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成为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探究欲望也就蕴含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孩提时代,由于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对周围世界中陌生的事物产生诸多问题,想知道一个究竟。有问题不一定会成为创造力,创造力却一定来源于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如今,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教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并在回答问题时力求迎合教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他们往往被教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因而缺失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教育抑制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影响了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以问题为媒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一、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首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有利的条件。
  1 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问的空间
  学生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的原因,一是缺少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即怕自己讲错,怕伙伴笑话,怕老师不满意。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现象越发明显。二是缺少必要的心理活动空间,即还没有想好,或者说还没有想全面、想成熟。因此,要让学生敢于主动提出问题,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
  教师“走下讲台”就是一种策略。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既可以观察每个学生细微的神情,也可以拉近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以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小组讨论等,从而形成良好宽松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形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气候”和“土壤”。著名特级教师余应潮就善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甚至学生有问题可以不举手就发言。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眼睛学会观察,思路学会探索,方法学会寻找,概念学会概括,结论学会验证,难点学会突破,从而在积极活跃、宽松和谐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活跃思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2 用生动的情境教学,给学生提问的灵感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遇到新的情境。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作出解释时,就会引起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蜗牛》的“导入环节”时,我先请同学们观察蜗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各小组把蜗牛的样子画在卡纸上。在学生展示、介绍蜗牛的过程中,学习的探究气氛达到了一定高潮。有的学生对其他小组画的蜗牛提出了质疑:“他们小组只画了一对眼睛,而我们发现蜗牛还有触角。”有的学生郑重其事地问道:“为什么蜗牛要背一个硬硬的壳”、“为什么壳上有一条条线”、“我们想画蜗牛的样子,可是蜗牛不肯出来,怎么办”……一堂关于蜗牛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在一连串的问题中开始了。
  这一课的“导入环节”并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按顺序观察蜗牛,而是直接让学生从“画蜗牛”中发现了许多关于蜗牛的“科学问题”,在新奇和不解中思维的火花自然进发,大大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激情。
  可见,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正确地选择并提供多种材料,把启发思维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想方设法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用赏识的教育眼光,给学生提问的勇气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世上没有傻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提问”的观念。提出问题时,学生不必考虑老师、同学会怎么看,而是要勇敢地提出问题,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告诉其他学生,对待同学的提问应采取理解、尊重、赞赏、宽容的态度,不要嘲笑和讽刺别人。同时,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激励,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二、从提问题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科学探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有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他们又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解决方法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
  以《从蛋壳到拱桥》教学为例。我先让学生双脚踩在放置在泡沫上的鸡蛋,学生们都十分担心鸡蛋被踩碎,可是出乎学生的意料,鸡蛋完好无损。学生十分惊奇,“为什么鸡蛋没有被踩碎”的问题随之而来。接下来,我又让学生开展了“戳鸡蛋”的实验,并欣赏了精美的拱形建筑图片,发现像鸡蛋壳这样圆弧形的建筑就叫拱形建筑,是模仿鸡蛋壳的力学原理造出来的,具有坚固、美观的优点。之后,我还让学生进行了“搭纸桥”的实验,在“做”中继续研究拱形建筑的其他优点。学生做完“搭纸桥”实验,随之纷纷举手:“我发现拱形的桥承受的棋子多,平板桥承受的棋子少。”“这说明拱形的桥坚同。”……“那么怎样使平板桥也承受和拱形桥同样多的棋子呢?”我故意轻声追问,语涮也慢慢地把学生带入专注思考的情境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给平板桥再加一个桥墩。”“把桥墩加粗一点,”“把平板桥的桥面加厚一些。”……“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解决了平板桥承受力的问题。但如果你反过来想一想,发现拱形桥的第三个优点了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节省材料”。
  在以上教学中,我以质疑的口吻、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实验、观察、研讨、思考、释疑,在一次次的疑惑中不断向科学真理靠近。学生亲身体验认识事物的方法,懂得对事物的研究探索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同时使他们学会提问,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问题空间,提升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同样,创造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小学科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它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外界事物。从多姿多彩的植物到千奇百态的动物,每个内容都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能激起学生诸多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实质,从而在大自然这个美妙的课堂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如我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亮出我的金点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到自然中,亲身体验感知。我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因为,现在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大自然中的事物有时候用文字一时难以准确地描述,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积极思考、提问。
