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非洲大陆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点地区之一冷战结束以后.非洲内部冲突不断,而非洲国家自身力量不足,大国争相加八联合国在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但索马里维和的失败使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一度停滞不前,导致了卢旺达悲剧的发生。达尔富尔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对此反应迅速,联合国也积极介入,但此次联合国苏丹维和的意图历经多次波折才得以实现、因此,在维和实践中坚持“雏和三原则”,加强区域性雏和机制的建设,协调好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才是解决非洲地区冲突、维护安全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联合国 维和行动 非洲 卢旺达大屠杀达尔富尔危机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7)05-0061-04
非洲大陆是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最重要区域之一。自1948年联合国首次进行维和行动以来,在联合国的61次维和行动中,非洲的维和行动就有22次,在目前正在进行的16次维和行动中,发生在非洲的就达到7次,占了总数的近一半。而这22次维和行动,有21次是在冷战后进行的。可以说,非洲大陆是冷战后联合国维和的重中之重。冷战后初期,西方大国一度积极介入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但索马里维和的失败使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一度陷入了停滞的困境,并很快在卢旺达大屠杀时显现出来。卢旺达大屠杀共造成近80万人被杀,400万人无家可归,酿成了世纪罕见的灾难。联合国也因为救援不力而遭受了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冷落卢旺达不同,在对待苏丹境内的达尔富尔危机时。西方大国积极介入,多次强烈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但遭到苏丹政府的强烈拒绝,几经周折,在苏丹、联合国、非盟三方的协商下,苏丹政府原则上同意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安南三阶段方案”。由此,持续三年多的苏丹达尔富尔危机暂时告一段落。同样是在非洲地区,同样是由于境内的种族冲突引发的危机,并且都有联合国的介入,但结果却不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卢旺达大屠杀与达尔富尔危机中的国际干预
卢旺达大屠杀与达尔富尔危机的起因都来源于国内的种族矛盾。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矛盾主要是胡图人与图西人之间的矛盾,达尔富尔危机的产生则是该地区的黑人居民与阿拉伯居民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两次危机都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起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卢旺达大屠杀中的国际干预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的座机在回国途中被击落,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在内战中,大批无辜平民被杀害,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内战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4年4月21日通过增兵卢旺达的第912号决议,但因为意见不一而作罢。直到6月22日,法国在得到安理会授权之后,派出2500人的部队,对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代号为“绿松石行动”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但面对卢旺达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和国际舆论的质疑,法国政府严格限制了法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在看到图西族武装已经取得全国政权时,法国政府为不得罪新政府,不顾非盟和卢境内胡图族人的请求,草草收兵,这使“绿松石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这次危机中态度复杂。美国政府先是采取观望、拖延态度待卢局势明朗,爱国阵线取得胜利时,美国又率先承认卢旺达新政府,并宣布对卢旺达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此举不仅降低了本国风险,还达到了渗透到法国传统势力范围的目的。可以说,从卢旺达内战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法国围绕争夺在非洲地区主导权而展开的明争暗斗,但联合国以及西方大国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让非洲国家和非统组织感到失望,非统组织开始意识到依靠国际社会难以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从而转向推进本地区的安全合作与一体化建设。
2.达尔富尔危机中的国际干预
同卢旺达大屠杀一样,达尔富尔危机的产生也源于国内的种族冲突。达尔富尔地区阿拉伯民兵与黑人武装的冲突,共造成5万人死亡,1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20万逃往邻国乍得境内,这一地区需人道主义救援的人口高达200万人。这立刻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达尔富尔问题的第1556号和第1564号决议,决定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由联合国主导的多国维和部队,但由于苏丹的坚决反对以及非盟的斡旋而作罢。但是,西方国家对苏丹的压力始终存在。2006年8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有关向达尔富尔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第1706号决议,苏丹政府对此坚决反对。后经联合国、非盟和苏丹三方多次协商,苏丹政府原则同意“安南三阶段方案”,但对其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措施持保留态度。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2007年4月16日,苏丹政府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确认苏丹全面接受向达尔富尔部署联合国和非洲联盟混合部队的第二阶段方案,这标志着朝解决达尔富尔危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处理达尔富尔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大国积极介入,频频向苏丹施加压力,当事国先是据理力争,后是无奈妥协,并最终就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达尔富尔地区达成一致。在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上,非盟从地区安全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就采取了主动。先是派遣维和部队,协调苏丹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和谈,后来,又在苏丹与国际社会中斡旋,使危机在不损害苏丹主权的前提下和平解决。在解决达尔富尔危机中,中国政府也积极奔走,为危机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3.联合国在卢旺达大屠杀和达尔富尔危机中采取不同干预的原因分析
