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获取知识。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学应是教学生学。”即教会学生学习。在学校教育正朝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中学英语教育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活动,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而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去自学,更不用说开动脑筋获取知识。结果造成学生学得死板,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应用实际交流中。近年来中考、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教师是不可能将所有问题,思想,方法,技巧统统在课堂上解决。而且根据知识与能力互为作用的关系原理,自学能力的培养才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也体现在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上。英语素质能力的构成主要有:读、写、说、听、自学能力,其中的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最高层次。试想,未来社会发展变化快,知识成倍地增长,教师如何能教得完知识?因此教会学生自学本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就成了英语教学的重点。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灵活应用,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那么我们这一代教师应着力去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技能,让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旧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满堂灌”)严重束缚学生的主动性,其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了学习机器,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难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风气。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改变原有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开展小组讨论式进行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把讨论结果告诉老师,这就给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采取了这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口语对话,让学生成为主人翁。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进行会话。刚开始,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并提供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句,如“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 Can I help you ?”等等。然后用“滚雪球”的方法,每节课都加进一些内容,并渐渐提高要求。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大多数能熟练地运用书本上学到的内容互相会话,会话的时间也可跟实际情况加以延长。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发言的意识,都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地自我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激发自学兴趣
中学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下面总结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花精力学好这门课。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等情况。在谈心过程中,可以尝试与学生进行英语会话,交流思想。对待学生要严爱结合,尽力去帮助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全身心地进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并用富有情感的、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氛围中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2)采用灵活丰富的课堂教学艺术。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保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影、电视、幻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节演示,将英语课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学得开心,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加强学好英语的愿望。也可以直接演示实物或使用简笔画,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很快掌握所学词汇。还可采用“Free talk”的方法,让课前早准备好的两个或多个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作为语言科目,单纯的课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衰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巩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举办英语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开展英语朗读比赛、指导写作比赛等等。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陶冶了学生情操巩固了学生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在,是中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养成课前预习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可以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学生课前自学到位,准备工作做得扎实的,听课时就能心领神会,容易提高成绩。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下面几点:①利用生词表,拼读课文中的生词,弄清每个词的音、形、义;②利用课文注释,逐句逐段地理解课文大意;③找出新词组;④找出新句型;⑤初步弄清课文中长句和难句的语法结构;⑥记下在预习中无法理解和弄清的语法。要求学生利用自学能力在课前预习,在课堂的教学中就可以事半功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课前的“听、读、查、摘、写、疑”,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前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养成勤查资料的自学习惯。中学英语阅读材料中一般会涉及到许多陌生单词、新的句型,学生对此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查阅资料。在查阅辞典的过程中,则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学生应根据需要备用相关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应随身携带,有疑难就可以随时查阅。坚持使用查阅工具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学生增加英语词汇量,拓宽知识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其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
(3)养成认真做作业、练习的习惯。完成作业、练习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英语中无论是单词、句型,还是作文,都要多写多练,所谓熟能生巧。而在作业和练习中,学生要做到独立、专心、按时,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作业、练习的习惯。这样的习惯的形成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在中学阶段,要想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好的成绩,单凭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够。因为英语知识面广,教学内容丰富,而学生接收面小。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除了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多说、多读、多写。课外学习不同于课堂,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事实证明,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课外阅读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有用信息的习惯,逐步形成课外自学能力。
总之,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培养活动应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时时进行,是一个动态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自我探索知识的规律,才能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而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去自学,更不用说开动脑筋获取知识。结果造成学生学得死板,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应用实际交流中。近年来中考、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教师是不可能将所有问题,思想,方法,技巧统统在课堂上解决。而且根据知识与能力互为作用的关系原理,自学能力的培养才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也体现在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上。英语素质能力的构成主要有:读、写、说、听、自学能力,其中的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最高层次。试想,未来社会发展变化快,知识成倍地增长,教师如何能教得完知识?因此教会学生自学本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就成了英语教学的重点。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灵活应用,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那么我们这一代教师应着力去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技能,让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旧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满堂灌”)严重束缚学生的主动性,其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了学习机器,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难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风气。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改变原有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开展小组讨论式进行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把讨论结果告诉老师,这就给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采取了这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口语对话,让学生成为主人翁。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进行会话。刚开始,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并提供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句,如“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 Can I help you ?”等等。然后用“滚雪球”的方法,每节课都加进一些内容,并渐渐提高要求。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大多数能熟练地运用书本上学到的内容互相会话,会话的时间也可跟实际情况加以延长。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发言的意识,都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地自我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激发自学兴趣
中学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下面总结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花精力学好这门课。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等情况。在谈心过程中,可以尝试与学生进行英语会话,交流思想。对待学生要严爱结合,尽力去帮助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全身心地进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并用富有情感的、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氛围中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2)采用灵活丰富的课堂教学艺术。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保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影、电视、幻灯等教学手段,进行情节演示,将英语课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学得开心,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加强学好英语的愿望。也可以直接演示实物或使用简笔画,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很快掌握所学词汇。还可采用“Free talk”的方法,让课前早准备好的两个或多个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作为语言科目,单纯的课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衰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巩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举办英语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开展英语朗读比赛、指导写作比赛等等。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陶冶了学生情操巩固了学生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在,是中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养成课前预习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可以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学生课前自学到位,准备工作做得扎实的,听课时就能心领神会,容易提高成绩。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下面几点:①利用生词表,拼读课文中的生词,弄清每个词的音、形、义;②利用课文注释,逐句逐段地理解课文大意;③找出新词组;④找出新句型;⑤初步弄清课文中长句和难句的语法结构;⑥记下在预习中无法理解和弄清的语法。要求学生利用自学能力在课前预习,在课堂的教学中就可以事半功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课前的“听、读、查、摘、写、疑”,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前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养成勤查资料的自学习惯。中学英语阅读材料中一般会涉及到许多陌生单词、新的句型,学生对此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查阅资料。在查阅辞典的过程中,则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学生应根据需要备用相关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应随身携带,有疑难就可以随时查阅。坚持使用查阅工具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学生增加英语词汇量,拓宽知识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其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
(3)养成认真做作业、练习的习惯。完成作业、练习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英语中无论是单词、句型,还是作文,都要多写多练,所谓熟能生巧。而在作业和练习中,学生要做到独立、专心、按时,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作业、练习的习惯。这样的习惯的形成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在中学阶段,要想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好的成绩,单凭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远远不够。因为英语知识面广,教学内容丰富,而学生接收面小。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除了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多说、多读、多写。课外学习不同于课堂,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事实证明,自主广泛阅读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明显强于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学生,而且其阅读速度也较快。课外阅读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有用信息的习惯,逐步形成课外自学能力。
总之,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培养活动应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时时进行,是一个动态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自我探索知识的规律,才能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