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一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并从事着新教材的实践。我既感荣幸,又知责任之重大。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感受、体会颇多。现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解决的对策说出来与同行们探讨交流。
问題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老师们普遍反映,新历史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只追求知识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再加上新教材以图为主,留下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给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但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平时又担负繁重的备课、批改任务,没有时间充电,手头资料缺乏。因此,在备课时感到很难备,上课时又觉得课文内容空白不易上。
对策: 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大多数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较重,加上较频繁的教研活动,没有仔细研读《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因此,课改教师在进行群体教研活动时,在集体说课、备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固定时段的周期性的解读,将《纲要》、《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师教研活动相结合,同步进行。
问题二: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 “ 活泼 ”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质 .
由于新课改刚开始不久,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不透,对新课程的本质认识还不够到位, 加上评价方式的滞后,在课改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内容的突出问题。例如:有的教师把"教学方式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在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但对"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到底怎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特征和使用范围是什么,大多数教师还是处在心中无底阶段.讲合作、探究,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我校班额大,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纪律也不好维持。优秀生和后进生两极分化严重,因为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后进生则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秀生获得信息,致使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在获益比在班级教学在获益还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会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往往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乱哄哄一团,有的根本讨论不起来,因而成了"放羊",白白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对策:毫无疑问,“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都是《历史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恰又在于我们如何辨证地处理好这对矛盾。合作不应该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因材施教。有的内容需要自主探索而不需要合作,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时机,如当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研究结果多样时、独立思考困难时、解决策略不同时、需要分工操作时等等,这些都是合作学习的好时机。同时,学生合作还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训练 ( 如: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合作中不同角色的作用等 ) 。与单纯的追求形式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都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没有优劣之分,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问题三:评价相对滞后,导致教师在课改创新活动中缩手缩脚
新的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仍然以学生成绩、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评价一所学校,而学校本身,也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的评先、晋级、双聘等多方面挂钩。教师也是人,他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岗位。因此,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不是想象那样令人满意。今天,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课改放果评价、考核的标准和制度,作为激励、督导、评估课改效果的依据,就不会有课改的扎扎实实地推进,就不会有课改丰硕的成果,就不会达到课改的预期目的.
对策:新的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考试成绩为核心,不改变这样的评价标准,就势必会,甚至只是迫于课改压力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装饰和表演,从而使课改有名无实。新课程的评价应该把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学习过程中对身边事物、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发展情况,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表现,学习中积累的成果资料以及从学生成绩的纵向对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成果展示评价、活动课中的现场发挥评价、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评价、成绩进步评价、特长评价、实践表现评价等等,同时,考试要将笔试和行为技能测查分开进行,命题要涉及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与定位情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情况等,从而通过考试和考查使教师得以及时调整教学,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漏。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多来,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这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
问題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
老师们普遍反映,新历史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只追求知识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再加上新教材以图为主,留下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给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但由于教师的能力有限,平时又担负繁重的备课、批改任务,没有时间充电,手头资料缺乏。因此,在备课时感到很难备,上课时又觉得课文内容空白不易上。
对策: 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大多数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较重,加上较频繁的教研活动,没有仔细研读《纲要》和各科《课程标准》。因此,课改教师在进行群体教研活动时,在集体说课、备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固定时段的周期性的解读,将《纲要》、《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师教研活动相结合,同步进行。
问题二: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 “ 活泼 ”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质 .
由于新课改刚开始不久,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不透,对新课程的本质认识还不够到位, 加上评价方式的滞后,在课改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内容的突出问题。例如:有的教师把"教学方式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在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但对"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到底怎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特征和使用范围是什么,大多数教师还是处在心中无底阶段.讲合作、探究,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我校班额大,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纪律也不好维持。优秀生和后进生两极分化严重,因为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后进生则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秀生获得信息,致使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在获益比在班级教学在获益还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会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往往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乱哄哄一团,有的根本讨论不起来,因而成了"放羊",白白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对策:毫无疑问,“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都是《历史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恰又在于我们如何辨证地处理好这对矛盾。合作不应该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因材施教。有的内容需要自主探索而不需要合作,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时机,如当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研究结果多样时、独立思考困难时、解决策略不同时、需要分工操作时等等,这些都是合作学习的好时机。同时,学生合作还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训练 ( 如: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合作中不同角色的作用等 ) 。与单纯的追求形式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都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没有优劣之分,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问题三:评价相对滞后,导致教师在课改创新活动中缩手缩脚
新的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仍然以学生成绩、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评价一所学校,而学校本身,也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的评先、晋级、双聘等多方面挂钩。教师也是人,他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岗位。因此,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不是想象那样令人满意。今天,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课改放果评价、考核的标准和制度,作为激励、督导、评估课改效果的依据,就不会有课改的扎扎实实地推进,就不会有课改丰硕的成果,就不会达到课改的预期目的.
对策:新的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考试成绩为核心,不改变这样的评价标准,就势必会,甚至只是迫于课改压力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装饰和表演,从而使课改有名无实。新课程的评价应该把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学习过程中对身边事物、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发展情况,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表现,学习中积累的成果资料以及从学生成绩的纵向对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成果展示评价、活动课中的现场发挥评价、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评价、成绩进步评价、特长评价、实践表现评价等等,同时,考试要将笔试和行为技能测查分开进行,命题要涉及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与定位情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情况等,从而通过考试和考查使教师得以及时调整教学,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漏。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多来,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这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