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居然痴迷上了摄影,于是,对色彩的敏感竟远超乎少女们喜欢的花花绿绿。春季的山花烂漫,秋日的层林尽染,无不吸引着摄影人寻花猎奇,追光逐影。色彩是自然界植物因时节变化而变幻的载体,她是季节的衣裳,如少女靓丽时装的变换,不断给人或清新素雅,或热烈奔放的视角感受。我尤其钟情秋天那满山的红叶,因那一枚枚黏着心肺的红叶,那一弯弯柔软的满地落红,总勾起我对年少时光色彩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大山里的人注定与大山为伴,忙农活要进山,砍烧柴要进山,打猪草要进山,还有大山里藏着的药材、野果等山货也都呼唤着人们进山。大山像魔术师神奇地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季节珍品,大山也像一个藏满珍奇物品的硕大仓库,让山民们取不尽,淘不完。大山,就是这样与山里的人朝朝暮暮默契相存,有时如父母,有时似朋友,山里人感觉大山最亲近、最贴心。进入山里就有忙不完的活,有了活自然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有快乐;有了快乐,所有的寂寥愁苦、落寞惆怅都会随一身汗水的流泻而消除。
记得那时的我正值少年,农村生活极度贫穷,父辈们一天到晚忙着在生产队“抢工分”,挣全家口粮。不知是山里娃目睹了大人太多的劳累,还是山里娃天性里存有孝心,骨子里埋着勤劳。每当周末或假期,我们一帮少年就会自己给自己安排活计,如放牛、放鸭、砍柴之类,尽量为父辈分担些劳动负担。在我的少年时期绝无纯粹玩的概念,诸如放牛、看鸭这些轻松活,就等于是我们玩的时间。稚嫩的心在纯净的自然环境中,被涤荡得如山间溪水般清澈明亮,单纯的思想亦如被小河流水冲刷过的鹅卵石般洁净无比。每天与山作伴,总会产生被压抑的感觉,有时我们也会茫然地仰望天与山顶的交汇处,想象山之外的大千世界,也会憧憬电影里看到的城市生活,偶尔会莫名地泛起一丝惆怅,几许落寞。
依稀记得,这种念想最强烈之时正是深秋满山叶红日,南飞迁徙的白鹭早已消失在天边的尽头,朵朵白云如一个个被时光老人拖动的行囊蹒跚移动,河滩上毛绒绒的草花被瑟瑟秋风劫持,卷离这个绚烂的季节。触景生情,心里便衍生许多伤感。总在这个时段,我们一群少年便会到满是红叶的山岭上去,一边砍柴备冬,一边放飞畅想,打发秋日里蜗居心底的寂寥。
山岭上,到处生长着我们当地称为“红叶柴”的丛生灌木。之所以称为“红叶柴”,是因它一到深秋叶子全变为紫红色,晴天从远处看,漫山遍野的紫红色极像西北农村大嫂头上的红围巾,在蓝天下格外醒目。“红叶柴”木质坚硬,干后燃烧火力旺,不像松、杉之类的软质树种,因此,在选择烧柴时我们早已把它作为首选。其实我们选择“红叶柴”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枝桠少,且是丛生,无需满山走动,一担柴只需就近砍上几丛便有了,这给我们缩短了许多时间。在砍柴的时间里,伙伴们尽情说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鲜事,新鲜事说完便会相互调侃,或给伙伴中的某人捏造叫人捧腹大笑的段子,令当事人脸涨得通红却无力反击,无需一个时辰,一担柴便可在大伙的说笑中完工。剩下的时间,大伙便躺在红叶铺就的山地上,看着蓝天白云,争论着那似是而非的几团云彩,“这像一匹奔驰的骏马”“不对,这是活灵活现的大象”“什么大象,这分明就是一条天宫飞来的巨龙”,随着云团形状的改变,争辩声此起彼伏,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天上的云一一从蓝天下飘过,仔细观察,像什么的都有,只是变幻太快,如抖动的手握着的万花筒,瞬间就会让图案产生变化,叫你无法猜出下一轮花的形状。明知这些争论无果,大伙却依然争着、乐着,笑声扯落树上挂着的几片红叶,翻飞着轻轻地贴到脸上、身上,像乖巧的婴儿。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独自走进自己的思维空间,尽量让心绪与秋共色,云天苍茫,山风带着秋意漫过心的莽原,几片红叶晃入眼帘,顿感有一种激情在体内燃烧。