1998年5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卢旺达议会发表演说时承认“在那段黑暗的日子(卢旺达内战)里,世界舍弃了卢旺达。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没能一同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必须对这一失败表示深深的悔恨……”不同的是,达尔富尔危机的发生引起了西方大国的强烈关注,这与卢旺达大屠杀时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非洲国家,国际社会包括一些西方大国的态度却如此不同,而这些差异导致了两次危机的不同结果。通过对后冷战时期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分析,笔者认为是以下原因导致了以上不同结果:
首先,大国利益的不一致,是导致各国对非洲维和选择不同的原因。对美国来说,除了担心可能遭到类似索马里的失败外,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卢旺达缺乏可利用之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出于维护其大国地位的需要,法国一直把法语非洲国家视为它的后院和势力范围。卢旺达作为法语国家,和法国有着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因此,卢旺达内战爆发后,法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积极介入,后来又在安理会的授权下派出维和部队。而苏丹的情况更加复杂,世界上多个大国的利益在此交汇,在各方的妥协下,才勉强通 过了作为折中方案的“安南方案”。其次,卢旺达与苏丹国情的差异,是大国作出不同选择的主要原因。卢旺达缺乏资源,仅靠出口低级农产品维系经济。法国从经济、政治双重原因考虑,介入卢旺达事务,而其他大国如美国则因为没有密切的相关利益,对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采取了观望态度。苏丹的情况则不同。苏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资源丰富,其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就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也是两次危机后国际社会反应不同的原因。
如上所述,国际社会的态度,特别是大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联合国的非洲维和行动。甚至可以说,大国因素成为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关键。在卢旺达内战中,法、美等大国明争暗斗;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危机的过程中,美国和其他大国以及非洲联盟之间极力斡旋。大国因素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了它对维和行动的重要性,但从深层次来看,联合国维和行动受到少数成员国的制约,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联合国维和机制的不足。
二、大国因素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影响
从联合国建立来看,它是美苏两极格局的产物。在吸取了国际联盟失败的教训后,联合国采取“大国一致”原则来作为联合国决策的基本原则。大国共治的原则在《联合国宪章》的三项章程设计中体现出来:联大不能就政治事项作出决定;全体一致的要求限于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争执各方有权否决任何针对本国的强制措施。。但是,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今天,一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难免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如美国势力渗入卢旺达,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从后冷战时期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实践来看,大国因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产生了重要影n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合国安全机制在大国主导下建立和形成,任何联合国的相关行动都难免不受影响
首先,大国提供了大部分的维和经费,保障了维和行动的有序进行。如果离开大国的经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就会陷入瘫痪,如美国一国就曾提供3I.7%的联合国维和经费。事实上,联合国维和行动常常因为“缺乏各国政府的政治支持和财政支持而遭受削弱”。由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经常性地拖欠维和经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不时因为经费的不足而陷入困境。其次,大国利用自身影响力,强行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置于联合国的决策之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单方面缩减维和部队的规模,使联合国维和行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呈下降趋势。例如,维和部队的规模,就从1993年高峰时期的78000人下降到1999年的10000人左右。
2.冷战后大国力量的介入,打破了冷战时期形成的“维和三原则”。
冷战时期,受两极格局影响,联合国维和行动很难有大的作为,仅仅在一些大国利益渗透到的“边缘”国家进行。联合国从成立到1988年,一共进行了13次维和行动。这一时期的维和行动从构成到任务均较单一,主要起到协助解决冲突的作用。冷战后,大国纷纷加入维和行动,在维和实践中,它们扩大维和行动的内容,突破原先的维和原则,不断地干涉东道国的内政,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维和公正性的怀疑,也受到了一些主权国家的抵制。如法国实施的“绿松石行动”就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也遭到卢旺达图西族武装爱国阵线的强烈反对。同样,由于担心主权受到侵犯,苏丹政府坚决反对联合国多国维和部队进入达尔富尔地区。
3.“大国一致原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维和行动的决策机制问题
与国际联盟时期的“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大国一致更容易实现。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相互依存加深的今天,大国之间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比过去大大增加。但在国家这一组织形式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国家利益也就相应存在。少数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仗着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逆世界潮流而动,给联合国决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卢旺达内战及种族大屠杀爆发时,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呼吁,对安理会的决议持公然反对态度,但却抓住达尔富尔危机不放。另一方面,即使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大国一致”,但在维和行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大国消极怠工,或是借故拖延,同样不利于维和行动的开展。
