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下半叶,诞生了一个最重要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画家们从画室走了出来,把对大自然的挚爱尽情挥洒在他们的作品中。透过户外光线与色彩的巧妙搭配,去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实印象,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作画理念。然而笔者认为,仅仅拥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从风景油画的表现力着手,笔者认为还应当具备以下几点:①构图应工整有序,内容自由而不拘泥于形式;②让天空占据画面较大的空间,拓宽地平线及展现丰富的层次感;③画面中人物应占空间较小的比例,刻画时简练而概括;④笔触是交代事物面貌的重要手法之一,笔触呈碎点或线段状,用笔轻快而流畅;⑤摒弃传统画派“固有色”的观念,将未经调和的颜色并置,使画面呈现清新、明亮、多彩的特质。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谈谈如何表现风景油画。
九月的某日,笔者背着工具包出外写生,来到一个放牧场。秋天的天空略带一丝灰蒙,两三头牛在牧场悠闲地散着步。眼前的景色瞬时融会于胸中,笔者迅速拿出画笔与颜料开始作画。在画面中,笔者把天空当成画里的第一主角,它不仅呈现一块背景,更是与地面物象的合理配置,让作品具有深度与内涵。在作品中笔者采用中景式场景构图,从流淌的河水出发,经过堤岸上活生生的自然景象,再到较远的地平线,直到天际。整幅画的色彩搭配有赭石、中珞黄、土黄、湖蓝、白色、橘黄色和群青。通过天空偏“冷”的蓝色调与地面较“暖”的橘黄色调的比对,表现当时的季节。白色、湖蓝、中络黄三种颜色构成的天空,占据了画的大部分。天空“漏”出一条以白色为主的亮色,其他则以湖蓝、中络黄调和,轻快而富有变化的小笔横向涂画,呈倾斜状、线段状笔触表现丰富的光影与空气的流动。为了使地面和天空的彩色浑然一体、各具特色,笔者以中络黄、土黄为主。在色彩运用上,笔者参考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表现手法,他主张艺术要揭示主观世界,重在写意,是一种对情感的释放。在习作中笔者注意到,在一片中络黄和土黄色涂抹的河堤上,群青、橘黄搭配成色的树木和黑白色相间的奶牛形成色彩特质下亮度的反差、鲜艳度的对比。而投影在河流上形成的倒影,则赋予水的轻盈、多彩。笔者借鉴西斯莱关于水的表现手法,以快速横向涂画赭石色底,迅急叠加上湖蓝、中络黄并置的色块,略带白色,经大胆柔和的笔触略微厚涂,使得河水的纹理清晰可见。
春分时节,笔者背着绘画箱再一次踏上写生之旅。笔者来到一片山区,满山遍野的花草绽红吐绿,未开垦的一片片荒土上已有了劳作的情景。笔者支好画架,开始新的风景创作。笔者将忙于开垦农田的劳动者和山区景色放置在画面里,这样的布局显得生活气息浓郁,艺术观赏性强。画面以横向式构图,着力于近景式场景描绘。明亮的天空“挂”在当头,挺拔的山头矗立在田间旁,比例较小的人与牲畜则占据小部分空间,整幅画显得十分安静。在色彩搭配上,笔者以褐色、中络黄、湖蓝、白色、橘黄、中绿为主,天空被安排成“冷”色调,白色与湖蓝并置,以大块笔触快速涂抹,用笔柔和轻巧。同时为了让画面协调一致,又别具一格,笔者用更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笔触展现自然光线下矗立在田间旁的山头和开垦的农田的独特印象。挺拔的山头以褐色、中绿、土络黄为基色,用笔胆大迅驰,然后快速叠加上橘黄、湖蓝进行略微调和,倾斜式呈线段状笔触细腻精炼,最后用玫瑰色进行点缀。开垦的农田以大笔略微厚涂,用笔做到有疏有密、有缓有疾。而劳作的人与牲畜用剩余的颜料简练刻画,用笔略带而过。在整个画作中,人物处于次要性地位,他们只是大自然体系里灵动的符号。
