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困扰着学生,也困惑着老师。抄、搬、仿的现象漫遍学生笔下,甚至出现“一件小事年年写,一个主题写几年”的怪现象。众多原因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存在——学生习作是给老师读的。欲,获得好评;意,赢得分数。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一直努力改变儿童习作的行走方式,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试看,一篇游记,写给爸爸看,自然相当于汇报;写给同伴看,自然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人看,自然相当于和游人共享景点带来的愉乐。儿童作文,假如心怀读者,不同的读者,表达的语气抑或内容都应不一样。如此,赋予习作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动机。于是,我试以《我想说……》为题,上了一节习作指导公开课,以此为媒介和老师们探讨我习作教学中提出的一种思考——儿童作文的“读者意识”。
悄悄话,显露童真——“有我”
我选择了五年级一个班学生作为公开课授课对象。课始,我问学生:“最近有什么心事?高兴的,伤心的,失望的……”没想到班上竟无一人举手。我知道,孩子,心事一般都藏在心里,不愿对外公开宣布。于是,改变主意,让学生把最近想说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果然,学生的羞涩转化为按捺不住的心情泄于笔端:我最讨厌爸爸,有钱就变坏人,和我的妈妈离了婚;我今天和同学打架了,心情不好;老师,你常在课堂上口呼我“大胖”,请不要侮辱我好吗;妈妈,你从早忙到晚,但我爱您……我随机抽了几个学生纸条宣读,没有公开他们的名字。读毕,我和学生一起将他们的心里话作了归类:解释误会、诉说烦恼、承认错误、表达感激。
不是为写作而习作,悄悄话,让孩子们表达中有“我”,显露童真。在我的作文教学生涯中,这是第一次触摸到学生的真实心情。然而,这只是尝试的开始,学生是不是能把它再深入地表达?还以童心,还以童言?学生是不是还会以“文学”的要求或“成人”的眼光把习作概念化、成人化?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问纸条,写给谁看——“为人”
儿童的表达,得有安全感。毕竟,童心是稚嫩的。
我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昨天,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一位同学说,他在家门口楼梯上扔了香蕉皮,后来楼上住的老爷爷踩到了香蕉皮,摔跤,左脚踝伤了,这位同学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同学,你们能帮他出出主意吗?”话题一拋,教室顿时似刚炸开的锅:“老师,我有办法,和他儿女商量,向他道歉。”“主动上门认错!”显然,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语感是不一样的。“说”是建立在口头交际简明性和现场性之上的,“写”是建立在书面表达的可悟性、严谨性之上的。这是学生的口头表达,如何转化为学生用笔去交际,我只能依学情而导。“但这位老爷爷平时很关心他,每年过年都有压岁钱给他,这位同学说,不好意思面对这位老爷爷,还有其他办法吗?”我再次向学生提出挑战。
“写一封长信,说明情况,并把信压在花篮中,让父亲给老爷爷送去。”
“那如果父亲不知道情况怎么办?要不要把情况写清楚,求得父亲的同情与支持?”我进一步试问。
同样一件事,写给不同的读者,内容应不一样,这就是“读者意识”。这里的“读者”,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写作时心目中要倾诉的对象和阅读学生作文的人。学生心目中有了“读者”,就会产生写作欲望和激情。同时,一旦有了明确的“读者”,“胸中的积蓄”和感情有了倾诉的对象,思路就再也不会堵塞不畅,如此“入境”作文,真情实感,无疑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确定了读者,写什么?我继续试着和学生对话:
“同学们,谁来教教这位同学,这件事写给爸爸或写给老爷爷,该写什么呢?”
“写给爸爸就得把事情发生的原委说清楚,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
“我认为还要写请求爸爸帮助的内容。”
“很好,从你们的想法中,我们知道要从两个方面写:一是写清事情原委,二是写清请求爸爸帮助的内容。”我为学生作了个小结。
“写给老爷爷的呢?”我换一种思考追问。
……
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读者对象,写作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应有所区别。学生初步懂得:写作文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目的不是自娱自乐,我们是为了读者而写作(当然在为读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审美的创造的愉悦,但这绝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也悟得:学生写作文给老师看,已根深蒂固。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为人”,这是很不容易的,要长期训练。
诉心声,与读者对话——“择言”
写心里,就是学生的习作内容,实际上是与读者对话。“同学们,前面大家都有话想说,依据你们写的纸条,想想准备写给谁看?准备写些什么?”我把镜头还原到课始的写纸条上。没过几分钟,一个女生站起来:“今天早晨上学时。刚好下雨,我想带上新的雨伞,但妈妈骂我一顿,我想写一封信给妈妈,但我妈妈没有什么文化。我该写给谁读呢?”