4.在维和行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一些大国的不公正行为,给联合国的公正、权威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非洲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一度竞相参与非洲维和行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卢旺达内战爆发后,法国两次派兵帮助政府军镇压爱国武装力量。在卢旺达惨剧发生后,法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929号决议派遣军队执行“绿松石行动”。但法国却在维和行动开展前期,明显偏袒卢旺达政府。而美国则不同,由于在卢旺达不存在法国那样的利益,因而对出兵卢旺达持反对态度。其他西方大国对此则无动于衷,大国之间的分歧导致联合国安理会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维和行动,致使联合国遭受“不援助灾难之中的人民”的指责。0因此,不解决好大国问题,联合国维和机制还将继续面临决策的难题。
由于大国协调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联合国非洲维和所遇到的障碍,非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在非统(后为非盟)的组织下,建立起了区域性的维和机制。非洲区域性维和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国因素造成的不足。
三、非洲区域安全合作对维和机制的发展
冷战后,非洲地区的一体化进展迅速。在安全合作方面,成果尤为显著。非洲地区安全合作建设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非洲联盟(2002年前为非统),二是非洲的次区域组织。
1.非盟(非统)在推动地区一体化方面进展迅速,并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上成效显著
早在冷战结束初期,非统就较为及时地建立了“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突出强调“预防性外交”和维和行动在解决和控制冲突中的作用。应该说,非统组织在这一时期提出这一建议是非常及时甚至是超前的,但因该制度的不完善,非洲各国的经济实力有限,非统无法对内部的安全冲突作出有效回应,而是依赖于国际社会主要是联合国的力量来解决地区安全冲突,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非洲多次呼吁联合国出兵维和的原因。但索马里维和的失败与卢旺达大屠杀的惨痛教训让非洲人民意识到: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才是达到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正式向非洲联盟过渡。与非洲统一组织相比,非盟在地区一体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在非洲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其次,非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组织机构。2004年2月,非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利比亚的苏尔特举行,会议发表了《非洲共同防御政策及建立非洲预备役宣言》,这将使 非盟及其和平与安全委员会拥有其所必需的手段,在全非洲实现和平与安定。”2004年5月25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其职责是负责非洲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维护地区安全、调解地区战乱冲突方面,非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先后调解了布隆迪、刚果(金)、利比里亚、索马里、科特迪瓦及苏丹等国的冲突。可以说,作为一种地区集体安全机制,非盟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2.非洲的次区域组织电得到了发展,并在维护地区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非洲的次区域组织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北方马格里布联盟等次区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处理本地区的内部冲突中,非洲的次区域组织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利比里亚内战爆发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使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其中包括1990年8月组建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军事观察团”。目前,非洲的次区域组织已经成了维护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问题在于,非洲情况有其特殊性。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国力不济,又没有可以作为主导力量的地区大国,因此,非洲地区在力量整合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在地区安全方面,非盟先后向布隆迪、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出了维和部队,但由于装备落后,经费无着,非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已陷入困境,开始考虑由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来接替。2006年3月11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正式宣布:原则支持将非盟在苏丹的维和任务移交给联合国。经过各方的多次协商,非盟在2006年宣布再次延长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的任期,但已开始考虑由北约和联合国来提供后勤支持。但由于苏丹的反对,联合国也只能较低限度地介入达尔富尔维和行动。最后,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非盟和联合国达成了一致。
