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教授 陈静瑜
专家简介
陈静瑜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肺移植诊疗中心主任。加拿大多伦多总院胸外科、肺移植中心访问学者,国家卫生部肺移植数据管理单位负责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心肺移植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医疗专长:擅长肺移植术、胸腔镜手术、肺癌扩大根治、肺癌的综合治疗及ECMO(体外膜肺氧合)应用。所在移植中心每年完成肺移植80~100例,现完成肺移植总数超400例,2014年肺移植年手术量104例,成为世界五大肺移植中心。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呼吸的声音真好听”
2015年2月26日上午11点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时刻。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我将听诊器戴在肺移植术后重获新生的57岁患者老王的耳畔。老王一边呼吸,一边细细听着自己胸腔内传出的声音:“呼吸的声音真好听,比我的强多了!”让老王称赞的胸腔中的双肺,并不是他自己的,它原本属于一位法国小伙。今年春节期间,法国在华留学的年轻小伙小奥意外脑外伤后不幸脑死亡,他的法国父母在中国捐出了小奥的器官,挽救了包括老王在内的4位中国人。
肺移植术后,老王通过听诊器听自己的呼吸音
双肺移植术后胸片
老王康复出院,送来感谢信
呼吸的声音太难得
据统计,我国有逾万名像老王这样患终末期肺病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急需进行肺移植,他们生活痛苦、不能活动,终日离不开氧气的支持,可仍然满怀希望,希望等到合适的肺源进行肺移植,那样就能自由呼吸、重获新生。
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这么简单。2015年7月28日06:45,我在无奈、气愤之下发布一篇微博:“得知北京有脑死亡患者捐献爱心肺源可分配到无锡,我们的移植团队昨天下午到北京,特意和国航(中国国际航空)申请报备转运器官并留下联系电话,计划今天取完供肺后搭乘07:35起飞的航班从北京飞往无锡,国航表示将全力配合。可是,我们于6点赶到机场,却被告之航班已取消!本来国航提前电话告之,我们就能立刻改变路线,不耽误救治患者。如今真是欲哭无泪,珍贵的肺源可能被白白浪费,无法转运到无锡!国航这样的服务质量,不觉得惭愧吗?”
移植团队滞留机场,珍贵肺源无法转运
微博一经发出,引起各方关注,大家十分关心最终结果如何,这副肺是否就这么浪费了,患者就这样错失宝贵的移植机会吗?经过团队争分夺秒的合作,我们为大家带去了好消息:“移植团队一路狂奔,从上海转高铁返回医院,尽管9小时后才到达,可是我们不想放弃这副年轻供肺,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最终还是为患者进行了双肺移植,术后用人工心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过渡,目前患者恢复尚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为这位等待肺移植的患者心急担忧的大家总算落下心中大石,可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不再因航班延误而误掉“救命肺”,成为更为重要的当务之急。也许你不明白:一副肺究竟有多珍贵,一次肺移植为什么如此步步惊心?
寻找一副不被感染的肺——难
经过漫长的实验与临床摸索,肺移植已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使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肺病患者获得了新生。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肺移植适应症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间质性肺疾病(24%)、囊性纤维化(16%)、α1-抗胰蛋白酶缺乏(6%)等。
可是,许多供肺都存在感染,这一张张霉菌、病毒、细菌的高倍显微镜图片在普通人的眼中似乎色彩斑斓;而对于医生而言,却是一个个揪心的诊治。
脑死亡的捐献者应用呼吸机后,肺部被感染的概率非常大。一旦肺脏被严重感染,就不能再作为供体用于肺移植。因此,每一个可供移植的肺脏都极其宝贵。
肺移植技术——要求高
目前制约心肺移植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受者死亡率高,术后早期移植肺无功能,慢性排斥反应导致受者长期存活率低等,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肺移植研究的重点。肺不同于肝、肾等实体器官,它是一个空腔脏器,安全的冷缺血保存时限只有4~6小时,而且易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早期移植肺水肿和肺功能丧失。因此,移植过程中对供肺的获取、保存、植入、再灌注的要求较高。
供肺
大量肺源被浪费——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肺源被感染、技术等原因之外,导致肺移植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患者对肺移植的认识不够。
在美国,因为供者缺乏,法律规定要将有限的肺源给相对年轻的患者,所以能得到供肺进行肺移植的患者控制在65岁以下,当患者的预计存活期为2年时就开始排队等待肺源,以进行肺移植。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28%列入肺移植等候名单的患者因没有等到肺源而死亡。
我国的情况又如何?目前我国每年肝移植总数为2000例,肾移植4000例左右,而肺移植平均每年150例,仅利用了1%的供肺资源,大量肺源白白浪费!
