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公民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全面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以“浸润”的形式时刻铸造学生的“中华魂”。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植根传统,还要面向未来,所以,在校训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
  一、纵向布局:传承文学经典,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1~6年级重在“诵读”。2013年,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筛选出适合低龄学生学习的经典作品,开发各年级的校本教材《快乐诵读》。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晨读,学生朗诵古诗词与现当代诗歌,在琅琅书声中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7~9年级重在“品读”。学校把选课走班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分成了基础语文、基础阅读(群文阅读)、名著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阅读等模块,编写了《名著阅读学程》《美文悦读》《名著宝典》《诗词大会》等读本。在此阶段,学校不再强调死记硬背,而是把重点转移到理解上来。
  10~12年级重在“研读”。高中阶段学生的经典阅读真正进入内化阶段,他们开始思考、研究、批判与输出,开始从辩证角度研读经典名著。10年级、11年级以比较阅读为主。12年级开设了“《红楼梦》欣赏与研读”课程,通过深入研读《红楼梦》,提升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课外,学校为高中学生开设读书会,并在选课走班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了有特色的阅读环境,经常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名家进校园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横向延伸: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1.社会大课堂: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寻根文明、认识历史
  学校开设了完善的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1~5年级为“京内主题研学”,每年6个主題,每月1次,学生5年内不重复地走遍京内的博物馆、科技馆、历史古迹等。6~9年级为“国内文化研学”,每学期1次,包括荆楚文化—武汉线、儒家文化—齐鲁线、汉唐文化—西安线、海派文化—上海线、工业文化—沈大线、晋商文化—山西线等十几门课程,学生走进祖国名山大川、文化景点,溯源华夏文明。10~12年级为“世界文明研学”,每学期1次,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各地文明,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比中外文化,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国内研学中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们震撼不已。有学生感叹道:“我们仿佛听见了受灾同胞那凄惨的叫声,看见了同胞们无助的眼神。礼堂里的所有参观者肃穆地站着,每个人都低着头,屏住呼吸。我想他们应该是在悼念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和奋勇抵抗外来入侵者的百姓们吧。”
  2.学科大课堂:全方位、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震撼学生心灵
  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除常规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程以外,每年9月18日前夕,10~12年级的学生都会上一堂爱国主义综合课。这堂课上,历史、语文、政治老师从不同角度,为学生解读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民族奋斗史,激励将来要走出国门的二十一世纪学子,牢记历史,留学报国,做豪迈的中国人。学生写下的感言发自肺腑,令人深思。
  我是一个出生在和平国家接受着良好教育的学生,能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是值得珍惜、让人感激的,这是革命先烈奋斗的结果。这堂历史课让我了解到,我的祖国不仅是礼仪之邦,有着不犯他人的操守,也有击败敌人的气魄与勇气。我们要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为国家更好的未来不断奋斗,以青春之我,创无限可能。
  这段历史让我感受到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要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共产党人先进的思想觉悟,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做豪迈的中国人。
  年轻的共产党人因为共同的理想抱负团结在一起,有他们,新中国才屹立在世界东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有担当、阳光向上,认真完成学业。
  3.小、初、高科学课程: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
  仅仅停留在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上,却不懂得用知识与科技武装自己,当外敌来袭时,所有的情怀都将化为泡沫,不堪一击。这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课题,学校只有扎扎实实地为祖国培养出了面向未来的高科技、高素养人才,才是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了实处,才为学生奠定了立足未来社会的基础。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早在几年前便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修建了高端科技教室,聘请了专业的科学教师,并围绕科学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每年一届的“科技节”设置“谁来挑战”“科学游园会”“科技讲座”“Science Fair小课题”等多项活动。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研究科学原理,动手做实验,进行作品拍卖、小组PK,与科学家面对面交谈,热爱科学的种子从小便种进了学生心中。
  初中“科技节”活动的实验巡礼、知识竞赛囊括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知识,学生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更加理解了科学的实用价值。在制作世界著名科学家海报、展板时,他们深入了解科学家的事迹,深深为其科学精神所感染。
  10~12年级STEAM项目的开展,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在科学实验中结合世界前沿科技,玩出了更多花样与新意。他们通过化学知识来侦破离奇案件,并拍成了微电影;他们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进行“过山车设计与模型制作”;他们安装软件,进行电脑编程,用计算机识别车牌……
  此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外界各类科技比赛,他们在全国“神箭神舟杯”航天知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FIRST机器人挑战赛”中进入四强;在“蓝天飞梦—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精英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在“空间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活动、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及国际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中斩获了多项荣誉。具有中国灵魂的他们,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   三、文化建设:发挥党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以伟人为偶像
  作为一所国际学校,我们始终把学生“中国灵魂”的培养放在首位,使其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走出去,时刻心系祖国。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营造了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1.以党建带动队建,创设“榜样教育”模式
  学校少先队在小学开设了“周恩来班”“雷锋班”“少年孔子班”“钱学森班”和“宋庆龄班”,以此开展名人教育活动,其中有读名人书籍、访名人故居、听名人讲座、学名人精神等。学校邀请周秉德女士、罗援将军等举办讲座,追忆周恩来总理生平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前往天津邓颖超纪念馆和南开中学缅怀总理,赴江苏淮安,追寻总理足迹;邀请陶克将军讲述雷锋的故事,“雷锋班”师生清明节前往卢沟桥,悼念革命烈士;邀请孔子学院的老师讲述孔子生平,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让学生观看电影《钱学森》,了解一代科学家冲破阻碍、争取回国、奉献一生的事迹。
