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我之境”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堂;有我;无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64-01
  【作者简介】李勇斌,江苏省镇江市宜城中学(江苏镇江,2120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元曲中有两首以“秋”为主题的小令,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这两首曲子都是以“秋”为主题并都由两幅画面构成,但都有各自的特点。《天净沙·秋》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接着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诗意。而《天净沙·秋思》则由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和乡愁绵绵的天涯游子剪影两幅画面构成,寥寥数笔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了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天净沙·秋思》入选中学课本,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天净沙·秋》则一般不为人所知。相同题材与主题的作品,为什么《天净沙·秋思》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天净沙·秋》,而马致远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秋思之祖”呢?
  笔者以为,这与作品本身特点相关。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按照王国维的划分标准,白朴《天净沙·秋》应是“无我之境”的作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体现了“有我之境”。美学家宗白华对《天净沙·秋思》给予充分肯定:“前四句全是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怅触无边的诗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艺术特色上各有千秋,不能厚此薄彼。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笔者更加推崇欣赏“有我之境”的课堂教学设计。
  反思当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回归生活,注重创设情境,注重运用案例,但是普遍缺少教师自身生活经验和生活故事的介入,缺少教师个体生命体温的观照,多属“知识旁观者”的“无我”课堂。课堂教学“有我之境”是指,教师将自己个人日记、生活照片、人生经历、私人情感等元素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对客观知识进行“人格化”处理,使之烙上教师主观色彩,彰显教师生命印记,从而使课堂从“无我”进入“有我”,实现“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教学境界。
  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设计了一个“真情告白”的教学环节:“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母亲,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得已讨米要饭,长大后她找了个农村跛脚的男人做了丈夫。不幸的是那个男人40多岁的时候就病死了,撇下了一个12岁的儿子。但天并未塌下来,她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家。为了让她的儿子能够读书交得起学费,她每天走一个半小时的路,来到离家十几里远的县城,背着个小木箱走街串巷地卖冰棒,提着个竹篮子四处吆喝着卖馒头,风里来,雨里去。从没读过书的她不会算账,就央求儿子一遍又一遍地教她,终于她第一次学会了算账。为了赶在开学前攒齐学费,她经常要翻越一个山头,把馒头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天很晚了,又累又饿的母亲昏倒在路旁,直到天亮才被人发现,是一位好心人把她送了回来。见到彻夜未归的妈妈,儿子扑上去紧紧地抱着她,止不住的热泪夺眶而出。从那一刻起他就发誓这一辈子要孝敬他的母亲……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母亲!而那个儿子就是我!(按键呈现母亲的画面)画面上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清,在这里,我只想对母亲说一句话:‘妈妈,如果有下辈子的话,我仍然选择做您的儿子!’”(面对母亲的照片,深情地一鞠躬)。这一环节让全场听者为之动容,该课获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即使同样的内容,也不会产生这样催人泪下的效果,不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像《教学勇气》一书所指出,真正好的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这就是课堂教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
  新课程提出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有我之境”的课堂教学设计,将教师经历作为特殊的课程资源引用到课堂中来,使课堂充满感情色彩,有利于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的落实,从而实现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的教育性”。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我之境”,教师必须走出校园“象牙塔”,广泛参与诸如投资理财、政治参与、文化采风、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从单纯的“教书匠”变成接地气的“社会人”。通过参与社会、记录人生、反思自我,将学科知识与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这是课堂教学实现“有我之境”的基本途径。
其他文献
【关键词】友善;自律;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32-02  【作者简介】陈海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南京,211100)教师,一级教师。  一、班会背景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他们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张扬,他们常常因为缺乏自律,彼此间发生矛盾,影响班集体和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自律,让生生、师
主持人语  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言语是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言语与沟通”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然而,在不少班主任“学生难沟通、班级难管理”的抱怨声中,不可否认的是,不恰当的言语内容与方式是造成沟通问题的直接或主要诱因。  我们时常感叹有些班主任轻言细语的一句话就能巧妙地化解学生的问题,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值得班主任们去探索?这就是本专题展开研究的动因。  
【摘 要】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依旧在于夯实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换种角度,换种思维,换种方式教学,宏观上构建框架,微观上吃透细节,思维上激发学生活力,让学生学得更带劲,教师教得更高效。  【关键词】二轮复习;构建框架;吃透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49-02  【作者简介】1.张丽莉,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整合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29-02  【作者简介】李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教师,一级教师。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线索,更多地体现出整合与实践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课文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班主任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开办网上家校,凝聚教育合力,服务学生成长;对学生进行智慧评价,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互联网;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9-0007-03  【作者简介】程
【关键词】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48-03  【作者简介】徐青,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市区普通公办初中学校,其生源来自周边社区,多数学生来自周边社区的新市民家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家长学历背景也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99-05  【作者简介】1.赵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周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  一、新旧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谈到“新课标、新教材、
【关键词】浩然博雅;少教多学;一体两翼;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3-0062-03  【作者简介】杨国斌,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200)校长,高级教师。一、理念的提出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前身为江苏省江都中学初中部,始建于1945年;2003年学校异地新建于江都区南部新区龙溪路。随
【摘 要】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阅读文本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阐述了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即创设情境,预测故事内容,提高思维的
·主持人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6年9月,《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18个要点中与思维直接相关的有5个;2017年9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首先列出的就是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认知能力;新公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亦是如此,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出现“思维”共48次,其中3次直接点出“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