不到万不得已才寻求肺移植——太可惜
为什么还有患者因等不到肺源而死亡呢?关键是我国患者几乎要到了濒死状态才来寻求肺移植,不要说等2年,有时即使等1~2周都支撑不住。
而目前对于终末期肺病患者,除了呼吸机支持外,没有其他有效办法;人工心肺机(ECMO)用于等待肺移植的患者支持,但最多也只能维持数周,而且时间越长,移植成功率就会降低。反观尿毒症患者,即使不进行移植,也能依靠血液透析长期生存。
可以这么说,我国目前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年龄偏大、基础条件差、高危因素多,很多患者直到呼吸机依赖才要求实施肺移植,目的是为了救命;而国外的患者接受肺移植是为了改善生存质量。我们也许不缺肺源,但缺观念! 移植的时间——争分夺秒
爱心肺源来自全国各地,无论何时何地,医生接到有器官捐赠的通知后,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评估。如果该肺源是可以利用的,医生会和心、肝、肾移植团队一起进行多脏器的获取,肺源用特殊的灌注保存液保存,接下来医生还将面临转运的问题。
肺源获取后一般应在6小时内回到医院。如果是近距离转运,可以搭乘汽车甚至高铁(高速铁路);如果路途遥远,医生只能和航空公司、机场协调,上演一场场“生死时速”。
肺移植术中
取肺之路——反复无常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完善的器官转运机制。私人飞机非常昂贵,普通患者根本承担不起,只能依靠民航。而我国的民航经常出现空管(空中交通管制)、流控(流量控制)延迟、航班取消的情况。
无锡肺移植团队每周都得有一次这样远距离的器官运送,每一次都得向航空公司求助,每一次转运都是争分夺秒,生怕飞机延误。
其实,国外多通过单独小飞机进行器官转送,一些慈善家和慈善机构也会免费提供私人飞机用以转送器官。我国器官捐献工作刚刚起步,国家器官获取组织也没有固定的小飞机来转运。所以转运存在的困难,使一些肺源被放弃。
通过这一次器官差点被白白浪费的经历,我希望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包括机场、空管、航空公司以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我,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我国交通部门能为器官移植的快速转运搭建绿色通道,不要让器官因飞机的延误而浪费,不要让生命因等待而流失。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措施,为广大移植患者造福。
肺移植术后的难关——更多更险
由于肺是对外开放的器官,肺移植后的早期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三大感染)极为常见,是导致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国内肺移植受者术前身体条件普遍较差,多数曾大量使用过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加大了肺移植后感染控制的难度。
此外,急性排斥反应作为肺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肺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肺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血药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但肺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要多于肝、肾移植。
因此,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与拥有一个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外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麻醉科医师、重症监护医师、物理治疗师和护士等的配合,以及围手术期管理密切相关。
肺移植准入医院——少
目前全国能够独立自主完成肺移植的医院不到10家,我国肺移植的发展和肝肾移植的发展不同。肝肾移植是在全国500多家医院能开展的基础上,最后根据区域规划准入了100多家医院,而肺移植一开始国家只准入了20多家,且许多准入的医院目前都不开展。
移植的高昂费用——未列入所有省市的医保范围
即使精打细算,我国的肺移植受者也需支付30~50万元人民币用以肺移植。肝、肾移植手术均已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而肺移植在我国大部份省市并没有列入医疗保险。这30~5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对大部分普通居民而言,确实昂贵,不易承受。
目前,江苏省的肺移植已列入二类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患者个人仅需支付费用的40%,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费用个人仅需支付10%,其余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由国家补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希望今后我国其他地区也能将肺移植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尽管肺移植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鉴于以上因素,得到一个脑死亡捐献者的肺源并成功完成肺移植困难重重,在我国推广也尚需时日。但是,相信只要不断努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肺移植一定会恩泽广大患者。
相关链接
爱心捐献器官,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死囚器官的利用,逐渐建立公民自愿捐献的体系,这意味着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捐献让生命延续,爱心让生命永恒,只有越来越多爱心捐献的肺脏,才能拯救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
