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的主动形成,而不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问题导学法,就是指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问题,从化实现知识的主动获得。本文阐述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列举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一、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合理地使用问题导学法,能够真正体现人本主义,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索精神,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学习积极性。运用问题导学法,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加均等,不再局限于少数人。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可以更多的得到评价。如此一来,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营造了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提高学习效率。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学生便于理解教师的意图,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更豐富的教学层次感,从而能够做出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回答,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三,培养质疑和探索精神。运用问题导学法,使课堂氛围变得平等之后,学生从害怕回答问题过渡到了泰然回答问题、乐于回答问题。当自己的答案与教师不同时,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答案,从而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质量不高
对于有些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不知道与哪个知识点相对应、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从而丧失思考兴趣。有些问题难度过高,或缺乏层次性,使得班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作答。有的问题缺乏设计,而是课堂上的即兴提问,随意性较大,准确性、针对性上不足。有的问题过于封闭,仅仅只能起到最低层次的互动作用,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外,缺乏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的追问,学生无法得到深层思考。
(二)思考时间缺乏
思考时间,也叫等待时间,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问题前之间的等待时间,称为等待时间Ⅰ;第二类,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做出回应前之间的等待时间,称为等待时间Ⅱ。等待时间Ⅰ不足,学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深入思考,自然无法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答案,等待时间Ⅱ不足,回答问题的学生来不及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回顾反思,其他学生也难以对他的回答进行充分理解,导致学生的思维负担过重,跟不上节奏。
(三)评价反馈不足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对于正确的答案,教师一般会予鼓励与表扬,但对于不正确、不完整答案,往往反馈薄弱,没有耐心对其进行引导,而是会叫另外一名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补充完成。如此一来,虽然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回答问题的学生没有获得感,这一次的答题对他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最终还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正确答案,在自信心上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挫败。
三、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
数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较为紧密,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现象,进行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具体的问题,要进行层次化设计,深入研究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按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顺序进行环环相扣的提问,兼顾各个能力层级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获得感,避免让回答问题的学生集中在少数的一群人中。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自我探索、自我总结之中得出答案,自己发现的知识,肯定比被动接受的知识,更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进行中位数与众数的教学时,可以举下面这个例子:某服装店的某一款上衣有S、M、L、XL、XXL五种尺码,在一周的时间内,分别卖出了6件、15件、25件、15件、3件。首先,让学生求出销售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板,当你分析服装的销售情况时,更关心哪一个数据?会忽略哪个数据?在进货时优先考虑哪个数据?
(二)把握提问技巧与思考时间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语言要精练、指向要明确,确保学生能够立刻领悟教师的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尽量避免那种答案非此即彼的封闭式问题,尽量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提问时机上,尽量选取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抓住学生的思维盲区,让学生能够立刻找到回答的思路,却又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回答。另外,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包括等待时间Ⅰ和等待时间Ⅱ,确保学生进行了充足的思考。
(三)做好评价与反馈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性格、认知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情绪与个性,对他们带答题时所犯的错误,或者提出的幼稚问题,予以宽容,尽量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无论正确的回答、还是错误的回答,都应该予以肯定,并举一反三,让全班的学生借鉴。对于评价的具体内容,要讲究针对性,越具体越好,不应该限于“很好”、“不对”这些简单的词汇。此外,评价也要讲究适当留白,留给学生反思的余地,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质量,精准地把握提问时机,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
[2]王兰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32):29-30.
[3]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4]刘炜.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6(27):93.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一、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合理地使用问题导学法,能够真正体现人本主义,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索精神,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学习积极性。运用问题导学法,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加均等,不再局限于少数人。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可以更多的得到评价。如此一来,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营造了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提高学习效率。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学生便于理解教师的意图,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更豐富的教学层次感,从而能够做出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回答,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三,培养质疑和探索精神。运用问题导学法,使课堂氛围变得平等之后,学生从害怕回答问题过渡到了泰然回答问题、乐于回答问题。当自己的答案与教师不同时,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答案,从而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质量不高
对于有些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不知道与哪个知识点相对应、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从而丧失思考兴趣。有些问题难度过高,或缺乏层次性,使得班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作答。有的问题缺乏设计,而是课堂上的即兴提问,随意性较大,准确性、针对性上不足。有的问题过于封闭,仅仅只能起到最低层次的互动作用,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外,缺乏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的追问,学生无法得到深层思考。
(二)思考时间缺乏
思考时间,也叫等待时间,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问题前之间的等待时间,称为等待时间Ⅰ;第二类,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做出回应前之间的等待时间,称为等待时间Ⅱ。等待时间Ⅰ不足,学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深入思考,自然无法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答案,等待时间Ⅱ不足,回答问题的学生来不及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回顾反思,其他学生也难以对他的回答进行充分理解,导致学生的思维负担过重,跟不上节奏。
(三)评价反馈不足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对于正确的答案,教师一般会予鼓励与表扬,但对于不正确、不完整答案,往往反馈薄弱,没有耐心对其进行引导,而是会叫另外一名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补充完成。如此一来,虽然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回答问题的学生没有获得感,这一次的答题对他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最终还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正确答案,在自信心上还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挫败。
三、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精心设计问题
数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较为紧密,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现象,进行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具体的问题,要进行层次化设计,深入研究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按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顺序进行环环相扣的提问,兼顾各个能力层级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获得感,避免让回答问题的学生集中在少数的一群人中。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自我探索、自我总结之中得出答案,自己发现的知识,肯定比被动接受的知识,更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进行中位数与众数的教学时,可以举下面这个例子:某服装店的某一款上衣有S、M、L、XL、XXL五种尺码,在一周的时间内,分别卖出了6件、15件、25件、15件、3件。首先,让学生求出销售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板,当你分析服装的销售情况时,更关心哪一个数据?会忽略哪个数据?在进货时优先考虑哪个数据?
(二)把握提问技巧与思考时间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语言要精练、指向要明确,确保学生能够立刻领悟教师的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尽量避免那种答案非此即彼的封闭式问题,尽量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提问时机上,尽量选取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抓住学生的思维盲区,让学生能够立刻找到回答的思路,却又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回答。另外,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包括等待时间Ⅰ和等待时间Ⅱ,确保学生进行了充足的思考。
(三)做好评价与反馈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性格、认知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情绪与个性,对他们带答题时所犯的错误,或者提出的幼稚问题,予以宽容,尽量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无论正确的回答、还是错误的回答,都应该予以肯定,并举一反三,让全班的学生借鉴。对于评价的具体内容,要讲究针对性,越具体越好,不应该限于“很好”、“不对”这些简单的词汇。此外,评价也要讲究适当留白,留给学生反思的余地,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质量,精准地把握提问时机,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
[2]王兰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32):29-30.
[3]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4]刘炜.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6(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