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阅读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层次,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阅读层次
1引言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不仅仅要体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同时可以开拓视野、累积很多实用的经验,读的多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就会随之加强,能很轻松容易得捕捉到作者写作需要表达的意图。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2营造阅读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功课的积极动力。当代学生目前更多的时间都在电脑和电视上,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从这些方面吸引到阅读上来,需要我们教师花大时间和大精力,通过创设各种阅读的环境和气氛,努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阅读和课堂教学相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在每讲一堂新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各种预习课业,去搜集一些和新课文有关的各种材料,通过必要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对将要讲解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诸如课文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以及作者当时写作的意图等。在学完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在课外阅读中去搜集和本课或者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或者知识,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长期以往,学生会在此过程中获取更多有用的实用信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引领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阅读一定的指导。要想让学生在大量文字中准确地获取信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很重要,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相应的技巧,比如学生如何选择合适读物,从众多的书籍中准确查找到所需的书籍,又如何能够根据目录查找到所需的章节等。注重平时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一定要注意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通常会以为自己记住了,其实那都是临时记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记忆的好习惯。
4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5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层次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仅仅了解文章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即是要追本溯源,深度挖掘的过程,透过"纸面"看"纸背",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探究言语的隐含信息,领悟文本的精髓。提倡探究性阅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鼓励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的表面,应当更加深入的体会文本的真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应是浅层次的,而应是深入的、探究性的对话。教师应在对话中,帮助学生去挖掘、體会,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总之,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
[2]徐光华.创新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增强小学阅读教学效率[J].中小学教师培训
[3]杨忠勤.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东京文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阅读层次
1引言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不仅仅要体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同时可以开拓视野、累积很多实用的经验,读的多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就会随之加强,能很轻松容易得捕捉到作者写作需要表达的意图。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2营造阅读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功课的积极动力。当代学生目前更多的时间都在电脑和电视上,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从这些方面吸引到阅读上来,需要我们教师花大时间和大精力,通过创设各种阅读的环境和气氛,努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阅读和课堂教学相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在每讲一堂新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各种预习课业,去搜集一些和新课文有关的各种材料,通过必要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对将要讲解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诸如课文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以及作者当时写作的意图等。在学完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在课外阅读中去搜集和本课或者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或者知识,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长期以往,学生会在此过程中获取更多有用的实用信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引领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阅读一定的指导。要想让学生在大量文字中准确地获取信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很重要,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相应的技巧,比如学生如何选择合适读物,从众多的书籍中准确查找到所需的书籍,又如何能够根据目录查找到所需的章节等。注重平时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一定要注意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通常会以为自己记住了,其实那都是临时记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记忆的好习惯。
4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5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层次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仅仅了解文章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即是要追本溯源,深度挖掘的过程,透过"纸面"看"纸背",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探究言语的隐含信息,领悟文本的精髓。提倡探究性阅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鼓励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的表面,应当更加深入的体会文本的真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应是浅层次的,而应是深入的、探究性的对话。教师应在对话中,帮助学生去挖掘、體会,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总之,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最前沿,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
[2]徐光华.创新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增强小学阅读教学效率[J].中小学教师培训
[3]杨忠勤.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东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