  2.以黨建带动团建,创设“基地教育”模式
  党总支积极影响着学校共青团的发展,开展革命教育主题活动,创设“基地教育”模式。其中,组织全体学生前往“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退队建团仪式,在庄严隆重的祭奠英烈活动中,让学生牢记历史;组织学生前往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培养其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大型展览,了解国家发展历程;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先锋岗”活动,向人民英雄致敬。在此过程中,共青团不断挖掘革命教育基地资源,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了中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3.以党建带动学生会工作,创设“实践教育”模式
  学校学生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其中,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服务中心、银行机构、律师事务所、研究院以及国内知名企业生产线,通过了解国家品牌,实地考察,亲身参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学生在“实践教育”模式的指导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在与世界各国同伴的交流中,展现了我国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
  可喜的是,在校学生、毕业生在外界以各种形式诠释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绽放了别样的精彩。从2016年起至今,学生在首届“中关村杯”国际中学生华语辩论赛中取得了五连冠;在第二届“中关村杯”辩论赛中以五战五胜的骄人成绩挺进决赛,捧回亚军奖杯。辩论赛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新青年新海淀”等主题展开,学生在备赛、参赛过程中,更加辩证地分析问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爱国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与能力。新时代呼唤更有力的爱国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文化输入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从知识建构到能力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始终不忘建校初衷,用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培育了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跨时代人才,家国情怀在这里悄然孕育,一批批“世纪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作者单位: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其他文献
一  一般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都会在物质层面、心理层面和制度层面上表现出来。传统文化则进一步限定了社会文化的时空境域,专指那些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淘洗和广泛的环境变迁之后,至今仍然葆有蓬勃生机的民族文化,它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能。  课程与文化本来就具有天然的联系。课程始终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我从不同的岗位观察和研究“教研”36年,结论是:凡是教研机构健全、教研活动活跃的省市县镇校,教学相长就容易实现,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的速度就快,各项教育实验就容易实施与推广。凡是教研比较理想、教研员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时期,也是基础教育发展得比较好、教学质量比较高的时期。  有一段时间,教研室几乎成了应试的组织领导机构,教研员被称之为“考研员”,因为教研室、教研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命题考试、组织竞赛、编
《<论语)十二章》入选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从中演化并固定下来的诸多成语熠熠生辉,传诵至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学习生活”。《(论语)十二章》承接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和勤学好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  屏幕显示:  用一组数量短语来点明故事的相关要素,如一个家庭、一位叔叔……  生:一对夫妇,两封来信(板书)。  生:一次旅行(板书)。  生:一次偶遇。  师:偶遇,还有一个同义词,是什么呢?  生:邂逅。  师:都是未经预约的遇见,一次偶遇(板书)。  生:一次小费。  师:说一次也可以,在这里用“一笔小费”更好  (板书)。 
《狮子和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鹿在池边,面对自己的倒影,一边欣赏它那高耸漂亮的角,一边却抱怨它那纤细丑陋的腿,这时,捕食它的狮子出现了,它那丑陋的腿帮它把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漂亮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差点送了自己的命。  这个故事选作教材,最早是以课文《牡鹿》(“牡鹿”即雄性的鹿)的形式出现在190
教学郑振铎的文章《猫》,首先要确定的是文体。《猫》的文体,散文或者小说,长期以来就有争议。“把它作为散文教可以,作为小说教也可以,但要有区别。如果作为散文教,它就是由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在这之中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自我反思。作为散文来教,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的三只猫,这不是精心安排的,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太生活化的情节常常让我们觉得此文很像散文,单元导读多次强调“人与动物相处”,
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面对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教师更应该有自己的应对技巧,若“恣意妄言”,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反之,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善于应对,则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笔者曾听过一节某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教师讲《天鹅的故事》,讲完天鹅用身体去撞击冰面,从而能到湖中游泳捕食的情景后,教师问学生:“从这里你们能看出天鹅的什么精神?”很多同学根据前文教师的分析说出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各类所需之人才,每门课程都要为达到此教育终极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各门课程有各门课程所担负的任务与责任。语文课程承担的任务与责任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将孩子送进学校?孩子进学校首要的任务是识字,学文化,学习掌握好母语书面语;同时能学习掌握好一到两门外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断地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
《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职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是一本颇具开拓创新意义的语文教育研究专著,它的出版必将对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该书围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这一中职语文课程的中心目标,通过总结新时期以来中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在课程、教材、教法综合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职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一书的开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王策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论学科重要奠基人,他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部前身)从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学术研究成就斐然,人才培养桃李满天下。1953年,王策三先生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他一直主讲教育学、教学论等本科课程,聆听过先生教诲的学生可谓成百上千。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领衔培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