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美术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学期《课程纲要》是一学期的课程计划,它也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课程各种元素的设计大纲。《课程纲要》最终要达到对以下四个专业问题的一致性回答:通过哪些基本素材和活动?把学生带到那里?我与学生怎样去?如何检测学生已经到哪儿?《课程纲要》的编制有利于美术教师的思考从“课堂”走向“课程”。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纲要;编制
  1.分析本学期内容和前后学期内容的衔接
  本学期课程在内容编排上应注意上下学期之间的知识有效衔接。和四年级下学期内容相比,本学期增加了不同领域美术知识学习深度的递进,逐步增强了知识的理性认识,强调运用美术语言和法则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又比五年级下学期内容具象。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部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欣赏评述的知识。五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本学期在教材学习上把课程内容的知识整合为若干主题,最后作业展示结合学校美术特色,分享创作成果。
  2.编制本学期《课程纲要》的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课程纲要》编制需要的资源
  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课程资源,如课件、示范作品、美术教材、工具材料与设备、废旧资源等。
  课件的制作可以按照颜色的划分,成立制作课件小组:分享《课程纲要》(1人)、绿色(2人)、黄色(3人)、红色(2人)、紫色(1人)、蓝色(1人)、学期测试(1人)。完成制作之后和书本配套的课件进行比较,讨论修改两遍。
  教师要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等来充实课堂教学。如江苏省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的美术特色就是“变废为宝”,分别在各个年级开展了不同的特色课程,如“趣味折纸”等。目前,学生们在生活中时常注意搜集能够用得上的“废物”,带到学校,也把自己的环保理念影响身边的人,力所能及地做到“废物利用”,从理念上彻底告别浪费,树立环保意识。
  4.《课程纲要》编制的内容教与学活动及评价
  (1)课程内容。分享《课程纲要》、参观和旅行(绿色)、学学构图(绿色)、风景如画(一)(绿色)、风景如画(二)(绿色)、水墨山水画(绿色)、表情丰富的脸(黄色)、变脸(黄色)、画情绪画性格(黄色)、包的世界(一)(红色)、包的世界(二)(红色)、实物的联想(红色)、老师和同学(一)(黄色)、老师和同学(二)(黄色)、船(红色)、梦中的远航(红色)、雕萝卜(黄色)、版面设计(紫色)、有表情的面具(黄色)、寓言和神话(蓝色)、非洲雕刻艺术(黄色),按要求运用学期所学知识技能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2)课程教与学活动及评价。课程内容上课时按照上面颜色进行分块,每块确定主题,如:①绿色主题为山水,全部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把有关风景、山水的课程内容集中。将各处景点按自己喜欢的角度拍下,挑选不同景点、不同构图的5张图片洗出来带进课堂,用不同的方式、材料塑造同一个对象。上网查找历代名人山水,选择2~3幅进行描绘,局部或整体描绘都可以,评述两次作业、照片、名画的区别。②黄色主题为表情,有6课造型表现;1课设计应用;2课欣赏评述,把关于脸的内容集中,由简单到复杂、由技能到欣赏、由具象到抽象,知识难易层面呈螺旋式上升。③红色为包和船后面的联想(先查阅资料,再设计,后应用,最后联想),设计的包包可以作为下学期的美术作品档案袋。④紫色首先组成4人小组,运用各种构图方法,围绕有意思、有意义的主题,共同设计一份有特色的专题板报,完稿后和其他小组交换,提出修改意见,二次修改时教师出示版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如内容的主次、版面整齐要防止呆板乱……接着举行年级或学校板报设计大赛。
  (3)上课顺序按绿、黄、红、蓝、紫进行,必要时再调整。①每人在暑假为自己设计一个喜欢的有个性和特色的美术作品档案袋。设计时要考虑材质、尺寸等实际问题。②元旦,本区将策划一次全市五年级美术作品拍卖会,到时按照不同颜色的内容,划分好展示、拍卖区域,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麦田计划”扬中分区,没有拍卖掉的作品送到湖北十堰地区(麦田计划扶助学校)学校。③评价:根据学校和年级、班级特色分别制定过程性评价和期末作品创作评价机制。
  《课程纲要》是一项教育活动的专业方案,是一门课程设计的提纲,编制小学美术每学期的《课程纲要》,有利于学生明确美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框架。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知识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采取任务驱动、择优展示、对手竞争等带有趣味的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与激情,实现学生信息技术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与信息技术教学高效的双赢课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动手实践之后对知识技能的巩固率能达到80%以上,其效果远胜于单纯对知识的识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
摘 要:近年,由于种种原因,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生锐减。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人们的需求从“有学上”更多地转到“上好学”。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人具有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此,我们应及时把重点从规模办学转到内涵发展,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认清形势,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
摘 要: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历史文化以及提高学生汉语认知力的重要作用。由于古文运用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环境与现代的汉语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容易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造成古文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使学生体会古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希望能对初中古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思路  古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
摘 要:阅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看到世界。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助力。文章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氛围的创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的有效引导之下,完善学生的阅读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效果,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快乐阅读;语文;提高效率;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摘 要:在这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思想的时代,教师要将“敬业”融入班主任工作中。“敬业”与“师爱”紧密相连,树立爱的理念,用心对待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交融,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好班级工作。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关键词:师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  2016年,我首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生为本”,这不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课后仍然要“以生为本”。从这一点上看,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同样必须“以生为本”。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采用让数学作业“探出来、美起来”的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融入多姿多彩的数学作业中,不仅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还能激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不然,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德育目标理想化、育人方法简单化、环境影响消极化”问题常态存在。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强化隐性教育,弱化空洞说教  针对
摘 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教育须“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而要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就要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作者结合工作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营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和谐;平等;民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
摘 要: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其重要的设计策略。文章从本地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六大策略(动态性、多样化、循序性、全员制、生活化、创造性策略)方面进行阐述,力求从源头上规范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极大地追求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地化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08  课题项目
摘 要: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金钥匙。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理念的提升,即对学习起点的关注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的学习起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将新知识同化到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  关键词:学习起点;理念;方法;创新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立足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