从冷战后联合国维和实践来看,由于联合国维和机制的缺失,造成了维和行动的成果不尽如人意。从维和行动的产生来看,《联合国宪章》中并无有关维和行动的具体规定,只有宪章第六章关于调解冲突条款和第七章关于强制行动条款。所谓的维和机制,也只是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原则、准则、规范和决策程序。作为这些规则制定者的联合国,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没有驾驭各成员国的权力,只有依赖大国的支持,以完成其使命。因此,联合国的维和机制建设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而大国军事力量的大规模介入将使联合国军事机构的不足更加明显。既保证维和使命的完成,又保证联合国的公正、威信得到维系,是目前联合国维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洲大陆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地区。在维和实践中坚持“维和三原则”,并加强区域性维和机制的建设,协调好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才是解决非洲地区冲突,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文 心]
[关键词]联合国 维和行动 非洲 卢旺达大屠杀达尔富尔危机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7)05-0061-04
非洲大陆是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最重要区域之一。自1948年联合国首次进行维和行动以来,在联合国的61次维和行动中,非洲的维和行动就有22次,在目前正在进行的16次维和行动中,发生在非洲的就达到7次,占了总数的近一半。而这22次维和行动,有21次是在冷战后进行的。可以说,非洲大陆是冷战后联合国维和的重中之重。冷战后初期,西方大国一度积极介入非洲地区的维和行动,但索马里维和的失败使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一度陷入了停滞的困境,并很快在卢旺达大屠杀时显现出来。卢旺达大屠杀共造成近80万人被杀,400万人无家可归,酿成了世纪罕见的灾难。联合国也因为救援不力而遭受了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冷落卢旺达不同,在对待苏丹境内的达尔富尔危机时。西方大国积极介入,多次强烈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但遭到苏丹政府的强烈拒绝,几经周折,在苏丹、联合国、非盟三方的协商下,苏丹政府原则上同意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安南三阶段方案”。由此,持续三年多的苏丹达尔富尔危机暂时告一段落。同样是在非洲地区,同样是由于境内的种族冲突引发的危机,并且都有联合国的介入,但结果却不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卢旺达大屠杀与达尔富尔危机中的国际干预
卢旺达大屠杀与达尔富尔危机的起因都来源于国内的种族矛盾。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矛盾主要是胡图人与图西人之间的矛盾,达尔富尔危机的产生则是该地区的黑人居民与阿拉伯居民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两次危机都对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起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卢旺达大屠杀中的国际干预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的座机在回国途中被击落,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在内战中,大批无辜平民被杀害,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内战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4年4月21日通过增兵卢旺达的第912号决议,但因为意见不一而作罢。直到6月22日,法国在得到安理会授权之后,派出2500人的部队,对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代号为“绿松石行动”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但面对卢旺达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和国际舆论的质疑,法国政府严格限制了法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在看到图西族武装已经取得全国政权时,法国政府为不得罪新政府,不顾非盟和卢境内胡图族人的请求,草草收兵,这使“绿松石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这次危机中态度复杂。美国政府先是采取观望、拖延态度待卢局势明朗,爱国阵线取得胜利时,美国又率先承认卢旺达新政府,并宣布对卢旺达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此举不仅降低了本国风险,还达到了渗透到法国传统势力范围的目的。可以说,从卢旺达内战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法国围绕争夺在非洲地区主导权而展开的明争暗斗,但联合国以及西方大国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让非洲国家和非统组织感到失望,非统组织开始意识到依靠国际社会难以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从而转向推进本地区的安全合作与一体化建设。
2.达尔富尔危机中的国际干预
同卢旺达大屠杀一样,达尔富尔危机的产生也源于国内的种族冲突。达尔富尔地区阿拉伯民兵与黑人武装的冲突,共造成5万人死亡,1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20万逃往邻国乍得境内,这一地区需人道主义救援的人口高达200万人。这立刻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达尔富尔问题的第1556号和第1564号决议,决定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由联合国主导的多国维和部队,但由于苏丹的坚决反对以及非盟的斡旋而作罢。但是,西方国家对苏丹的压力始终存在。2006年8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有关向达尔富尔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第1706号决议,苏丹政府对此坚决反对。后经联合国、非盟和苏丹三方多次协商,苏丹政府原则同意“安南三阶段方案”,但对其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措施持保留态度。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2007年4月16日,苏丹政府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确认苏丹全面接受向达尔富尔部署联合国和非洲联盟混合部队的第二阶段方案,这标志着朝解决达尔富尔危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处理达尔富尔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大国积极介入,频频向苏丹施加压力,当事国先是据理力争,后是无奈妥协,并最终就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达尔富尔地区达成一致。在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上,非盟从地区安全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就采取了主动。先是派遣维和部队,协调苏丹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和谈,后来,又在苏丹与国际社会中斡旋,使危机在不损害苏丹主权的前提下和平解决。在解决达尔富尔危机中,中国政府也积极奔走,为危机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3.联合国在卢旺达大屠杀和达尔富尔危机中采取不同干预的原因分析