当然从以上有关风景油画的表现手法看,明快的色彩、丰富的笔触还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如果只是毫无关联的嵌合,会使作品显得杂乱无章。因此,笔者认为还要从绘画的虚实和节奏入手,它包括线条的比对、明暗的交错、色彩的强弱、形体的搭配,以及有序的构成和结集。绘画中的虚实与节奏,是描绘自然万物,创造生动形象的重要技法,是把握整体流动美、层次关系、主次关系的关键。
如此,在我们编织美好的蓝图与描绘风景油画时,无形之中能树立良好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以实际行动同自然界和谐相处。
(作者系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尹洪)
九月的某日,笔者背着工具包出外写生,来到一个放牧场。秋天的天空略带一丝灰蒙,两三头牛在牧场悠闲地散着步。眼前的景色瞬时融会于胸中,笔者迅速拿出画笔与颜料开始作画。在画面中,笔者把天空当成画里的第一主角,它不仅呈现一块背景,更是与地面物象的合理配置,让作品具有深度与内涵。在作品中笔者采用中景式场景构图,从流淌的河水出发,经过堤岸上活生生的自然景象,再到较远的地平线,直到天际。整幅画的色彩搭配有赭石、中珞黄、土黄、湖蓝、白色、橘黄色和群青。通过天空偏“冷”的蓝色调与地面较“暖”的橘黄色调的比对,表现当时的季节。白色、湖蓝、中络黄三种颜色构成的天空,占据了画的大部分。天空“漏”出一条以白色为主的亮色,其他则以湖蓝、中络黄调和,轻快而富有变化的小笔横向涂画,呈倾斜状、线段状笔触表现丰富的光影与空气的流动。为了使地面和天空的彩色浑然一体、各具特色,笔者以中络黄、土黄为主。在色彩运用上,笔者参考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表现手法,他主张艺术要揭示主观世界,重在写意,是一种对情感的释放。在习作中笔者注意到,在一片中络黄和土黄色涂抹的河堤上,群青、橘黄搭配成色的树木和黑白色相间的奶牛形成色彩特质下亮度的反差、鲜艳度的对比。而投影在河流上形成的倒影,则赋予水的轻盈、多彩。笔者借鉴西斯莱关于水的表现手法,以快速横向涂画赭石色底,迅急叠加上湖蓝、中络黄并置的色块,略带白色,经大胆柔和的笔触略微厚涂,使得河水的纹理清晰可见。
春分时节,笔者背着绘画箱再一次踏上写生之旅。笔者来到一片山区,满山遍野的花草绽红吐绿,未开垦的一片片荒土上已有了劳作的情景。笔者支好画架,开始新的风景创作。笔者将忙于开垦农田的劳动者和山区景色放置在画面里,这样的布局显得生活气息浓郁,艺术观赏性强。画面以横向式构图,着力于近景式场景描绘。明亮的天空“挂”在当头,挺拔的山头矗立在田间旁,比例较小的人与牲畜则占据小部分空间,整幅画显得十分安静。在色彩搭配上,笔者以褐色、中络黄、湖蓝、白色、橘黄、中绿为主,天空被安排成“冷”色调,白色与湖蓝并置,以大块笔触快速涂抹,用笔柔和轻巧。同时为了让画面协调一致,又别具一格,笔者用更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笔触展现自然光线下矗立在田间旁的山头和开垦的农田的独特印象。挺拔的山头以褐色、中绿、土络黄为基色,用笔胆大迅驰,然后快速叠加上橘黄、湖蓝进行略微调和,倾斜式呈线段状笔触细腻精炼,最后用玫瑰色进行点缀。开垦的农田以大笔略微厚涂,用笔做到有疏有密、有缓有疾。而劳作的人与牲畜用剩余的颜料简练刻画,用笔略带而过。在整个画作中,人物处于次要性地位,他们只是大自然体系里灵动的符号。
当然从以上有关风景油画的表现手法看,明快的色彩、丰富的笔触还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如果只是毫无关联的嵌合,会使作品显得杂乱无章。因此,笔者认为还要从绘画的虚实和节奏入手,它包括线条的比对、明暗的交错、色彩的强弱、形体的搭配,以及有序的构成和结集。绘画中的虚实与节奏,是描绘自然万物,创造生动形象的重要技法,是把握整体流动美、层次关系、主次关系的关键。
如此,在我们编织美好的蓝图与描绘风景油画时,无形之中能树立良好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以实际行动同自然界和谐相处。
(作者系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