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者(下)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不厌不倦,堪为师者风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位教育家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品质。至少从中学时代开始,陈友松就发愤求学。何怀斌曾是陈友松就读博文书院时的同学。何怀斌说:“像他那样发愤用功的人,真是少见。”
  一日午休,其他同学都在户外踢球玩耍,只有我们二人还在教室苦读。饭后思困,陈友松恼怒自己读不进去,就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脑袋,却不小心打在玻璃上,拳头和手臂都被玻璃碴儿剐得鲜血直流,疼痛钻心,却也困意全消,头脑顿时清醒起来,他很快又沉浸到书中去了。[1]
  
  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他认定“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财政支持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于是,他力图运用自己在美国所学、所掌握的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把博士学位论文锁定在《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的研究上。然而,当时的中国缺乏科学、可靠的统计手段和统计资料。为了收集有效的研究数据,他曾向中国教育部及内地各省教育厅分别投寄了一份空白调查问卷。可是经过了漫长的6个月之后,只收到4份回复,这使研究工作几乎濒于放弃。后来,他又经过种种间接方法、私人通信,并在美国的各家图书馆之间奔走查找,才集齐了研究所必需的资料和数据。以相关数据和严谨方法为基础,论文从中国的教育方案、教育方案的费用、教育经费状况的进一步分析、教育经费与其他政府经费之比较、现行教育计划的财政支持现状、新教育政策的财政含义、中国支持教育的能力等方面,对中国教育财政的状况及其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最后,论文又以湖北省为个案,通过对该省支持办学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其教育财政改造所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时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兼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的马寅初,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开展这项研究所需要的学识,不仅包括对教育行政和其他教育活动要有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经验,至少还要对公共财政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洞明的把握;而且,还需要具备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对各种研究手段的相当精通。陈友松博士把一件开拓性的工作完成得如此杰出,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马寅初特别提出,“单是他的勇气、耐心和勤奋就足以值得赞誉了”[2]。
  陈友松于1939年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兼公民教育系教授,并两度代理教育系主任之职,也是联大的名教授。直到1946年复员到北大7年间,除1年出任湖北省立教育学院院长外,他都是在联大度过的。1946年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的《联大八年》,曾这样介绍陈友松教授:“教育行政是陈先生的拿手好戏,兼教比较教育。陈先生向以用功著称于同学间。每天,他的时间总是消磨在图书馆,教育系研究室,美新闻处图书室,英新闻处图书室这些地方。”[3]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记载,他在西南联大开设的课程,除了教育行政、比较教育外,还有中学教育、西洋教育史、教育哲学、社会教育等。据说,他有时能同时开出9门课程且内容充实,深受学生欢迎。若无勤学苦练、博学强记之功,万难如此。
  1949年前,他研究苏联教育以英文资料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适应学苏的需要,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苏联教育,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又开始自学俄语。凭着幼时养成的博闻强记本领和勤学苦练,他很快掌握了俄语,并主持或参与翻译了大量的俄语教育文献,如《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安托洛波娃撰,陈友松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年)、《学校管理》(共3册,福尔柯夫斯基、马立雪夫编,陈友松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教育科学研究法》(莫诺兹昂等著,陈友松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班主任》(包德列夫等编,陈友松等译,1956年)、《人民民主国家的教育》(格什捷乌等著,陈友松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对新中国教育学影响深远的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他也是主要翻译者之一。
  成为“右派”且属“极右”之后,他被剥夺了教学、著述的权利,但还享有“被劳动改造的权利”,完成上头下达的翻译任务就是他当时享有的此类“权利”之一。他因此成了一架效率极高的翻译机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在遭受严重的身心双重摧残中患上了青光眼。为了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他点着100瓦的大灯泡,用左手扒着眼皮挑灯夜战,终致失明。他一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完全忘却了自己、忘记了痛苦。其大量翻译成果被别人无偿占有、使用,连旁观者也颇为不平。他自己则毫不在意,坦然说道:闲着也是闲着,能干点儿事情,就很愉快;能为他人所用,总比无用好嘛!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中国人民久被压抑的学习热情重新焕发出来,英语学习热也同时兴起。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过去重视俄语,现在转向英语。教育科学也从学习苏联的模式转向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教育哲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在这样的学习高潮中,对美国教育所知甚多、熟悉西方教育哲学、英语张嘴就来的陈教授,门庭若市也就是必然的了……他总是急人之所急,为后学着想,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和睡眠。有些大学教师在写书和备课时,也弄些难啃的骨头来让陈先生啃,尝到甜头后,更是不断送来大块文章,逐章逐段地让陈先生翻译,因为知道只有他能够帮助解决问题。他全都热情帮助,毫不计较。还有一些当时在高校任教、早先受教于陈先生的西南联大和北大学生前来求教,譬如有关比较教育、教育哲学方面的学术问题,他更是动情地予以指教。有一段时间,陈先生成为北师大备受敬仰的大专家。[4]20世纪80年代初,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返聘他继续工作。他“八旬愧作闲盲人”、“欲效六盲事耕耘”,为全所师生讲授中国教育财政问题,全凭记忆,不用讲稿,精神抖擞,令学者倾倒。他还开设西方教育哲学原著课程,指导研究生,“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助手读出教育哲学原文后,陈先生先讲述这段哲学原理含义,同时译出中文,然后与研究生讨论,搞懂原义后,再由陈先生定稿。这种边讲边译的教学活动,真是前所未见……这个西方教育哲学的教学过程,也是西方教育哲学著作的撰写过程,是在双目失明的陈教授指导下,以教学的方式完成的,真是妙不可言。以这样的方式,陈先生先后出版了《科南特教育论著选》《当代西方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法》等译著。此外,最难得的是,他在92岁高龄时,还主编了《雷沛鸿教育论著选》”。[5]他在90虚岁生日之时,曾为诗自励:“乐教悦学思孟孔,滋兰树蕙献黄炎。九旬进军向百岁,壮心未已一园丁。”
