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结合,前两者在过去的教改中已是重点项目,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三维目标结合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它形成了五个教学的领域目标,分别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提出了“ 快乐体育” 的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是“ 快乐体育”呢? 首先我们从体育的本质入手,体育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那么快乐体育也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快乐的体育活动。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进行体育活动呢? 结合课改的理念及实际教学中的个案进行分析如下:
一、建立在“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快乐体育
健康与安全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要实现快乐体育, 这两者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健康与安全对于这一点来说,首先要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三备”工作,要做到备教案、备场地、备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上几点。比如说场地情况: 如果场地湿滑, 那么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就要有所选择。一些如快速跑、接力游戏等就不宜用, 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把场地转移到室内或者可以上一些如体操技巧这样的内容。同时在健康与安全这一点上还要注意合理的应用组织与教学教法。比如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队伍间的间隔距离,注意交接棒的手法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进行讲解和强调,特别要注意游戏规则以及奖惩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种团队意识,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二、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导的快乐体育角色定位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它突出和强调了以发展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那么该如何做到以发展学生为主,做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呢?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同时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感受到学习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是快乐体育的重点,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 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十分活跃的, 而且他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可以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环节,比如速度接力,跟我学动作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往往都表现得十分的积极主动,也往往是满脸笑容。
(2)深入挖掘教学喜爱的教材。教材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教程中, 教师可以挖掘一些乡土教材、地方教材,来让学生快乐地进行学习。比如说,畲家拳、畲家舞;以“ 继光饼” 为题设计一个障碍跑的游戏等。通过这样教材的选择,使学生能够带着一个故事、一种心情来进行学习,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充分的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融入游戏的氛围里,然后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 我们可以充分应用和改编游戏来让课堂变得活跃, 让学生变得更加快乐。比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老师说》的游戏可以改为《星球爷爷说》,通过能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人物来提高游戏的乐趣,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快乐体育的教学形式
快乐体育,如果建立在一种完全灌输式的基础上,那么快乐便无从谈起。在课改的今天,在学习的形式上,我们要进行改变。而这一点, 要以调动省事的主观能动性上来进行。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呢? 我们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打破灌输式换成学生的自主学练式、团体探究式。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等各种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让教师充分发挥组织、主导、辅助的主体作用,正所谓“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四、快乐体育需师生同乐法
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尽可能让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训练中去。例如在进行小足球,小篮球的教学比赛或对抗性游戏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到技术水平稍差的小组中去和较强的小组对抗。又如在" 大鱼网"游戏,教师可同学生联手结“ 网”投向“ 鱼群”把游戏推向高潮.在组织“接力比赛”时,教师若参加弱队接过最后一棒,奋力去追赶前面已领先许多的学生时,场边学生的情绪会立即高涨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既可带动帮助技术体能较差的同学,又可鼓舞弱组队学生参加训练从而增强了比赛气氛,有利于提高整体训练水平。
一、建立在“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快乐体育
健康与安全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要实现快乐体育, 这两者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健康与安全对于这一点来说,首先要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三备”工作,要做到备教案、备场地、备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上几点。比如说场地情况: 如果场地湿滑, 那么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就要有所选择。一些如快速跑、接力游戏等就不宜用, 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把场地转移到室内或者可以上一些如体操技巧这样的内容。同时在健康与安全这一点上还要注意合理的应用组织与教学教法。比如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队伍间的间隔距离,注意交接棒的手法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进行讲解和强调,特别要注意游戏规则以及奖惩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种团队意识,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二、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导的快乐体育角色定位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它突出和强调了以发展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那么该如何做到以发展学生为主,做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呢?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同时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感受到学习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是快乐体育的重点,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 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十分活跃的, 而且他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可以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环节,比如速度接力,跟我学动作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往往都表现得十分的积极主动,也往往是满脸笑容。
(2)深入挖掘教学喜爱的教材。教材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教程中, 教师可以挖掘一些乡土教材、地方教材,来让学生快乐地进行学习。比如说,畲家拳、畲家舞;以“ 继光饼” 为题设计一个障碍跑的游戏等。通过这样教材的选择,使学生能够带着一个故事、一种心情来进行学习,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充分的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融入游戏的氛围里,然后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 我们可以充分应用和改编游戏来让课堂变得活跃, 让学生变得更加快乐。比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老师说》的游戏可以改为《星球爷爷说》,通过能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人物来提高游戏的乐趣,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快乐体育的教学形式
快乐体育,如果建立在一种完全灌输式的基础上,那么快乐便无从谈起。在课改的今天,在学习的形式上,我们要进行改变。而这一点, 要以调动省事的主观能动性上来进行。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呢? 我们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打破灌输式换成学生的自主学练式、团体探究式。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等各种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让教师充分发挥组织、主导、辅助的主体作用,正所谓“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四、快乐体育需师生同乐法
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尽可能让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训练中去。例如在进行小足球,小篮球的教学比赛或对抗性游戏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到技术水平稍差的小组中去和较强的小组对抗。又如在" 大鱼网"游戏,教师可同学生联手结“ 网”投向“ 鱼群”把游戏推向高潮.在组织“接力比赛”时,教师若参加弱队接过最后一棒,奋力去追赶前面已领先许多的学生时,场边学生的情绪会立即高涨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既可带动帮助技术体能较差的同学,又可鼓舞弱组队学生参加训练从而增强了比赛气氛,有利于提高整体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