  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不懂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看到的事物可以用图画下来,并让小组模仿某些生物的特点,讨论设计仿生小发明(见表1)。
  之后,学生在短时间内交流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如“萤火虫是靠什么发出冷光的,我模仿萤火虫发明的冷光环保台灯靠什么发光”、“为什么圆弧形建筑比平顶建筑承受更大的力”等。有了疑问,我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采访生物老师等方式将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印象更深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的能力。
  又如我在指导学生研究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时,向学生开放了学校的种植实践基地,为他们展示了各种植物的茎,有草本的、木本的、直立茎、缠绕茎等,学生有观察、有记录、有讨论。我还建议学生将各种茎的样子画出来,更直观生动。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不仅弄明白了植物的茎的特点,而且提出了很多有关“茎”的问题,如“为什么有的茎长在地面上,有的茎长在地下”、“像紫藤这样的茎是什么茎”……可见,在不断提问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和扩展。当然,有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解决,而有些问题必须到课外探究解决。在以上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外继续思考,继续研究,并作到持之以恒,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坚持“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尝试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再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形态,从而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作为教师,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当好探究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责任编辑 刘颖)
其他文献
一、我省开展中学实践教育  活动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30年来,团省委充分发扬山西作为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发源地的光荣传荣,始终牢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在活动中教育,以活动促教育”的原则,与时俱进,多措并举,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实践教育活动始终贴近时代发展需要。上世纪80年代,针对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李寨中学通过开展“增四课、办五小、学一技”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劳动技术教育有机
[摘 要]“教学相长”的译文是:“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在本文中,我用实例来说明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关键词]理解 实例 感受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
尽管大家都关注到了视频的作用,但任何翻转课堂的最大好处却并不在视频上。它的课堂时间,老师必须评估和重新设计。因为我们的直接指令是在移动课堂之外的,我们的学生能够进行更高质量的、更多互动的活动。  正如我们看到的采用翻转模型的老师所做的那样,他们利用额外的时间,各种方式都取决于他们的题材、位置以及教学风格。我们要求我们的同事分享他们是如何改变他们的上课时间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外语类课程  在外语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
[摘 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为此进行了学困生转化的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采取了积极推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举措,并取得了成效。指望学困生的转化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有更进一步的深入实践,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个性化教与学;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初中学困生现状分析  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
为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础信息入库,按照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3〕10号)》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9月27日在北京举办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培训班,部署信息采集有关工作。教师工作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教师工
【摘要】本文联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9年以来广州市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从培养目标、三维目标、教师转型三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以期能为进一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改革起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新课标;培养目标;三维目标;角色转型;物理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37-0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教学和德育活动。“研”指的是教育教学科研。曾几何时,本该唇齿相依的教与研却若即若离、渐行渐远。学校的科研成果往往表现为N个已结题的X级课题,呈现的方式就是几本论文集或案例集的合订本,而这些“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殊不知教研在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学校“教”与“研”脱节乃至对立的现象并不少见,怎样让二者找回“当初的感觉”呢?笔者尝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都西安曲江池畔、大雁塔旁,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沐浴汉唐风韵,聆听晨钟暮鼓,厚重的历史文化百年来浸润着附中的成长与发展,使附中教育弦歌悠悠不辍、绵绵不绝,彰往而察来。  学校始建于1910年,发源于清宣统二年秋(公元1910年)的陕西模范两等小学堂,曾7度迁徙,11次更名,1979年正式命名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陕
这次北京师大附中以“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为中心议题的校长论坛召开得十分成功,众多校长都是基础教育界的“高手”。他们的发言充分展示了我国近年来中学教育生机勃勃的景象,值得认真学习和思考。在大家的启发下,本人对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一点思考,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创新人才培养”命题的历史演变  “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个很新的命题,仅就我国近代史而言,康有为为了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