  著述非为稻粱谋,教学原是慕孔孟——这就是陈友松先生学术和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吾等业教育与教育之学者,能不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1][2][4][5]方辉盛,何光荣.陈友松教育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02、9、669、670.
  [3]西南联大《除夕副刊》.联大八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23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其他文献
数学练习课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课型之一,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中关于练习课内容的编排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特点,这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了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以习惯性思维考量新教材,对新教材的“创造性空间”无所适从,教材的二度开发能力差,相应的数学知识储备存在缺陷,练习课的价值得不到很好地体现。要解决这个
走进广东省惠东县平山中学的校门,迎面是一尊两米多高的橙黄色的整体天然艺术石,它巍然矗立,俨然就是一座百年大计的镇业之宝。石的正面镌刻着一行鲜红的大字——把美带向世界!王心校长说:“它意味着,要让从平山中学走出去的每一位学生,无论他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是美的载体、美的化身,要让平山中学的学生把美带向世界!”这也正体现了他独创的“美的教育”新理念。  “德育先行,美在其中”是王心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
《桂花雨》(苏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真挚动情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母亲对旧宅院子里桂花树的喜爱之情,也常常引起作者琦君对童年时代甜甜的回忆。如今,作者与母亲离家多年,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怎会不深深地思念自己的故乡呢?在备课《桂花雨》这一课时,我想到了温总理在美国访问演讲时曾饱含深情地朗诵:“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师爱”即为师之爱,其本质是教育之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积极的情感和能力。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审视,师爱既是教育的实践智慧,又是师德的集中体现,还是师德的重要内涵。  国内外历代教育名家都非常重视“师爱”。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观点就是师爱的集中体现。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问我一生中最主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所新建学校来说,她也许无法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内累积出具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却可以打下稳固而扎实的历史根基,为未来的快速发展铺就一条通向辉煌的“高速路”。  目睹了青云学府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果,即使结束了对她的采访,我们依然还会被她的大气、朴实、包容、奋进、求知的精神与气魄所感染。这也不免让笔者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所新建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  取长补短,另
编者按:   从优先发展到育人为本,从改革创新到促进公平,再到提高质量……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从2010年7月至今,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在神州大地全面拉开。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规划的贯彻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从路线图到时间表,改革创新之举在全国各地到处涌现。对于一项跨越十年的改革发展规划,一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然而,对于向往美好生活的亿万家庭来说,规划实施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正在
当前基础教育进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亟须转型。然而,虽然“科研风”盛行,教学和科研“两张皮”现象却随处可见,学校里一部分“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科研大业”,忙于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另外一部分教师则在教学中固步自封。因此,构建一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新模式,以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极为必要的。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就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
一年来,笔者以北师大为中心进行新中国教育学口述史访谈,讲述者常言:“陈友松教授乃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学者”几个字本属平常,可是,若置于当代中国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它们又意义非常。甚至可以说,这是对于当代中国知识人的崇高褒奖。回首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包括陈友松教授在内的那一代知识精英,基本上生于晚清、成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抗战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之中,在经历了新中国前二三十年的政治磨难之
怎么能够保持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1814),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
《中国教师》:关于确保中小学校车安全性的问题至少从2000年就开始提,包括您在内的很多专家都做了呼吁,但直到现在问题解决得并不很理想。提高中小学校车安全系数这件事落实起来是不是很难?您觉得落实不力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袁桂林:是很难,首先是法律和相关管理制度的空白。校车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构建的系统比较复杂,不是单一部门能够驾驭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