“同学们,谁来帮她出个主意?”我把问题踢给了学生。
“我建议你写给爸爸,也可以写给你最好的朋友。把内心的话说出来,也就痛快了!”
我顺势而导,“假如要写给爸爸看,写什么呢?”
……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们之前想说的话吧!在写之前,我有几个友情提示。”(媒体出示):1 先确定好你的读者对象是谁,再确定你写的内容;2 先取个标题,再取个副标题,如“——写给我的爸爸”;3 你写作的过程就是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心里要有读者。
二十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表达”。下面该是展示学生习作的时候了。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我特意巡视并留意不同题材,于是分别叫了五位同学来念作文。这五位同学的题材分别是:“妈妈,太劳累了——写给我的爸爸”“上次你错怪我了——写给我的英语老师”“我近视,在班上是调皮生,老师把我的位置排在最后一桌——写给我的班长”“我把班上的图书角破坏了——写给图书管理员一在我被欺负时,是你帮助我树立自信——写给我的朋友”。这五类包括解释误会、诉说烦恼、承认错误、表达感激。
在念学生习作之前,我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同学在念作文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把自己当做同学作文的读者;二是听不明白的地方可追问这位同学“为什么”。
在学生习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追问,小作者在读者的追问中完善内容。从学生的现场作文看,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字明显少了,没有以前的一些大话、空话。
学生换位互读——“成文”
叶圣陶先生从不给自己的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要求其子女天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他让孩子把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可见,“读者意识”增强,习作就有更加明确的修改目的。
不难看出,写作者一般都很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提倡学生写完文章时一定要相互批改,相互指出优缺点,这其实是小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次,我让学生互读作文,各自站在写作者所选定的读者角度去读,采取的模式如下:
寻找合作者——互读习作——以读者身份提问——小作者自行修改——自主再读修改——成文。
你看,读者是小作者劳动价值的体现对象,读者的阅读反馈是衡量作者写作劳动价值的标准。读者的阅读反应影响着作者后续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作者后续的写作行为的方向和强度,读者的阅读需要、兴趣需要是作者进行写作的动力之一。
作文课上完了,最大的感触是,儿童找到了习作的对话者。每次对话,都是学生习作冲动的起点。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一直努力改变儿童习作的行走方式,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试看,一篇游记,写给爸爸看,自然相当于汇报;写给同伴看,自然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人看,自然相当于和游人共享景点带来的愉乐。儿童作文,假如心怀读者,不同的读者,表达的语气抑或内容都应不一样。如此,赋予习作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动机。于是,我试以《我想说……》为题,上了一节习作指导公开课,以此为媒介和老师们探讨我习作教学中提出的一种思考——儿童作文的“读者意识”。
悄悄话,显露童真——“有我”
我选择了五年级一个班学生作为公开课授课对象。课始,我问学生:“最近有什么心事?高兴的,伤心的,失望的……”没想到班上竟无一人举手。我知道,孩子,心事一般都藏在心里,不愿对外公开宣布。于是,改变主意,让学生把最近想说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果然,学生的羞涩转化为按捺不住的心情泄于笔端:我最讨厌爸爸,有钱就变坏人,和我的妈妈离了婚;我今天和同学打架了,心情不好;老师,你常在课堂上口呼我“大胖”,请不要侮辱我好吗;妈妈,你从早忙到晚,但我爱您……我随机抽了几个学生纸条宣读,没有公开他们的名字。读毕,我和学生一起将他们的心里话作了归类:解释误会、诉说烦恼、承认错误、表达感激。
不是为写作而习作,悄悄话,让孩子们表达中有“我”,显露童真。在我的作文教学生涯中,这是第一次触摸到学生的真实心情。然而,这只是尝试的开始,学生是不是能把它再深入地表达?还以童心,还以童言?学生是不是还会以“文学”的要求或“成人”的眼光把习作概念化、成人化?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问纸条,写给谁看——“为人”
儿童的表达,得有安全感。毕竟,童心是稚嫩的。
我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昨天,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一位同学说,他在家门口楼梯上扔了香蕉皮,后来楼上住的老爷爷踩到了香蕉皮,摔跤,左脚踝伤了,这位同学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同学,你们能帮他出出主意吗?”话题一拋,教室顿时似刚炸开的锅:“老师,我有办法,和他儿女商量,向他道歉。”“主动上门认错!”显然,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语感是不一样的。“说”是建立在口头交际简明性和现场性之上的,“写”是建立在书面表达的可悟性、严谨性之上的。这是学生的口头表达,如何转化为学生用笔去交际,我只能依学情而导。“但这位老爷爷平时很关心他,每年过年都有压岁钱给他,这位同学说,不好意思面对这位老爷爷,还有其他办法吗?”我再次向学生提出挑战。
“写一封长信,说明情况,并把信压在花篮中,让父亲给老爷爷送去。”
“那如果父亲不知道情况怎么办?要不要把情况写清楚,求得父亲的同情与支持?”我进一步试问。
同样一件事,写给不同的读者,内容应不一样,这就是“读者意识”。这里的“读者”,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写作时心目中要倾诉的对象和阅读学生作文的人。学生心目中有了“读者”,就会产生写作欲望和激情。同时,一旦有了明确的“读者”,“胸中的积蓄”和感情有了倾诉的对象,思路就再也不会堵塞不畅,如此“入境”作文,真情实感,无疑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确定了读者,写什么?我继续试着和学生对话:
“同学们,谁来教教这位同学,这件事写给爸爸或写给老爷爷,该写什么呢?”