登陆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可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
专家简介
陈静瑜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肺移植诊疗中心主任。加拿大多伦多总院胸外科、肺移植中心访问学者,国家卫生部肺移植数据管理单位负责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心肺移植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医疗专长:擅长肺移植术、胸腔镜手术、肺癌扩大根治、肺癌的综合治疗及ECMO(体外膜肺氧合)应用。所在移植中心每年完成肺移植80~100例,现完成肺移植总数超400例,2014年肺移植年手术量104例,成为世界五大肺移植中心。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呼吸的声音真好听”
2015年2月26日上午11点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时刻。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我将听诊器戴在肺移植术后重获新生的57岁患者老王的耳畔。老王一边呼吸,一边细细听着自己胸腔内传出的声音:“呼吸的声音真好听,比我的强多了!”让老王称赞的胸腔中的双肺,并不是他自己的,它原本属于一位法国小伙。今年春节期间,法国在华留学的年轻小伙小奥意外脑外伤后不幸脑死亡,他的法国父母在中国捐出了小奥的器官,挽救了包括老王在内的4位中国人。
肺移植术后,老王通过听诊器听自己的呼吸音
双肺移植术后胸片
老王康复出院,送来感谢信
呼吸的声音太难得
据统计,我国有逾万名像老王这样患终末期肺病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急需进行肺移植,他们生活痛苦、不能活动,终日离不开氧气的支持,可仍然满怀希望,希望等到合适的肺源进行肺移植,那样就能自由呼吸、重获新生。
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这么简单。2015年7月28日06:45,我在无奈、气愤之下发布一篇微博:“得知北京有脑死亡患者捐献爱心肺源可分配到无锡,我们的移植团队昨天下午到北京,特意和国航(中国国际航空)申请报备转运器官并留下联系电话,计划今天取完供肺后搭乘07:35起飞的航班从北京飞往无锡,国航表示将全力配合。可是,我们于6点赶到机场,却被告之航班已取消!本来国航提前电话告之,我们就能立刻改变路线,不耽误救治患者。如今真是欲哭无泪,珍贵的肺源可能被白白浪费,无法转运到无锡!国航这样的服务质量,不觉得惭愧吗?”
移植团队滞留机场,珍贵肺源无法转运
微博一经发出,引起各方关注,大家十分关心最终结果如何,这副肺是否就这么浪费了,患者就这样错失宝贵的移植机会吗?经过团队争分夺秒的合作,我们为大家带去了好消息:“移植团队一路狂奔,从上海转高铁返回医院,尽管9小时后才到达,可是我们不想放弃这副年轻供肺,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最终还是为患者进行了双肺移植,术后用人工心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过渡,目前患者恢复尚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为这位等待肺移植的患者心急担忧的大家总算落下心中大石,可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不再因航班延误而误掉“救命肺”,成为更为重要的当务之急。也许你不明白:一副肺究竟有多珍贵,一次肺移植为什么如此步步惊心?
寻找一副不被感染的肺——难
经过漫长的实验与临床摸索,肺移植已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使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肺病患者获得了新生。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肺移植适应症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间质性肺疾病(24%)、囊性纤维化(16%)、α1-抗胰蛋白酶缺乏(6%)等。
可是,许多供肺都存在感染,这一张张霉菌、病毒、细菌的高倍显微镜图片在普通人的眼中似乎色彩斑斓;而对于医生而言,却是一个个揪心的诊治。
脑死亡的捐献者应用呼吸机后,肺部被感染的概率非常大。一旦肺脏被严重感染,就不能再作为供体用于肺移植。因此,每一个可供移植的肺脏都极其宝贵。
肺移植技术——要求高
目前制约心肺移植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受者死亡率高,术后早期移植肺无功能,慢性排斥反应导致受者长期存活率低等,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肺移植研究的重点。肺不同于肝、肾等实体器官,它是一个空腔脏器,安全的冷缺血保存时限只有4~6小时,而且易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早期移植肺水肿和肺功能丧失。因此,移植过程中对供肺的获取、保存、植入、再灌注的要求较高。
供肺
大量肺源被浪费——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肺源被感染、技术等原因之外,导致肺移植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患者对肺移植的认识不够。
在美国,因为供者缺乏,法律规定要将有限的肺源给相对年轻的患者,所以能得到供肺进行肺移植的患者控制在65岁以下,当患者的预计存活期为2年时就开始排队等待肺源,以进行肺移植。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28%列入肺移植等候名单的患者因没有等到肺源而死亡。
我国的情况又如何?目前我国每年肝移植总数为2000例,肾移植4000例左右,而肺移植平均每年150例,仅利用了1%的供肺资源,大量肺源白白浪费!
