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我国民间音乐游戏具有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有着较强的趣味性的特点。它来自于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着幼儿,有效地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民间音乐游戏对幼儿更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开展民间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音乐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寓教育与生活与游戏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根据这一精神,在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我尽量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丢手绢》,把跑和抓的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深受幼儿喜欢,活动中幼儿既欣赏音乐,又愉悦了身心。在民族民间器乐曲作品中,也有一些包含一定的游戏内容情节的短曲,容易让幼儿接受,如《十二生肖歌》《加油干》《葡萄熟了》《鴨子上桥》等。
二、从音乐作品的儿童化入手,提升幼儿整体的音乐素养
民间音乐游戏作为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积极贯彻落实一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利用民间音乐作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精神环境(进餐环境、入睡环境、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坚持一贯地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如在餐后活动中组织幼儿玩民间音乐游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将音乐游戏的内容生活化并加以创新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民间音乐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我们可以适当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抓住游戏特色,丰富游戏形式,寻找游戏新的突破口。如《丢丢铜》是一首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地区的童谣(民歌)。描写的是老式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情景,也有传说是儿童玩丢铜钱的游戏,铜钱掉在地上叮叮咚咚的声音。
由于这首歌曲的趣味性较浓,根据这首《丢丢铜》歌曲的传说,我设计了火车钻山洞、玩铜钱、丢铜钱的游戏,通过玩铜钱、传铜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练习掌握听音乐的固定拍子传铜钱,感受音乐中固定拍子的行进,通过找铜钱的游戏,增进幼儿听音辨位的能力。
在开展《丢丢铜》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并让幼儿通过探索铜钱的声音、节奏,进一步理解、表达音乐情绪、风格,并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在活动中,让孩子充分倾听、感受闽南方言歌曲的风格和情绪特点,通过“玩铜钱”,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歌曲的含义和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重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重视幼儿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四、利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和感性经验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是最重要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鼓励的环境、提供幼儿自主和主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是确保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表现能力
民间音乐游戏离不开音乐,民间音乐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游戏氛围,使孩子在音乐游戏情景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为音乐感染。教师在活动中要抓住幼儿喜爱有词游戏的特点开发游戏,同时借鉴我国民乐独有的特点,巧妙地用音乐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我们这样富有感染的音乐情景中,孩子更加投入和充满热情。如:创新的音乐游戏《加油干》,以工人在工厂加班的情景为背景,孩子们合着音乐的节奏,幼儿创编出各种劳动的动作,好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热烈、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号子的特点。
2.设计交替变化的游戏玩法,注重兴趣的再激发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游戏形式多变是幼儿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民间音乐游戏中,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在玩游戏《丢丢铜》时,我先让小朋友按我的固定节奏传铜钱,再让小朋友自己创编节奏传铜钱,小朋友玩起来始终保存着很高的兴致。整个活动中,我“玩铜钱”为主线,让幼儿通过探索铜钱的不同玩法,过渡到用铜钱给音乐伴奏,最后再听音乐玩传铜钱、找铜钱的游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个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游戏为主,每个环节都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出现,注重了孩子们兴趣的再激发,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在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日渐浓厚,在日常的活动中,活动室常常传出“丢手绢”“石头剪刀布”“丢丢铜”的歌声,看到孩子们和小伙伴游戏的情景,感受到他们游戏时的快乐,也看到平时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变得非常活跃和投入,这更让我感受到民间音乐游戏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对孩子的性格、情绪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音乐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寓教育与生活与游戏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根据这一精神,在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我尽量选择具有游戏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丢手绢》,把跑和抓的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深受幼儿喜欢,活动中幼儿既欣赏音乐,又愉悦了身心。在民族民间器乐曲作品中,也有一些包含一定的游戏内容情节的短曲,容易让幼儿接受,如《十二生肖歌》《加油干》《葡萄熟了》《鴨子上桥》等。
二、从音乐作品的儿童化入手,提升幼儿整体的音乐素养
民间音乐游戏作为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积极贯彻落实一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利用民间音乐作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精神环境(进餐环境、入睡环境、学习环境、游戏环境)坚持一贯地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如在餐后活动中组织幼儿玩民间音乐游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将音乐游戏的内容生活化并加以创新
民间音乐游戏来源于生活,民间音乐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我们可以适当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抓住游戏特色,丰富游戏形式,寻找游戏新的突破口。如《丢丢铜》是一首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地区的童谣(民歌)。描写的是老式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情景,也有传说是儿童玩丢铜钱的游戏,铜钱掉在地上叮叮咚咚的声音。
由于这首歌曲的趣味性较浓,根据这首《丢丢铜》歌曲的传说,我设计了火车钻山洞、玩铜钱、丢铜钱的游戏,通过玩铜钱、传铜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练习掌握听音乐的固定拍子传铜钱,感受音乐中固定拍子的行进,通过找铜钱的游戏,增进幼儿听音辨位的能力。
在开展《丢丢铜》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并让幼儿通过探索铜钱的声音、节奏,进一步理解、表达音乐情绪、风格,并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在活动中,让孩子充分倾听、感受闽南方言歌曲的风格和情绪特点,通过“玩铜钱”,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歌曲的含义和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重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重视幼儿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四、利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和感性经验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是最重要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鼓励的环境、提供幼儿自主和主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是确保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表现能力
民间音乐游戏离不开音乐,民间音乐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游戏氛围,使孩子在音乐游戏情景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为音乐感染。教师在活动中要抓住幼儿喜爱有词游戏的特点开发游戏,同时借鉴我国民乐独有的特点,巧妙地用音乐指导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我们这样富有感染的音乐情景中,孩子更加投入和充满热情。如:创新的音乐游戏《加油干》,以工人在工厂加班的情景为背景,孩子们合着音乐的节奏,幼儿创编出各种劳动的动作,好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热烈、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号子的特点。
2.设计交替变化的游戏玩法,注重兴趣的再激发
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游戏形式多变是幼儿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民间音乐游戏中,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在玩游戏《丢丢铜》时,我先让小朋友按我的固定节奏传铜钱,再让小朋友自己创编节奏传铜钱,小朋友玩起来始终保存着很高的兴致。整个活动中,我“玩铜钱”为主线,让幼儿通过探索铜钱的不同玩法,过渡到用铜钱给音乐伴奏,最后再听音乐玩传铜钱、找铜钱的游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个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游戏为主,每个环节都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出现,注重了孩子们兴趣的再激发,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在开展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对民间音乐游戏的兴趣日渐浓厚,在日常的活动中,活动室常常传出“丢手绢”“石头剪刀布”“丢丢铜”的歌声,看到孩子们和小伙伴游戏的情景,感受到他们游戏时的快乐,也看到平时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变得非常活跃和投入,这更让我感受到民间音乐游戏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对孩子的性格、情绪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