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堂,筑就美好民族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h8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章就新疆班语文课堂的文化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如何奠定学生的汉语文基础,提升新疆孩子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疆班 语文课堂 文化建设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文化”的含义解释,他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化自信正是当下要务。
  我校自2005年开始承办新疆班,新疆孩子对汉语文的学习普遍感觉困难,对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甚少,对汉语的表达习惯感知陌生,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
  为此,在新疆班语文课堂的文化建设上我们作出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奠定学生的汉语文基础,提升新疆孩子综合素养。
  一、融合地域文化,认知语文课堂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民族认同,建立民族自信,国家才能有所发展。只有老师和学生都能充分地認识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源远流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能促进新疆班教学,达成为祖国培养后备力量的伟大目标。
  每一年都有一批新疆的孩子自天山而来,他们远离故土和父母,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广东,面对陌生的地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有几许的憧憬却又有几许的彷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俗和语言习惯,给新疆孩子们带来文化学习和生活上不同程度的困难,沟通、融合、认同、自信,需要桥梁。在众多的科目中,语文教学,便成了承载、沟通民族文化的主要桥梁;语文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
  二、构建文化课堂,心从力行
  1.理念先行,角色定位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说的就是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在漫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而担任新疆班教学的老师,正是肩负着重大使命的人,所以就要具备强的责任心、宽广的胸怀,充分认识到民族教学的重要性,有民族认同感,把新疆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关爱、教导,引导健康成长。当然,新疆孩子也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深入地学习,培养文化自信。
  2.诵读经典,涵养品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积聚地体现民族优良品质、代表民族发展方向、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精髓——华南师范大学陈一平教授做出了精当的阐述。我深以为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思想、先进的人文理念的载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在一代代中华民族的精英人才身上得以体现。诵读经典,在读—诵—悟—思的过程中升华思想,涵养品性。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大力推行经典诵读,有助于文化课堂的构建,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的精英。
  诵读的形式是多样的,晨读、晚读,课堂上读、课堂外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视频导读、配乐赏读……多种形式,灵活配置,内容感悟,情感渗透,潜移默化,魅力尽显。经过几年的内高班学习,我们的新疆孩子变得知书达理、通情友爱、勤奋进取、阳光积极,有高远的人生追求。
  3.开展多元化语文课堂活动,课内课外相得益彰
  传统的语文课堂容易滑向单向的知识传播模式,强化了教师的绝对主体意识,却淡化了作为客体对象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师生的互动交流,弱化文化传播过程的整体效果。学生是课堂的活动主体,只有调动了学习主体的投入积极性,才有可能激发学习的潜能,才有可能收获文化的精髓。
  开展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活动,学生的主體意识就容易调动起来,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培养,学习更有劲头。语文课堂,文化课堂,我们不拘泥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开展活泼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文化的魅力。语文课堂活动多元化,寓学于乐,学生参与了,认知感觉便会更加深刻。
  三、学以致用,固本培元
  一个人的成长在于学习,在于实践,在于进步,在于提升。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正在于一个个人的发展以及由众多的人共同构建的社会进步。五十六个民族,犹如五十六个大家庭,文化融合,思想交汇,精诚合作,才有我们强大的民族自信。
  故此,新疆班语文课堂的文化建设应致力于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思想,以辩证的思维思考复杂的人生,以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二是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厚实的知识根基,格物致知,举一反三,构建坚固的文化大厦,以扎实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接受祖国的挑选。基于此,新疆班语文课堂的文化建设有赖众多教育同行携手努力,践行基本,那么,筑就美好民族梦——中国梦有期可待!
  【参考文献】
  [1] 杨月. 深铸文化自信,习近平讲给青少年的五堂公开课[EB/OL]. 中国青年网,2016.06.01.
  [2] 仝娜. 国学的文化属性与生命力问题的探析[J]. 名作欣赏,2016(06).
  [3] 陈一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小说阅读更要以读为纲,读懂情节人物,读透小说主旨。本文阐述的是一种“以读带教”法,按照“速读全文→精读片段→品读词句→悟读细节”的步骤和过程,充分全面地把握一篇小说,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审美鉴赏、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能力。  【关键词】以读带教 速读全文 精读片段 品读词句 悟读细节  以读带教,顾名思义
在班级管理实践探索出符合本班级特色的班级管理措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并且班主任在对班集体管理的过程会受到教育理念、技术发展等时代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时代意识向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渗透。在班级管理中越来越多的“老班”采用多种形式来记录班级学生的日常发展状态,我姑且称之为“云记录”班级管理模式。“云记录”的班级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推动班集体的有序化和规范化建设,增强班级
【内容摘要】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不足,教学效率较低,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和开发物理实验的微课程,形成课程资源,应用微课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有诸多优势。   【关键词】物理实验微课程课程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实验教学,限于时间与教学内容安排,不能很好解决班级中的个性化差异
【内容摘要】科技让教育更精彩,从慕课、微课等在线课堂,到层出不穷的教学APP(教学应用软件),教育搭上“互联网 ”的快车,已然大势所趋,哪个学校及早搭上“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快车,哪个学校就不会成为淘汰学生的战场。  【关键词】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教育教学  一、提供“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网络环境与平台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早就着手布局在线教育,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
【内容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是一门主要的科目,只有对初中生进行更加理想化的语文教学,便可以让初中生更好的接受语文知识,熟悉国人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往往会存在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针对此特别做出相应的研究和分析,指出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入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策略,最终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富有内涵,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的嵌入到语文课堂中,保障语文教学的饱满,带给初中生一个更
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贫困阶层、长期性贫困的过程中,发现贫困家庭和贫困社区,存在贫困的代际传承现象。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说,更艰难也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扶贫质量,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和彻底的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在长期的贫困约束下,贫困户贫在无知识,无能力。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第一前线,学校对大面积学生不学、没有目标、缺少学习动力的局面,又要怎样脱贫,怎样去阻断贫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并主要分析了加强传统文化渗透融入进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策略,旨在为传统文化渗透与高中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渗透 策略  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表达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的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其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探索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本文简单总结了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阐述了网络成瘾危害身体健康、容易荒废学业、损害精神状态、诱发不良行为、恶化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分析了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社会、学校及家庭三方面的剖析进一步探究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成因教育对策   前言   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需要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创新,以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创新教学理念也教学方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要求。EEPO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实现教學的重要理念,顺应了教育发展需求,并可以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高中地理作为重要的学习科目,提升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EEPO有效教育内涵,研究高中地理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EEPO有效教育。   【关键词】高中地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要求學生需要具备各科学习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语文的学习中,从学生的能力层面来看语文的口语学习中存有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缺少口语练习的机会,无法凸显出语文学习的价值。本文在阐述小学语文口语学习意义的基础上对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