我随手拣起身边叶片细细端详,叶色如血般浓烈,在风的碰撞下,小小的红叶在我指间抖动,如燃烧的火炬,映红我孤寂的深秋,温暖我冷若秋水的心房。叶亦有生命,凡有生命的东西总有其生命期限,或长或短,且以不同方式走完它的生命旅途。红叶依然,从早春醒来的那一丁点嫩芽欣然接受了春雨的洗礼,披一身骄阳走过夏日的灼热,从不惧怕风霜的肆虐,心甘情愿被冷霜将周身冻得通红,像打满胭脂的俏姑娘,挂在枝上与秋风共舞,炫出生命中最美的辉煌,直到秋尽寒来,它再也无力支撑自己,坠落尘土腐化为泥。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这是为梅而作,但红叶的志节高尚,操守如故与梅相比绝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不及。那满山的红叶,层层叠叠,随山体延绵,只需看一眼,仿佛身上就注入了新的能量,血管膨胀,令人亢奋无比。难怪自古以来红叶一直都被风雅人士所赞赏,“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晓晴寒为起,霜叶满阶红”,更有鲁迅的“扶桑正值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青丝砺得风雨色,最是难得一抹红。”所有诗句均围绕红叶而作,无论诗人借景抒怀,还是借物抒情,红叶的灵魂总依附于诗句中。
那时红叶对我而言近乎一副兴奋剂,它给我带来一季的红色梦境,梦里我放飞心愿,像云燕飞翔于空旷的苍穹,飞过崇山峻岭,飞出重重大山。懵懂少年时的烦恼、惆怅会在高高的山岭上,在满山的红叶簇拥下随风飘散。在我的心目中,秋的色彩因有了红叶而比任何一季更显凝重、绚丽。现在忆起,真实地觉得那满山的红曾让少年的我感到温暖踏实,让我在懵懂岁月里有了幻想与期盼。
我庆幸我枕着红叶曾编织过红色的梦,我也庆幸站在满地红叶的山岭上曾放飞过梦想,这一切终变为现实。如果秋季意味着成熟与收获,那么当年头枕红叶产生的念想就是我的成熟,逐年堆积的愿望即是我的收获,年少时度过的每个秋季,便是我人生思想成熟的一次次叠加,每一个红色的梦都是我走出大山深处的级级阶梯。
“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一晃眼,又是几度深秋时节,不知少年时常爬滚的那一座座山峦上,“红叶柴”的紫红是否依然?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大山里的人注定与大山为伴,忙农活要进山,砍烧柴要进山,打猪草要进山,还有大山里藏着的药材、野果等山货也都呼唤着人们进山。大山像魔术师神奇地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季节珍品,大山也像一个藏满珍奇物品的硕大仓库,让山民们取不尽,淘不完。大山,就是这样与山里的人朝朝暮暮默契相存,有时如父母,有时似朋友,山里人感觉大山最亲近、最贴心。进入山里就有忙不完的活,有了活自然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有快乐;有了快乐,所有的寂寥愁苦、落寞惆怅都会随一身汗水的流泻而消除。
记得那时的我正值少年,农村生活极度贫穷,父辈们一天到晚忙着在生产队“抢工分”,挣全家口粮。不知是山里娃目睹了大人太多的劳累,还是山里娃天性里存有孝心,骨子里埋着勤劳。每当周末或假期,我们一帮少年就会自己给自己安排活计,如放牛、放鸭、砍柴之类,尽量为父辈分担些劳动负担。在我的少年时期绝无纯粹玩的概念,诸如放牛、看鸭这些轻松活,就等于是我们玩的时间。稚嫩的心在纯净的自然环境中,被涤荡得如山间溪水般清澈明亮,单纯的思想亦如被小河流水冲刷过的鹅卵石般洁净无比。每天与山作伴,总会产生被压抑的感觉,有时我们也会茫然地仰望天与山顶的交汇处,想象山之外的大千世界,也会憧憬电影里看到的城市生活,偶尔会莫名地泛起一丝惆怅,几许落寞。
依稀记得,这种念想最强烈之时正是深秋满山叶红日,南飞迁徙的白鹭早已消失在天边的尽头,朵朵白云如一个个被时光老人拖动的行囊蹒跚移动,河滩上毛绒绒的草花被瑟瑟秋风劫持,卷离这个绚烂的季节。触景生情,心里便衍生许多伤感。总在这个时段,我们一群少年便会到满是红叶的山岭上去,一边砍柴备冬,一边放飞畅想,打发秋日里蜗居心底的寂寥。
