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其阅读视野、生活能力与理解能力等都时刻受着他们自身的生活影响,特别是他们密切接触的家庭、学校、社区的影响,其自身所获得生活经验也绝大部分直接地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可以说生活就是他们直接老师。正因为如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才格外强调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尤其强调并积极助长教学生活化。比如积极引进生活元素,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有意识地比照生活特别是为周围大多数人或者社会正能量所肯定的人和事来增强自我情感体验,实现快乐成长、愉快发展。所以说,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视野,另一方面还能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小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教会一个小学生怎样去思、去想,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课堂教学是个点,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怎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尊重学习者的身心特点,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育规律的必要体现
小学阶段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玩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不仅如此,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
二、引进生活元素,用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在熏陶渐染中引领并教育学生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资源。例如,《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在学生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对应的幻灯片内容。第一幅:一个小朋友给花坛浇水;一个小朋友在花坛摘花。第二幅: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树木加固起来;两个小朋友折树枝做“打仗”游戏。第三幅:几个小朋友在修剪草坪;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通过这些对比判断,更加深了对爱护花草树木的认识。
三、引进生活元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小事,以小见大,放大闪光点
我们常说,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课外却毫无行动,说归说,做过做,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我们教育者只追求结果,对学生期望很高,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要注意环保,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品德课上我们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品德课上我就让同学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了,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积极引进生活中的科技元素,努力发挥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实现思想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俗话说:“触景生情”,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我们的课堂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比如,在讲《腾飞吧祖国》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搞调查,绘制了三张图表:一是祖国解放前后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对比表;二是改革开放前后农、副、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对比表;三是我国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对比表。通过列表比较,突出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学生觉得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对比体验,无疑会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小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要教会一个小学生怎样去思、去想,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课堂教学是个点,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怎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尊重学习者的身心特点,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教育规律的必要体现
小学阶段的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玩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不仅如此,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
二、引进生活元素,用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在熏陶渐染中引领并教育学生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资源。例如,《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在学生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对应的幻灯片内容。第一幅:一个小朋友给花坛浇水;一个小朋友在花坛摘花。第二幅: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树木加固起来;两个小朋友折树枝做“打仗”游戏。第三幅:几个小朋友在修剪草坪;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通过这些对比判断,更加深了对爱护花草树木的认识。
三、引进生活元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小事,以小见大,放大闪光点
我们常说,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课外却毫无行动,说归说,做过做,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我们教育者只追求结果,对学生期望很高,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要注意环保,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品德课上我们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品德课上我就让同学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了,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积极引进生活中的科技元素,努力发挥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实现思想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俗话说:“触景生情”,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我们的课堂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比如,在讲《腾飞吧祖国》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搞调查,绘制了三张图表:一是祖国解放前后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对比表;二是改革开放前后农、副、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对比表;三是我国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对比表。通过列表比较,突出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学生觉得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对比体验,无疑会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