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教师在谈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时,多系指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情感因素,而少有专门谈及学生的情感因素。我以为,这是对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忽视。首先,这种忽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充分解放。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忽视了今天的时代背景对学生学习过往名篇时的不同的情感体验,过于强调课文作者的情感、立场、动机以及文章主旨。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其次,这种忽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部分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异化,但缺乏深入研究与教学敏感,因而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适度引导。
那么,应怎样帮助学生充分而正确地释放其情感因素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帮助学生学会将自己与课文放置在同一位置,恰似对坐晤谈。学生是接谈者,课文及作者是受谈者。
由于高中语文课文多是经典名篇,加之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朱光潜语)一类的高度评价,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初始阅读时即抱着或虔诚、或敬而远之的态度来阅读。这种阅读必将学生与课文及作者大距离拉开,不利于学生与课文的交流、沟通,不利于体会作者凝聚于文本中的情感。这样的交流,或漠然,或被动,很难完成读者与课文及作者的对话。
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话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是学生主体接谈课文及作者主体,打个比方,是医生接谈来访者,学生是主动的。有了这种认识,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与前人的共语,既可静坐书桌,接待访客,又可飞跃重洋,徜徉异域,趣味自然,花大如盎。自然也会使阅读着的学生成为“好知者”与“乐知者”。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作品应“致意”。
读者与文本对话,“对”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是很自然的事情,随手记录在边白处就是批注,就是对文本及作者的“致意”。例如,毛泽东在繁忙的政务党务之余,不仅多次诵读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等史书,还对历朝各家的史著、史论,以及稗官野史、历史小说等,都怀有浓厚阅读兴趣,并作了大量的批注。这些批注是他在读史时心有所思、思有所得、信笔写来的思想火花。如,读至徐有功给武则天的奏折时,他对徐有功以鹿自喻,预见到自己必然为守法护法而死于非命的悲剧命运,很动情地批注道:“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这是批注,也是毛泽东对司马迁的“致意”。
高中学生读书,虽一般少读如此厚重的史家作品,但在阅读时,借助文本中作者笔锋触及内容而唤起自己的尘封往事、记忆、感受、体会等,亦是自然,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对此随时记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你眼中看到的是别人的思想,心里却要想着自己的思想”。是故,只有联系自身,才会与文本要表达的感情产生交集,也才会使学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一种需要,进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厘清自己及文本的情感层次。
阅读那些文质兼美的大手笔,会发现,作者的“情”多不会直接抒发而是隐潜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的经线。同时,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抒发并注入作品的过程,并且就某一篇文章来说,他受感动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如果处处感动,到最后的阅读效果,只能是一塌糊涂,任由作者在自己的头脑里跑马,胡乱践踏。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哪是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哪是自己的情感,时时要学生记得自己是文本对话的主体之一,是接谈者。以前者所述“王熙凤”为例,不能以学生对她的所谓“欣赏”代替作者对她的表面赞誉与实质上的“厌恶”。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数量才会越来越多,感悟层次才会越来越高,感悟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厘清文本的情感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对所阅读文本蕴涵的情感的整体把握。以《赤壁赋》为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句,表达的是苏子与客人开怀畅饮、其乐融融的美好;继而,借客人之口,表达作者对人生之短暂的无限感慨;但苏子并未让自己的情绪消极停驻于此,而是笔锋陡转,阐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乐观与豁达。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情感层次的变化,有助于学生体悟作者借助文本所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李志宏,教师,现居福建安溪。
那么,应怎样帮助学生充分而正确地释放其情感因素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帮助学生学会将自己与课文放置在同一位置,恰似对坐晤谈。学生是接谈者,课文及作者是受谈者。
由于高中语文课文多是经典名篇,加之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朱光潜语)一类的高度评价,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初始阅读时即抱着或虔诚、或敬而远之的态度来阅读。这种阅读必将学生与课文及作者大距离拉开,不利于学生与课文的交流、沟通,不利于体会作者凝聚于文本中的情感。这样的交流,或漠然,或被动,很难完成读者与课文及作者的对话。
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话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是学生主体接谈课文及作者主体,打个比方,是医生接谈来访者,学生是主动的。有了这种认识,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与前人的共语,既可静坐书桌,接待访客,又可飞跃重洋,徜徉异域,趣味自然,花大如盎。自然也会使阅读着的学生成为“好知者”与“乐知者”。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作品应“致意”。
读者与文本对话,“对”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是很自然的事情,随手记录在边白处就是批注,就是对文本及作者的“致意”。例如,毛泽东在繁忙的政务党务之余,不仅多次诵读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等史书,还对历朝各家的史著、史论,以及稗官野史、历史小说等,都怀有浓厚阅读兴趣,并作了大量的批注。这些批注是他在读史时心有所思、思有所得、信笔写来的思想火花。如,读至徐有功给武则天的奏折时,他对徐有功以鹿自喻,预见到自己必然为守法护法而死于非命的悲剧命运,很动情地批注道:“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这是批注,也是毛泽东对司马迁的“致意”。
高中学生读书,虽一般少读如此厚重的史家作品,但在阅读时,借助文本中作者笔锋触及内容而唤起自己的尘封往事、记忆、感受、体会等,亦是自然,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对此随时记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你眼中看到的是别人的思想,心里却要想着自己的思想”。是故,只有联系自身,才会与文本要表达的感情产生交集,也才会使学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一种需要,进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厘清自己及文本的情感层次。
阅读那些文质兼美的大手笔,会发现,作者的“情”多不会直接抒发而是隐潜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的经线。同时,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抒发并注入作品的过程,并且就某一篇文章来说,他受感动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如果处处感动,到最后的阅读效果,只能是一塌糊涂,任由作者在自己的头脑里跑马,胡乱践踏。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哪是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哪是自己的情感,时时要学生记得自己是文本对话的主体之一,是接谈者。以前者所述“王熙凤”为例,不能以学生对她的所谓“欣赏”代替作者对她的表面赞誉与实质上的“厌恶”。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数量才会越来越多,感悟层次才会越来越高,感悟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厘清文本的情感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对所阅读文本蕴涵的情感的整体把握。以《赤壁赋》为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句,表达的是苏子与客人开怀畅饮、其乐融融的美好;继而,借客人之口,表达作者对人生之短暂的无限感慨;但苏子并未让自己的情绪消极停驻于此,而是笔锋陡转,阐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乐观与豁达。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情感层次的变化,有助于学生体悟作者借助文本所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李志宏,教师,现居福建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