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主演”。“主演”如何发挥,是否能发挥到极致,就要看“导演”如何引导。在课堂上,如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要看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提问
中国分类号:G633.51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把传授性和实用性相接地历史教学方法。“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如何引路,那就要从课堂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作为教师应恰当设置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问要有整体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所提的问题或问题链能够体现整节教学内容。
设计问题要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探究,也就是问“是什么”,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了解层次”等基础层次;第二层次是深度探究,也就是问“为什么、怎么评价”等,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理解层次”等较高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多元探究,可联系一些相关的问题、综合相关的信息进行设计,这种问题多用于实现“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综合层次。
例如,在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时,新中国刚成立的外交主要是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问题:什么是“一边倒”?建国初期在外交路线上有没有“中间路线”可走?为什么?
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这是由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更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的。按此原则设计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节课中的提问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问。提问应避免缺乏明确的目的的和中心的随便提问,特别是提一些无关痛痒的直接问题,以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问题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问题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授《雅典民主政治》的时候,我连续设计了几个问题:君主制为什么被贵族制取代?贵族制为什么能取代君主制?贵族制为什么又被民主制取代?民主制為什么能取代君主制?这几个问题看似相同,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提问要根据材料及背景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堂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历史课程标准由记忆教科书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解释和历史价值的追问以及历史问题的解决,重视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着重培养基于历史教科书文本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相关思维、方法、能力,进而达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
历史情景是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投影、录像、图片、多媒体、学生等资源,创造出趣味生动的教学场面,或强烈“触景生情”的情景效应,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课堂实践活动。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他既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例如: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时,教材给了一段材料,针对材料提问,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弊端?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很清晰的分析出来。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创新思维指导下,挖掘、整合所教内容的课程资源,设置新情境和相应的问题,使得问题出自材料而不局限与教科书文本,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分辩信息、理性分析、应用知识以及寻找问题答案,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提问要巧设角度。摒弃“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评价”之类肢解历史的“八股”式提问,着眼于用新史观重新整合知识,打开历史思维空间,活化和拓宽多元化观察历史角度。
例如:讲解岳麓版必修二《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从全球史观看有什么意义?从经济史观看有什么影响?从社会史观看有什么深渊影响?
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实践表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实际状况,从学生成长和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思路出发,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着重养成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念,是历史新课程“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正确导向。因此,在实施历史课堂“文题教学”中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1)设问应着眼于历史学科重要内容,因为重要内容具有一定性的代表性。(2)要明确历史学科领域的能力指向和学习目标,以保证问题提出以解决的效度。(3)摘录、引用的材料不仅要新颖而且要实用,表述简介、字数合适、信息完整。(4)引用材料以及基于材料创设的问题情境,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5)引用的材料、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避免出现过于成人化、学术化的倾向。(6)要重视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养成“以史为据”的证据意识,体会“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的运用。(7)尽量使用与历史教科书学科语言有所不同的表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起思考。
总之,在历史课堂提问一定要找准角度,问题指向明确,在研究过程中建立问题,引导学生用多样的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关键是在这一基础上为学生作出示范,指导学生独立自主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展开讨论与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提问
中国分类号:G633.51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把传授性和实用性相接地历史教学方法。“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如何引路,那就要从课堂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作为教师应恰当设置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问要有整体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所提的问题或问题链能够体现整节教学内容。
设计问题要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探究,也就是问“是什么”,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了解层次”等基础层次;第二层次是深度探究,也就是问“为什么、怎么评价”等,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理解层次”等较高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多元探究,可联系一些相关的问题、综合相关的信息进行设计,这种问题多用于实现“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对应的是教学目标的综合层次。
例如,在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时,新中国刚成立的外交主要是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问题:什么是“一边倒”?建国初期在外交路线上有没有“中间路线”可走?为什么?
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这是由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更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的。按此原则设计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节课中的提问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问。提问应避免缺乏明确的目的的和中心的随便提问,特别是提一些无关痛痒的直接问题,以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问题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问题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授《雅典民主政治》的时候,我连续设计了几个问题:君主制为什么被贵族制取代?贵族制为什么能取代君主制?贵族制为什么又被民主制取代?民主制為什么能取代君主制?这几个问题看似相同,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提问要根据材料及背景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堂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历史课程标准由记忆教科书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解释和历史价值的追问以及历史问题的解决,重视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着重培养基于历史教科书文本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相关思维、方法、能力,进而达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
历史情景是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投影、录像、图片、多媒体、学生等资源,创造出趣味生动的教学场面,或强烈“触景生情”的情景效应,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课堂实践活动。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他既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例如: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时,教材给了一段材料,针对材料提问,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弊端?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很清晰的分析出来。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创新思维指导下,挖掘、整合所教内容的课程资源,设置新情境和相应的问题,使得问题出自材料而不局限与教科书文本,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分辩信息、理性分析、应用知识以及寻找问题答案,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提问要巧设角度。摒弃“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评价”之类肢解历史的“八股”式提问,着眼于用新史观重新整合知识,打开历史思维空间,活化和拓宽多元化观察历史角度。
例如:讲解岳麓版必修二《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从全球史观看有什么意义?从经济史观看有什么影响?从社会史观看有什么深渊影响?
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实践表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实际状况,从学生成长和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思路出发,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着重养成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念,是历史新课程“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正确导向。因此,在实施历史课堂“文题教学”中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1)设问应着眼于历史学科重要内容,因为重要内容具有一定性的代表性。(2)要明确历史学科领域的能力指向和学习目标,以保证问题提出以解决的效度。(3)摘录、引用的材料不仅要新颖而且要实用,表述简介、字数合适、信息完整。(4)引用材料以及基于材料创设的问题情境,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5)引用的材料、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避免出现过于成人化、学术化的倾向。(6)要重视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养成“以史为据”的证据意识,体会“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的运用。(7)尽量使用与历史教科书学科语言有所不同的表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起思考。
总之,在历史课堂提问一定要找准角度,问题指向明确,在研究过程中建立问题,引导学生用多样的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关键是在这一基础上为学生作出示范,指导学生独立自主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展开讨论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