不到万不得已才寻求肺移植——太可惜
为什么还有患者因等不到肺源而死亡呢?关键是我国患者几乎要到了濒死状态才来寻求肺移植,不要说等2年,有时即使等1~2周都支撑不住。
而目前对于终末期肺病患者,除了呼吸机支持外,没有其他有效办法;人工心肺机(ECMO)用于等待肺移植的患者支持,但最多也只能维持数周,而且时间越长,移植成功率就会降低。反观尿毒症患者,即使不进行移植,也能依靠血液透析长期生存。
可以这么说,我国目前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年龄偏大、基础条件差、高危因素多,很多患者直到呼吸机依赖才要求实施肺移植,目的是为了救命;而国外的患者接受肺移植是为了改善生存质量。我们也许不缺肺源,但缺观念! 移植的时间——争分夺秒
爱心肺源来自全国各地,无论何时何地,医生接到有器官捐赠的通知后,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评估。如果该肺源是可以利用的,医生会和心、肝、肾移植团队一起进行多脏器的获取,肺源用特殊的灌注保存液保存,接下来医生还将面临转运的问题。
肺源获取后一般应在6小时内回到医院。如果是近距离转运,可以搭乘汽车甚至高铁(高速铁路);如果路途遥远,医生只能和航空公司、机场协调,上演一场场“生死时速”。
肺移植术中
取肺之路——反复无常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完善的器官转运机制。私人飞机非常昂贵,普通患者根本承担不起,只能依靠民航。而我国的民航经常出现空管(空中交通管制)、流控(流量控制)延迟、航班取消的情况。
无锡肺移植团队每周都得有一次这样远距离的器官运送,每一次都得向航空公司求助,每一次转运都是争分夺秒,生怕飞机延误。
其实,国外多通过单独小飞机进行器官转送,一些慈善家和慈善机构也会免费提供私人飞机用以转送器官。我国器官捐献工作刚刚起步,国家器官获取组织也没有固定的小飞机来转运。所以转运存在的困难,使一些肺源被放弃。
通过这一次器官差点被白白浪费的经历,我希望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包括机场、空管、航空公司以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我,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我国交通部门能为器官移植的快速转运搭建绿色通道,不要让器官因飞机的延误而浪费,不要让生命因等待而流失。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措施,为广大移植患者造福。
肺移植术后的难关——更多更险
由于肺是对外开放的器官,肺移植后的早期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三大感染)极为常见,是导致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国内肺移植受者术前身体条件普遍较差,多数曾大量使用过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加大了肺移植后感染控制的难度。
此外,急性排斥反应作为肺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肺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肺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血药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但肺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要多于肝、肾移植。
因此,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与拥有一个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外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麻醉科医师、重症监护医师、物理治疗师和护士等的配合,以及围手术期管理密切相关。
肺移植准入医院——少
目前全国能够独立自主完成肺移植的医院不到10家,我国肺移植的发展和肝肾移植的发展不同。肝肾移植是在全国500多家医院能开展的基础上,最后根据区域规划准入了100多家医院,而肺移植一开始国家只准入了20多家,且许多准入的医院目前都不开展。
移植的高昂费用——未列入所有省市的医保范围
即使精打细算,我国的肺移植受者也需支付30~50万元人民币用以肺移植。肝、肾移植手术均已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而肺移植在我国大部份省市并没有列入医疗保险。这30~5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对大部分普通居民而言,确实昂贵,不易承受。
目前,江苏省的肺移植已列入二类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患者个人仅需支付费用的40%,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费用个人仅需支付10%,其余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由国家补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希望今后我国其他地区也能将肺移植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尽管肺移植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鉴于以上因素,得到一个脑死亡捐献者的肺源并成功完成肺移植困难重重,在我国推广也尚需时日。但是,相信只要不断努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肺移植一定会恩泽广大患者。
相关链接
爱心捐献器官,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死囚器官的利用,逐渐建立公民自愿捐献的体系,这意味着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捐献让生命延续,爱心让生命永恒,只有越来越多爱心捐献的肺脏,才能拯救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
登陆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可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