1998年5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卢旺达议会发表演说时承认“在那段黑暗的日子(卢旺达内战)里,世界舍弃了卢旺达。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没能一同面对这场灾难。世界必须对这一失败表示深深的悔恨……”不同的是,达尔富尔危机的发生引起了西方大国的强烈关注,这与卢旺达大屠杀时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非洲国家,国际社会包括一些西方大国的态度却如此不同,而这些差异导致了两次危机的不同结果。通过对后冷战时期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分析,笔者认为是以下原因导致了以上不同结果:
首先,大国利益的不一致,是导致各国对非洲维和选择不同的原因。对美国来说,除了担心可能遭到类似索马里的失败外,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卢旺达缺乏可利用之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出于维护其大国地位的需要,法国一直把法语非洲国家视为它的后院和势力范围。卢旺达作为法语国家,和法国有着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因此,卢旺达内战爆发后,法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积极介入,后来又在安理会的授权下派出维和部队。而苏丹的情况更加复杂,世界上多个大国的利益在此交汇,在各方的妥协下,才勉强通 过了作为折中方案的“安南方案”。其次,卢旺达与苏丹国情的差异,是大国作出不同选择的主要原因。卢旺达缺乏资源,仅靠出口低级农产品维系经济。法国从经济、政治双重原因考虑,介入卢旺达事务,而其他大国如美国则因为没有密切的相关利益,对卢旺达内战和种族大屠杀采取了观望态度。苏丹的情况则不同。苏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资源丰富,其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就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也是两次危机后国际社会反应不同的原因。
如上所述,国际社会的态度,特别是大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联合国的非洲维和行动。甚至可以说,大国因素成为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关键。在卢旺达内战中,法、美等大国明争暗斗;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危机的过程中,美国和其他大国以及非洲联盟之间极力斡旋。大国因素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了它对维和行动的重要性,但从深层次来看,联合国维和行动受到少数成员国的制约,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联合国维和机制的不足。
二、大国因素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影响
从联合国建立来看,它是美苏两极格局的产物。在吸取了国际联盟失败的教训后,联合国采取“大国一致”原则来作为联合国决策的基本原则。大国共治的原则在《联合国宪章》的三项章程设计中体现出来:联大不能就政治事项作出决定;全体一致的要求限于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争执各方有权否决任何针对本国的强制措施。。但是,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在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今天,一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难免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如美国势力渗入卢旺达,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从后冷战时期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实践来看,大国因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产生了重要影n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合国安全机制在大国主导下建立和形成,任何联合国的相关行动都难免不受影响
首先,大国提供了大部分的维和经费,保障了维和行动的有序进行。如果离开大国的经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就会陷入瘫痪,如美国一国就曾提供3I.7%的联合国维和经费。事实上,联合国维和行动常常因为“缺乏各国政府的政治支持和财政支持而遭受削弱”。由于美国等西方大国经常性地拖欠维和经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不时因为经费的不足而陷入困境。其次,大国利用自身影响力,强行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置于联合国的决策之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单方面缩减维和部队的规模,使联合国维和行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呈下降趋势。例如,维和部队的规模,就从1993年高峰时期的78000人下降到1999年的10000人左右。
2.冷战后大国力量的介入,打破了冷战时期形成的“维和三原则”。
冷战时期,受两极格局影响,联合国维和行动很难有大的作为,仅仅在一些大国利益渗透到的“边缘”国家进行。联合国从成立到1988年,一共进行了13次维和行动。这一时期的维和行动从构成到任务均较单一,主要起到协助解决冲突的作用。冷战后,大国纷纷加入维和行动,在维和实践中,它们扩大维和行动的内容,突破原先的维和原则,不断地干涉东道国的内政,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维和公正性的怀疑,也受到了一些主权国家的抵制。如法国实施的“绿松石行动”就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也遭到卢旺达图西族武装爱国阵线的强烈反对。同样,由于担心主权受到侵犯,苏丹政府坚决反对联合国多国维和部队进入达尔富尔地区。
3.“大国一致原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维和行动的决策机制问题
与国际联盟时期的“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大国一致更容易实现。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相互依存加深的今天,大国之间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比过去大大增加。但在国家这一组织形式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国家利益也就相应存在。少数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仗着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逆世界潮流而动,给联合国决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卢旺达内战及种族大屠杀爆发时,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呼吁,对安理会的决议持公然反对态度,但却抓住达尔富尔危机不放。另一方面,即使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大国一致”,但在维和行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大国消极怠工,或是借故拖延,同样不利于维和行动的开展。