“写给爸爸就得把事情发生的原委说清楚,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
“我认为还要写请求爸爸帮助的内容。”
“很好,从你们的想法中,我们知道要从两个方面写:一是写清事情原委,二是写清请求爸爸帮助的内容。”我为学生作了个小结。
“写给老爷爷的呢?”我换一种思考追问。
……
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读者对象,写作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应有所区别。学生初步懂得:写作文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目的不是自娱自乐,我们是为了读者而写作(当然在为读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审美的创造的愉悦,但这绝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也悟得:学生写作文给老师看,已根深蒂固。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为人”,这是很不容易的,要长期训练。
诉心声,与读者对话——“择言”
写心里,就是学生的习作内容,实际上是与读者对话。“同学们,前面大家都有话想说,依据你们写的纸条,想想准备写给谁看?准备写些什么?”我把镜头还原到课始的写纸条上。没过几分钟,一个女生站起来:“今天早晨上学时。刚好下雨,我想带上新的雨伞,但妈妈骂我一顿,我想写一封信给妈妈,但我妈妈没有什么文化。我该写给谁读呢?”
“同学们,谁来帮她出个主意?”我把问题踢给了学生。
“我建议你写给爸爸,也可以写给你最好的朋友。把内心的话说出来,也就痛快了!”
我顺势而导,“假如要写给爸爸看,写什么呢?”
……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们之前想说的话吧!在写之前,我有几个友情提示。”(媒体出示):1 先确定好你的读者对象是谁,再确定你写的内容;2 先取个标题,再取个副标题,如“——写给我的爸爸”;3 你写作的过程就是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心里要有读者。
二十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表达”。下面该是展示学生习作的时候了。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我特意巡视并留意不同题材,于是分别叫了五位同学来念作文。这五位同学的题材分别是:“妈妈,太劳累了——写给我的爸爸”“上次你错怪我了——写给我的英语老师”“我近视,在班上是调皮生,老师把我的位置排在最后一桌——写给我的班长”“我把班上的图书角破坏了——写给图书管理员一在我被欺负时,是你帮助我树立自信——写给我的朋友”。这五类包括解释误会、诉说烦恼、承认错误、表达感激。
在念学生习作之前,我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同学在念作文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把自己当做同学作文的读者;二是听不明白的地方可追问这位同学“为什么”。
在学生习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追问,小作者在读者的追问中完善内容。从学生的现场作文看,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字明显少了,没有以前的一些大话、空话。
学生换位互读——“成文”
叶圣陶先生从不给自己的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要求其子女天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他让孩子把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可见,“读者意识”增强,习作就有更加明确的修改目的。
不难看出,写作者一般都很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提倡学生写完文章时一定要相互批改,相互指出优缺点,这其实是小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次,我让学生互读作文,各自站在写作者所选定的读者角度去读,采取的模式如下:
寻找合作者——互读习作——以读者身份提问——小作者自行修改——自主再读修改——成文。
你看,读者是小作者劳动价值的体现对象,读者的阅读反馈是衡量作者写作劳动价值的标准。读者的阅读反应影响着作者后续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作者后续的写作行为的方向和强度,读者的阅读需要、兴趣需要是作者进行写作的动力之一。
作文课上完了,最大的感触是,儿童找到了习作的对话者。每次对话,都是学生习作冲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