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后反思就是回顾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吃一堑,长一智”,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一种思维活动。课后反思突出的重要性表现于其鲜明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当前新课标把课后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提上日程,如何正确的运用课后反思优化教学呢?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教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反思 价值 优化 焦点 互动 生成知识
什么是反思?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其实,反思更多的是发生在课后。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反思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更充分了。
课后反思,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进行反思,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己的素养,就能进一步充实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1
正如再美的花也会凋谢一样,再好的一节课,总会有它不足之处。反课后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提高。由于课后反思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正确的运用课后反思优化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课后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语文教学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正真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这就如常言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一样。所以,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把“三维目标”融进教学过程中去,并使它成为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灵魂。
2.反思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命题重点不再是教材上的原生态的知识,而是趋于对知识的转换、整合与运用知识生成。据统计,出课内教材的题目分数不过8分。因此,教師要牢记“一流教师教思想,二流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课本”思想,反思自己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反思是否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反思是否打破权威教材的束缚,反思自己是否成为课本教材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反思是否有创造性的拓展些课外资源,增加讲授内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适应及应变能力。
3.要反思教学是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学的真正效果是看你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生成”新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巧抓学生的质疑,生成新的智慧火花,反思在教学中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过程中生成新知识、新能力。例如《离骚》的课后反思我这样写:在上《离骚》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同学们有的翻参考书,有的看课文注释,大家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好多个,便静了下来。当我问:还有没有时?教室一片寂静,没人吭声……我便说,没有了,那么讲下一个问题……话音刚落,一个同学怯生生的问:老师,这“謇朝谇而夕替”句中的“替”个是不是?我惊喜地拍了拍这位学生的肩膀鼓励他说:“嗯,是啊!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对科学知识蛮有探究精神的嘛!如果不是你,我们就漏过了一个古今异义字不讲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反思是否给学生提供发展更大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否通过师生互动、碰撞使知识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质疑过程中生成。
4.反思是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反思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清晰的指令、问题明确、过程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渗透,不同学生各有收获。是否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对困难者起支架作用,对优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兼顾后进生、优等生、中等生三者,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利用提问、目光交流、走动接近、个别指点等形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能够利用提问、活动观察、态度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面谈、笔谈等形式,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其次,要注意教师课后反思能力的加强“吾欲断其树,必先利其器”课后反思是个内省的活动,谁也代替不了谁,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反思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观察、探究,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课堂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提高自我课堂的观察、判断、评价、设计能力。具体如:
能够选择题目或命题,以考察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地偏离主航道。
运用口头语言(表扬或含蓄批评等)、表情、体态语(鼓掌、摇头、握手等)对学生的发言或行动作出评价,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反应或保持学习量。
运用重复、板书、提问、语音变化、手势表情、身姿体位等多种手段,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
根据教学设计时构想的主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必要时对主问题进行变通处理。
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
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调焦(宽问题变窄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
2.加强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既要监控到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标、方法、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预测,反思、监控。
3.提高课堂的调控能力反思能力强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控教学进度,调控教学的顺序,“因地制宜”地创设课堂情景,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
4.注重教学行为中师生的沟通教学语言精练、生动,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和副语言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态度、行为、语言、评价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沟通。如:以积极的态度激发学生,已投入的行为吸引学生,以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灵活手段的评价学生。
5.及时写出课后反思课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及时抓住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稍纵即逝的成功或失败感,把它们写出来,养成反思的习惯并能够根据反思结果提出自己近期改进教学的想法,作为今后教研积累的第一手资料。
课后反思常见的书写格式一般为:通过某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2
参考文献:
1.朱德民、《有效上课》光明出版社2009.4
2.于永正《教学反思集》
【关键词】反思 价值 优化 焦点 互动 生成知识
什么是反思?北师大肖川教授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其实,反思更多的是发生在课后。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反思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更充分了。
课后反思,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进行反思,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己的素养,就能进一步充实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1
正如再美的花也会凋谢一样,再好的一节课,总会有它不足之处。反课后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提高。由于课后反思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正确的运用课后反思优化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课后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语文教学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正真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这就如常言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一样。所以,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把“三维目标”融进教学过程中去,并使它成为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灵魂。
2.反思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命题重点不再是教材上的原生态的知识,而是趋于对知识的转换、整合与运用知识生成。据统计,出课内教材的题目分数不过8分。因此,教師要牢记“一流教师教思想,二流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课本”思想,反思自己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反思是否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反思是否打破权威教材的束缚,反思自己是否成为课本教材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反思是否有创造性的拓展些课外资源,增加讲授内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适应及应变能力。
3.要反思教学是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学的真正效果是看你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生成”新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巧抓学生的质疑,生成新的智慧火花,反思在教学中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过程中生成新知识、新能力。例如《离骚》的课后反思我这样写:在上《离骚》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同学们有的翻参考书,有的看课文注释,大家热热闹闹、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好多个,便静了下来。当我问:还有没有时?教室一片寂静,没人吭声……我便说,没有了,那么讲下一个问题……话音刚落,一个同学怯生生的问:老师,这“謇朝谇而夕替”句中的“替”个是不是?我惊喜地拍了拍这位学生的肩膀鼓励他说:“嗯,是啊!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对科学知识蛮有探究精神的嘛!如果不是你,我们就漏过了一个古今异义字不讲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反思是否给学生提供发展更大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锻炼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否通过师生互动、碰撞使知识的“火花”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质疑过程中生成。
4.反思是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反思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清晰的指令、问题明确、过程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渗透,不同学生各有收获。是否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对困难者起支架作用,对优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兼顾后进生、优等生、中等生三者,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满足于少数积极学生烘托的课堂气氛,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利用提问、目光交流、走动接近、个别指点等形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进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能够利用提问、活动观察、态度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面谈、笔谈等形式,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其次,要注意教师课后反思能力的加强“吾欲断其树,必先利其器”课后反思是个内省的活动,谁也代替不了谁,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反思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观察、探究,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课堂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提高自我课堂的观察、判断、评价、设计能力。具体如:
能够选择题目或命题,以考察学生当堂学习的效果。
大体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控制课堂内容的走向,不因偶发事件或枝蔓错误地偏离主航道。
运用口头语言(表扬或含蓄批评等)、表情、体态语(鼓掌、摇头、握手等)对学生的发言或行动作出评价,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反应或保持学习量。
运用重复、板书、提问、语音变化、手势表情、身姿体位等多种手段,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化。
根据教学设计时构想的主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必要时对主问题进行变通处理。
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
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调焦(宽问题变窄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
2.加强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备好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既要监控到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标、方法、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预测,反思、监控。
3.提高课堂的调控能力反思能力强的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控教学进度,调控教学的顺序,“因地制宜”地创设课堂情景,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根据课堂上变化的学情,临时提出一些散问题,或引起学生注意,或促进知识掌握,或启发思考。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或做出取舍。
4.注重教学行为中师生的沟通教学语言精练、生动,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和副语言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态度、行为、语言、评价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沟通。如:以积极的态度激发学生,已投入的行为吸引学生,以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灵活手段的评价学生。
5.及时写出课后反思课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及时抓住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稍纵即逝的成功或失败感,把它们写出来,养成反思的习惯并能够根据反思结果提出自己近期改进教学的想法,作为今后教研积累的第一手资料。
课后反思常见的书写格式一般为:通过某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2
参考文献:
1.朱德民、《有效上课》光明出版社2009.4
2.于永正《教学反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