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习作水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的习作基础是观察,从字里行间抒发真情实感,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从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多样性的取材、习作点评激发个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张扬个性,乐于习作。
  关键词:兴趣;个性;体验;真情;自主
  【中国分类号】G623.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缺乏素材,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往往写出的东西枯燥乏味,其实,只要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我尝试用以下几种做法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 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丰富习作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六年级的学生正是留心观察事物的最佳时机,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只要让学生留心观察,就有写作素材。为了写秋天的景色这类习作,我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观察秋天校园发生的变化,中心花园里的月季,菊花开的正艳,杨树,柳树的叶子发黄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打着旋儿飘落下来,花坛里的三叶草也枯黄了……,学生笔下的校园秋景是那样的多姿多彩,星期六,我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团场机关大楼,西小公园、农贸市场等地方,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仿照《颐和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参观记,学生写的作文都各具特色,在细心观察中充满了无穷乐趣,使学生的习作也有了素材和动力。
  二、在体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去体验,就能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学生的灵性往往是在丰富的体验中产生的,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才会吐露真言,我抓住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尝试让他们动笔写下来。如,参加了拾棉花劳动后,学生的脸晒黑了、小手也被坚硬的棉壳尖划出了道道血口。但大家学会了拾花、体会到了劳动的甘苦。我趁热打铁、拟定了一个半命题作文《拾花……》让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很快进入了习作状态,一节课就写完了,我们班的拾花高工效段素素同学在《拾花中的我》一文写到:“我走进棉田,看到白茫茫的棉花,就迫不急待的弯腰去采摘,不一会儿,我的腰也酸了,背也疼了,此时,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每天都这样劳动着,难道他们不累吗?想到这儿,我又鼓起劲来继续弯腰去拾……”劳动中的真实感受流露出来。还有一位同学在《拾花的感受》中写到:“通过这次劳动,我体会到父母挣钱不容易,我今后要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果实,好好学习,来回报我的父母……”,写出了劳动带给自己的思考。又如;看了电影《暖春》后,让学生动笔写观后感,看了学校播放的《交通安全宣传》片之后,也让学生写一写观后感受;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之后,也让学生仔细回想,写一个比赛的场面;参加完学校庆“六.一”活动后,指导学生写一写活动经过……,这些练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学生具备亲身的情感体验,写作时也就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真情实感也就流露于笔端。
  三、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
  老一辈语言教育家认为:“作文最好学生自己出题目,主张对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学生写自己平时熟悉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小学作文是起始作文,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题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妈妈,也可写老师,也可写同学……,可写大人,也可写小孩,可写好人,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特点就行了。又如:记事的文章,也可让学生自主命题,无论写什么事,只要能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具体就可以了。即使写了一件坏事也不要去责怪,只要学生能把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写清楚也就达到了作文的目的,只能在评语中加以引导就可以了,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作文,才不会惧怕写作文。
  四、因人而异进行点评,让学生个性飞扬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我们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评阅作文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评语中提倡因人而异,对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就予以肯定,就允许学生的另类思想和另类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应培养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断,我们都要予以肯定,及时鼓励。对同一种现象或问题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哪怕是不成熟的。这时,我们的点评要为其引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周边的事物,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充分享受作文评语带给他们的喜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我们真正领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在写作教学中,努力探索、创新,追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统一,教给学生习作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努力创造情境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会在写作实践中逐渐学会习作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英语报纸期刊阅读特点,深入分析了元认知策略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理解,认识报刊英语文体特点,有意识地选择、运用认知策略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报刊;阅读;功用  【中国分类法】G633.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报外刊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在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外报外刊中往往遇到诸多困难。那
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关
期刊
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单洞长度长,穿越高压地下水、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条件区域,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为国内水电工程罕见。目前水电工程定额虽然发展已相当成熟,且被业内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茅盾曾经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仅靠在校的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中国分类号】G633.3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
【摘要】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在各种网络发达、手机、电脑普及的现代,青年人已经没有了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上的微博、微信、短信、热点新闻、论坛帖子等这些吸引眼球的、娱乐性的碎片。培养人们对纸质经典图书深度阅读的习惯,是当前网络化阅读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读书;网络阅读;网络阅读问题  【中国分类法】G255.25      2014年4月23日
【摘要】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要建立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上,就要其体现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亦无定、,贵在得法。”音乐教学法中常看到的教学方法有“听唱法”与“视唱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只适合学唱歌曲,而唱歌又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既要依据音乐教育的目的,又要符合音乐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又能真正体现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根据多年来的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又结合音乐教育研究、教学指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