4.在维和行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一些大国的不公正行为,给联合国的公正、权威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非洲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一度竞相参与非洲维和行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卢旺达内战爆发后,法国两次派兵帮助政府军镇压爱国武装力量。在卢旺达惨剧发生后,法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929号决议派遣军队执行“绿松石行动”。但法国却在维和行动开展前期,明显偏袒卢旺达政府。而美国则不同,由于在卢旺达不存在法国那样的利益,因而对出兵卢旺达持反对态度。其他西方大国对此则无动于衷,大国之间的分歧导致联合国安理会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维和行动,致使联合国遭受“不援助灾难之中的人民”的指责。0因此,不解决好大国问题,联合国维和机制还将继续面临决策的难题。
由于大国协调机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联合国非洲维和所遇到的障碍,非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在非统(后为非盟)的组织下,建立起了区域性的维和机制。非洲区域性维和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国因素造成的不足。
三、非洲区域安全合作对维和机制的发展
冷战后,非洲地区的一体化进展迅速。在安全合作方面,成果尤为显著。非洲地区安全合作建设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非洲联盟(2002年前为非统),二是非洲的次区域组织。
1.非盟(非统)在推动地区一体化方面进展迅速,并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上成效显著
早在冷战结束初期,非统就较为及时地建立了“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突出强调“预防性外交”和维和行动在解决和控制冲突中的作用。应该说,非统组织在这一时期提出这一建议是非常及时甚至是超前的,但因该制度的不完善,非洲各国的经济实力有限,非统无法对内部的安全冲突作出有效回应,而是依赖于国际社会主要是联合国的力量来解决地区安全冲突,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非洲多次呼吁联合国出兵维和的原因。但索马里维和的失败与卢旺达大屠杀的惨痛教训让非洲人民意识到: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才是达到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正式向非洲联盟过渡。与非洲统一组织相比,非盟在地区一体化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在非洲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其次,非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组织机构。2004年2月,非盟特别首脑会议在利比亚的苏尔特举行,会议发表了《非洲共同防御政策及建立非洲预备役宣言》,这将使 非盟及其和平与安全委员会拥有其所必需的手段,在全非洲实现和平与安定。”2004年5月25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其职责是负责非洲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在维护地区安全、调解地区战乱冲突方面,非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先后调解了布隆迪、刚果(金)、利比里亚、索马里、科特迪瓦及苏丹等国的冲突。可以说,作为一种地区集体安全机制,非盟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2.非洲的次区域组织电得到了发展,并在维护地区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非洲的次区域组织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北方马格里布联盟等次区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处理本地区的内部冲突中,非洲的次区域组织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利比里亚内战爆发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使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其中包括1990年8月组建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军事观察团”。目前,非洲的次区域组织已经成了维护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问题在于,非洲情况有其特殊性。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国力不济,又没有可以作为主导力量的地区大国,因此,非洲地区在力量整合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在地区安全方面,非盟先后向布隆迪、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出了维和部队,但由于装备落后,经费无着,非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已陷入困境,开始考虑由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来接替。2006年3月11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正式宣布:原则支持将非盟在苏丹的维和任务移交给联合国。经过各方的多次协商,非盟在2006年宣布再次延长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的任期,但已开始考虑由北约和联合国来提供后勤支持。但由于苏丹的反对,联合国也只能较低限度地介入达尔富尔维和行动。最后,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非盟和联合国达成了一致。
从冷战后联合国维和实践来看,由于联合国维和机制的缺失,造成了维和行动的成果不尽如人意。从维和行动的产生来看,《联合国宪章》中并无有关维和行动的具体规定,只有宪章第六章关于调解冲突条款和第七章关于强制行动条款。所谓的维和机制,也只是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原则、准则、规范和决策程序。作为这些规则制定者的联合国,不是一个超国家组织,没有驾驭各成员国的权力,只有依赖大国的支持,以完成其使命。因此,联合国的维和机制建设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而大国军事力量的大规模介入将使联合国军事机构的不足更加明显。既保证维和使命的完成,又保证联合国的公正、威信得到维系,是目前联合国维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洲大陆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地区。在维和实践中坚持“维和三原则”,并加强区域性维和机制的建设,协调好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才是解决非洲地区冲突,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文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