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剖析了如何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详细地叙述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培养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主动收集、汲取知识洪流中所需的能量,开阔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综合素质,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从培养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着手。
  一、激活阅读源头,激发积极参与
  农村学生对图书的接触较之城市学生差距巨大,首先受学校办学条件限制,农村学校所能提供的图书资源极其有限;其次受家庭影响,农村的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家里很少有适合孩子的图书。虽然很多家长期望孩子多读书,但是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书,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看有益的书。导致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匮乏,阅读兴趣不足。为此我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1.故事迁移。教师可以从故事入手,让学生从“听故事”到“讲故事”,进而到“找故事”,利用“故事迁移”一步一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每逢星期一的早读课,就是我们班的“讲故事”时间,当学生挺直身子,竖起耳朵听教师讲故事,听得咧开嘴巴,两眼闪烁着兴奋的光,教师的故事戛然而止,扬了扬手中的书,告诉学生故事是从这本书看来的,如果谁能帮助老师把故事讲完,这本书就借给他看。教师把书借出去后,等过了两三天,就请那位借书的孩子在班级中续讲那个故事,并及时给予肯定。其他同学也想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又拿出几本书借出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好的故事,到课堂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一时间段里,每次早读课上的“讲故事”成了学生“最期盼的时间”,学生大饱耳福,充分展示自己的好书。“讲故事”活动激发学生千方百计地搜寻自己喜欢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它让讲故事的孩子体会到被认同、被肯定的喜悦,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情,使听故事的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好书漂流。农村学生的图书终究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办好书漂流活动。要求学生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对借来的书通常能一鼓作气看完,教师还要给在班级中进行传阅的每本书中夹上阅读卡,鼓励阅读这本书的学生在阅读卡上写好阅读时间,叙述简短的阅读感受,甚至可以提出读书时产生的疑问,等等。通过阅读交流,激发学生更高的课外阅读热情,学生看书也自然特别仔细认真。
  3.逛逛书店。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个人能买的书很有限,一个班能买的书虽然多些,毕竟还很有限。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逛书店看书。教师要经常在班级里发布新书简介,有时还略带遗憾地感叹:“这本书连我自己也没读过呢,某某书店就有。”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自主地寻找书籍阅读,阅读之后,学生可能会得意地炫耀,到后来,学生就会经常回来跟教师汇报:“某某书店又有新书了,这些新书叙述了什么内容,老师看过了没?”这样,学生渐渐地由不进书店到爱进书店。这样先是教师进书店,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自主地进书店,逐步养成爱看书的习惯。
  二、拓展书籍推荐,提高阅读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看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因此,当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日渐浓厚时,教师就可以拓展阅读的广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小学生总是具有超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把“讲故事”转变为“好书推荐”,推荐的图书不再局限于小说、童话、寓言、历史故事,还可以包括生活、艺术、科技等图书。教师要告诉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大家需要提升一个层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看谁是最成功的推销员!”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会立刻兴奋起来,跃跃欲试地四处寻找阅读资源。在书籍推荐课上,学生兴致高昂,有的寻找偏门学科知识吸引其他学生眼球,有的寻找感人的篇章打动人,有的寻找曲折的故事给其他学生造成悬念,有的寻找前沿的科技吸引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书籍推荐活动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推荐结果进行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学生在书籍阅读推介交流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阅读兴趣自然更加广泛。
  三、开展合作阅读,增强阅读能力
  有效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就刻不容缓了。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可以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将“好书推荐”活动中的优胜书籍拿出来,让学生小组合作一起读,之后让每个学生找出书中好词好句,并说明理由,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就是不能重复,在热情高涨、你一言我一语表达中,学生抽丝剥茧地将书中每个字反复阅读。教师巡视进行点评,在表扬鼓励中,引导学生如何寻找中心句,紧扣文章重点,思考文章作者是如何安排结构,前文的哪里是后面的伏笔?好词好句应该应用于什么环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等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四、超越文本阅读,巩固阅读能力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的书籍使人产生共鸣,引人思考,催人奋进。阅读,不是阅读文字,而是要体会文字的内涵,还要超越文本,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养分。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读懂文本,超越文本,要做到勤于思考,发挥想象。比如,阅读一篇好文章,教师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华丽的文字之上,还要思考这篇文章的背景,从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跨越表面的读,求得深层次的阅读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就要学生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要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勤于思考,发挥想象,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中曹雪芹对各类人等的“哭”的描写,已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一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哭 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入选篇目。课文的篇幅之长、出现的人物之多,都给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带来了难度。其实,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如在《林
本文从制作微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并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技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为读者制作微课提供参考,理清思路,抓住制作微课的制作重难点。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以Flash动画制作中的《遮罩动画的制作》为例,讲解制作微课的一些技巧。  1.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  首先,微课以“微
摘 要: 在学校里,开展快乐教学是教师所期望的,也是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大原动力。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开展游戏教学,遵循幼儿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促进游戏教学的开展,让幼儿透过游戏学知识、透过游戏练技巧,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等方面的技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游戏教学为话题,分析和研究了游戏教学在幼儿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幼儿课堂 作用  一
1.问题的提出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4.1等可能性,有这样一道例题: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摸出白球与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在强调让实验走进数学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处理这道例题才是恰当的呢?  2.问题的分析解决  2015年9月笔者参加了昆山及苏州大市的百
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明辨句读,前提是疏通大意,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9题主要是考查
《老王》是杨绛于1984年写作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述了自己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的杨绛已年逾古稀,却对一个逝去多年的三轮车夫念念不忘,他们之间的情谊在那个特定年代下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弥足珍贵,文章读来字字句句平淡朴实,然而,通过王君老师的解读,相信每一个到课者都或多或少领悟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厚谊。王君老师对《老王》一课的解读,有着一个女性教师的细腻与温情,又怀着对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朗读的能力、技巧多半是从教师的范读中模仿而来的。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精湛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主体性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自然成为新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首要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
摘 要: 为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强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以“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为例,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探索方法提高教学实践环节的效率,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BOPPPS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1.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化学实验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深入理解基本
鲁教版“五四制”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主要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这部分知识讲的是心理品质常识,对应的是课标要求形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即使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践行和养成,所以怎样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呈现形式完成这部分的教与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会背会记一部分知识,仅仅完成道德认知,而是让学生把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