山岭上,到处生长着我们当地称为“红叶柴”的丛生灌木。之所以称为“红叶柴”,是因它一到深秋叶子全变为紫红色,晴天从远处看,漫山遍野的紫红色极像西北农村大嫂头上的红围巾,在蓝天下格外醒目。“红叶柴”木质坚硬,干后燃烧火力旺,不像松、杉之类的软质树种,因此,在选择烧柴时我们早已把它作为首选。其实我们选择“红叶柴”还有一个原因是其枝桠少,且是丛生,无需满山走动,一担柴只需就近砍上几丛便有了,这给我们缩短了许多时间。在砍柴的时间里,伙伴们尽情说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鲜事,新鲜事说完便会相互调侃,或给伙伴中的某人捏造叫人捧腹大笑的段子,令当事人脸涨得通红却无力反击,无需一个时辰,一担柴便可在大伙的说笑中完工。剩下的时间,大伙便躺在红叶铺就的山地上,看着蓝天白云,争论着那似是而非的几团云彩,“这像一匹奔驰的骏马”“不对,这是活灵活现的大象”“什么大象,这分明就是一条天宫飞来的巨龙”,随着云团形状的改变,争辩声此起彼伏,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结论正确。天上的云一一从蓝天下飘过,仔细观察,像什么的都有,只是变幻太快,如抖动的手握着的万花筒,瞬间就会让图案产生变化,叫你无法猜出下一轮花的形状。明知这些争论无果,大伙却依然争着、乐着,笑声扯落树上挂着的几片红叶,翻飞着轻轻地贴到脸上、身上,像乖巧的婴儿。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独自走进自己的思维空间,尽量让心绪与秋共色,云天苍茫,山风带着秋意漫过心的莽原,几片红叶晃入眼帘,顿感有一种激情在体内燃烧。我随手拣起身边叶片细细端详,叶色如血般浓烈,在风的碰撞下,小小的红叶在我指间抖动,如燃烧的火炬,映红我孤寂的深秋,温暖我冷若秋水的心房。叶亦有生命,凡有生命的东西总有其生命期限,或长或短,且以不同方式走完它的生命旅途。红叶依然,从早春醒来的那一丁点嫩芽欣然接受了春雨的洗礼,披一身骄阳走过夏日的灼热,从不惧怕风霜的肆虐,心甘情愿被冷霜将周身冻得通红,像打满胭脂的俏姑娘,挂在枝上与秋风共舞,炫出生命中最美的辉煌,直到秋尽寒来,它再也无力支撑自己,坠落尘土腐化为泥。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这是为梅而作,但红叶的志节高尚,操守如故与梅相比绝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不及。那满山的红叶,层层叠叠,随山体延绵,只需看一眼,仿佛身上就注入了新的能量,血管膨胀,令人亢奋无比。难怪自古以来红叶一直都被风雅人士所赞赏,“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晓晴寒为起,霜叶满阶红”,更有鲁迅的“扶桑正值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青丝砺得风雨色,最是难得一抹红。”所有诗句均围绕红叶而作,无论诗人借景抒怀,还是借物抒情,红叶的灵魂总依附于诗句中。
那时红叶对我而言近乎一副兴奋剂,它给我带来一季的红色梦境,梦里我放飞心愿,像云燕飞翔于空旷的苍穹,飞过崇山峻岭,飞出重重大山。懵懂少年时的烦恼、惆怅会在高高的山岭上,在满山的红叶簇拥下随风飘散。在我的心目中,秋的色彩因有了红叶而比任何一季更显凝重、绚丽。现在忆起,真实地觉得那满山的红曾让少年的我感到温暖踏实,让我在懵懂岁月里有了幻想与期盼。
我庆幸我枕着红叶曾编织过红色的梦,我也庆幸站在满地红叶的山岭上曾放飞过梦想,这一切终变为现实。如果秋季意味着成熟与收获,那么当年头枕红叶产生的念想就是我的成熟,逐年堆积的愿望即是我的收获,年少时度过的每个秋季,便是我人生思想成熟的一次次叠加,每一个红色的梦都是我走出大山深处的级级阶梯。
“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一晃眼,又是几度深秋时节,不知少年时常爬滚的那一座座山峦上,“红叶柴”的紫红是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