句子自然张口就来;这便是我所谓语文教学的韵味,语文也一定是一门最有情怀的课程。
因为经典的背诵让学生有了听说记忆能力,让学生有了背书习惯,让学生有了背书能力,让学生有了宁静致远的气定神闲,所以,我们在学习语文课中,那种语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自然就流露无遗。爱上背诵,喜欢背诵,一定喜欢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