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要注入学生情感因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教师在谈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时,多系指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情感因素,而少有专门谈及学生的情感因素。我以为,这是对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忽视。首先,这种忽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充分解放。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忽视了今天的时代背景对学生学习过往名篇时的不同的情感体验,过于强调课文作者的情感、立场、动机以及文章主旨。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其次,这种忽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部分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异化,但缺乏深入研究与教学敏感,因而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适度引导。
  那么,应怎样帮助学生充分而正确地释放其情感因素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帮助学生学会将自己与课文放置在同一位置,恰似对坐晤谈。学生是接谈者,课文及作者是受谈者。
  由于高中语文课文多是经典名篇,加之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朱光潜语)一类的高度评价,以及传统教学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初始阅读时即抱着或虔诚、或敬而远之的态度来阅读。这种阅读必将学生与课文及作者大距离拉开,不利于学生与课文的交流、沟通,不利于体会作者凝聚于文本中的情感。这样的交流,或漠然,或被动,很难完成读者与课文及作者的对话。
  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话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是学生主体接谈课文及作者主体,打个比方,是医生接谈来访者,学生是主动的。有了这种认识,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与前人的共语,既可静坐书桌,接待访客,又可飞跃重洋,徜徉异域,趣味自然,花大如盎。自然也会使阅读着的学生成为“好知者”与“乐知者”。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表达自己对作品应“致意”。
  读者与文本对话,“对”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是很自然的事情,随手记录在边白处就是批注,就是对文本及作者的“致意”。例如,毛泽东在繁忙的政务党务之余,不仅多次诵读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等史书,还对历朝各家的史著、史论,以及稗官野史、历史小说等,都怀有浓厚阅读兴趣,并作了大量的批注。这些批注是他在读史时心有所思、思有所得、信笔写来的思想火花。如,读至徐有功给武则天的奏折时,他对徐有功以鹿自喻,预见到自己必然为守法护法而死于非命的悲剧命运,很动情地批注道:“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这是批注,也是毛泽东对司马迁的“致意”。
  高中学生读书,虽一般少读如此厚重的史家作品,但在阅读时,借助文本中作者笔锋触及内容而唤起自己的尘封往事、记忆、感受、体会等,亦是自然,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对此随时记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你眼中看到的是别人的思想,心里却要想着自己的思想”。是故,只有联系自身,才会与文本要表达的感情产生交集,也才会使学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成为一种需要,进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厘清自己及文本的情感层次。
  阅读那些文质兼美的大手笔,会发现,作者的“情”多不会直接抒发而是隐潜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的经线。同时,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抒发并注入作品的过程,并且就某一篇文章来说,他受感动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如果处处感动,到最后的阅读效果,只能是一塌糊涂,任由作者在自己的头脑里跑马,胡乱践踏。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要采取一定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哪是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哪是自己的情感,时时要学生记得自己是文本对话的主体之一,是接谈者。以前者所述“王熙凤”为例,不能以学生对她的所谓“欣赏”代替作者对她的表面赞誉与实质上的“厌恶”。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数量才会越来越多,感悟层次才会越来越高,感悟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厘清文本的情感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对所阅读文本蕴涵的情感的整体把握。以《赤壁赋》为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句,表达的是苏子与客人开怀畅饮、其乐融融的美好;继而,借客人之口,表达作者对人生之短暂的无限感慨;但苏子并未让自己的情绪消极停驻于此,而是笔锋陡转,阐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乐观与豁达。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情感层次的变化,有助于学生体悟作者借助文本所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李志宏,教师,现居福建安溪。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要求说明阅读需要靠学生自己完成,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阅读,与文本来个亲密接触,进行精彩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圈点勾画的“批注式阅读”就是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明代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了疑,才能启动创造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旧框框,丢掉常规的绳墨,超脱经验的囹圄,不盲从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在瑕疵处质疑  有的文章或事物,看起来似没有“问题”,但只要进一步追问下去,就会发现一些不足。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对主题的概括,《教学参考书》上是:“通过一个
学习榜样古远清  白云黄鹤起江城,  武汉学界大有人。  晴川历历多嘉木,  芳草萋萋有远清。  道德文章令人钦。  腾蛟起凤古远清,  彩笔摇摇写平生。  专著堆起人把高,  学问洞达比井深。  竹苑掩映大乾坤。  一苇之航古远清,  单挑独斗涛头行。  横槊赋诗反台独,  两岸三地起回声。  文坛杀出武书生!  立地顶天古远清,  文史如鼎只手撑。  平生久蓄负鼎愿,  百万巨帙照汗青。  骆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纽带。阅读教学应“披文入情”,让读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心灵历程,情感洗涤,思想升华。  一.自读自悟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积淀,强调的是“吟诗诵文”;重感悟,强调的是“熟读精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魅力的展现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识字教学也越受到语文教学的广泛关注,但当前识字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小学生的机械识字毫无规律和方法可循,长此以往,教师也只能在识字教学的路途中浮浮沉沉,这对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前小学生的识字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教师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现在的语文教师很
很高兴能和潆萱、雪莹同学讨论文学话题。作为晨溪文学社社长和《晨溪》主编,你们对文学思考的深刻和对文学现状的忧虑与理性分析令周老师欣慰。  首先想到的是我曾有过的文学梦,我的追梦历程。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文革中期,许多中外经典名著都被打成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大毒草”,不仅市面上找不到,书香之家也绝不敢收藏,上缴或抄家所获的“大毒草”往往被集中销毁,付之一炬;老舍、沈从文等著名作家多惨遭不测,所有的
裘德的脸上爬满螃蟹。他生前的身份,是镇里的律师。眼下,他的脸上爬满螃蟹。那些家伙的钳子把新郎官的眼睛挡住了,看起来挺骇人。警官示意验尸官把人抬走。众人让出一条路。有人说,头天夜里,在芝麻街的小酒馆门口看见过裘德,喝醉了,靠着窗玻璃吐得厉害。另一个声音说,不对,我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在婚礼现场,他妻子弹琴,他满脸通红地和每一位客人碰杯,仰脖子喝。  助手把竹筐捧到警官面前,螃蟹的钳子从筐缝里伸出来,嚣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将镜像与自我认知结合起来,他认为,凭借自己在水中或其他诸如镜子的反射物中得到的映像,人可以确立自我的形象,把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然后才能产生自恋或自弃等对于自我的态度。弗洛伊德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通过对婴儿自我意识确立过程的研究,指出镜像的意义在于人类的主体认证,“在镜像阶段,一种认同作用机制被设定在主体身上,而这种认同作用机制将因此而影响他的每个视知觉活动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适当渗入一定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美德情操,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把审美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沐浴在美的语文
怎样培养概括能力呢?阅读文章或段落时,要同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起来,了解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摸清篇章文段的指向性,看看作者让段落和篇章指向哪个点,这个点就是文段的段意或篇章的主题。  先举一个段落的例子: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