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支点,撬动文本的浩瀚世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选用有效的切入点,让学生提升情感体验,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所在。有效的切入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课文的解读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妙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对文本的理解很不成熟,切实关注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因素,立足教学实践,采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策略,必定会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一、提高教育素养,加强切入点的有效发挥
  1.潜心钻研,提高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对课堂阅读的切入点有直观的把握,通过开阔教育视野和实践教学经验,加强对切入点的选择与运用。
  日常教学实践对老师来说,是一种理念的学习与提升,是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塑造、自我修为的过程。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科学切入问题,为学生开启学习成长的智慧之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灵活新颖的课堂模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如在教学南宋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一词时,我这样设计:辛弃疾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这首词中的愁到底有哪些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到结论:这首词包含了三种愁思,一为流离失所的人民而愁;二为山河破碎的国家而愁;三为壮志未酬的自己而愁。通过这条情感主线统领全词,学生在文本中与辛弃疾的心获得了共鸣,在自主学习中获取了知识,赢得了能力发展的空间。
  2.丰富知识,提高技巧。教师在选用切入点时,要丰富理论知识,明确什么样的切入点对学生发展更有益,并以此标准衡量对切入点的选用质量,树立技巧意识。
  在教授老舍先生的作品《林海》一文时,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将“思路“、教路”、学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抓其要领,得其旨趣。在学生了解课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笔者预设以下问题:你认为哪几个字凝聚了作者的感受?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时,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岭、林、花)重点写了什么?(林海)为什么?(亲眼看到林海的景色,感到亲切、舒服。)师: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作者看到千山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良才,甚至桌椅,觉得它美得并不空洞。)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三处“亲切、舒服”,感受作者行文之妙,从兴国安邦之说,品悟作者立意之深。把握理解教材,是选用有效切入点的关键。
  3.把握教材,挖掘文本内涵。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程度,决定了切入点选用的实用性,因此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善于发现文本的精彩点,对教学有整体设计和把握能力,使切入点切实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而服务。
  笔者认为,只有深入文本研读,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端正言行,以阳光积极的心态给予学生健康蓬勃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真正喜爱上语文课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调节力。勇于尝试,乐于自省,对切入点的选择与运用潜心体会,不断自省反思,逐渐加以完善。
  教学中我经常将自己的反思心得随时记录下来,与同仁们共同切磋探讨,所谓“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课堂中尝试、推敲,不断完善选用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技能。
  4.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点有效切入,真正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说明文《松鼠》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格切入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深读文本,将松鼠的特点梳理出来,呈现在表格中,这样不但尊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了学习经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收效甚好。
  二、挖掘文本,确立有效切入点
  一篇课文中可作为教学切入点的往往不止一个,如何科学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呢?最根本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某项教学活动试图达到的目的,它对教学起着主导作用,为有效切入提供方向的指引,使教学有的放矢,有所作为。
  1.深入探索,有效切入。教学最佳的切入点是从文本解读中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探索和领悟。有教授说,教师应是文本作者的知音。语文的工夫就在于善读文本,并有能力进行二度创作,在课堂上“导演”精彩剧目。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繁多,从听说读写、品读感悟到人文熏陶、能力培养到思维训练……林林总总,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好教材,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删繁就简,筛选教学关键点,切入课堂,引导学生潜心研读。
  教师要把握教材蕴涵的情感意义、价值取向等深层内涵,将教材的“文”和“道”的两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文章,教师可以从课文的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特点切入。如从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重点段落、课文的开篇等入手,进行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教授《渡河少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触摸人物,走进人物心灵:“渡河少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围绕“好一个倔强的少年”这一中心句,学生深读文本,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性格特点。
  2.从文本的隐性特点切入。如课文的线索、结构、主题、背景、高潮处、矛盾处、文章表达的感情等。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时,我让学生从课文高潮处思考,产生疑问。高潮处有这样一段话:“可是,老兄,我可不能定做这些衣服呀,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我付钱,要不然你能换开这张钞票也行。”“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先生。托德,快把这批定货赶出来,送到这位先生公馆里去,千万别耽误。让那些小主顾们等一等吧。把这位先生的住址写下来,过天……”学生产生疑问:“这位先生为何受到如此尊崇?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由此进入文本,追根求源,迫不及待想了解其中的故事。
  切入有效阅读的支点还有很多,可以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及对文本的态度看法入手。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对切入点的把握,要根据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通常情况下,就文学性的文本而言,多侧重于“情感”方面,而非文学性的文本则多侧重于“知识”方面,这要靠教师权衡把握。
  总之,只要教师了解教材特点,潜心思考、用心创造,就会因课而异、因人而异,选用恰当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其有效性,使阅读教学课堂精彩纷呈,熠熠生辉。笔者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整个文本的世界,收获丰富的滋养。
其他文献
一、引子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柳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的顽强抗争,表现了它坚强不屈的可贵精神。听过不少教师的执教,总感觉“柳树”的根基扎得不那么深厚。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课堂基本上分三步走:先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进行渲染,再引导学生想象“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对柳树的种种摧毁,最后试图提炼出柳树的精神。  诚然,学生最后似乎也能说出类似于“坚强不屈”之类的词语。然而,在笔者看
摘 要: 雨果的《悲惨世界》叙事宏大,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父爱虽然不是作品的主题,但是以父爱的独特视角,能够客观诠释作品中一系列父亲形象。冷酷无情的泰纳迪埃、横刀夺爱的吉诺曼、忍痛割爱的蓬梅西上校、不懈努力做好父亲的冉·瓦让,各种不同父爱都有沉默寡言的特征。然而所有世俗的父爱都笼罩在迪涅主教的上帝之爱下,解读了父爱的无言和宽广。  关键词: 《悲惨世界》 父爱 上帝  引言  2012年年底音乐剧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是我们应该下工夫去研究、总结的课题。我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具体的朗读指导方法。  一、在理解字、词中朗读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句意、领悟中心的基础,是朗读训练的前奏,特别是对文中重点词、中心词的理解,更是深入阅读的突破口。所以抓住了文中的中心词和关键词,读出意蕴、悟出情趣,就能把握
摘 要: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上插图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插图视而不见,更忽略了指导学生看图这个步骤。其实,文本插图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而且如果利用得好,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绝对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作者以施教的《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为例,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插图的运用策略,从如何“备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句段
摘 要: 语感训练主要靠读,特别是小学阶段,朗读训练尤其重要。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悟作者选材布局的独具匠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但入情入境的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尤其是对连说普通话都有困难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就为朗读训练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师范读 朗读训练  范读是一门口语艺术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留给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其中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就有三篇,每个年级一篇,初一《春》、初二《背影》、初三《绿》,从风格上讲,《春》与《绿》相近,而《春》和《背影》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前者如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后者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成熟中年。截然不同的风格决定了我们即使读同一作家的作品,也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引导
我当高中数学老师已有20年,因为工作忙,往往忽视对女儿学习的监督,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平平,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我也对女儿没有太高的要求,因为看到她也是很认真地学习,能督促的地方常说,可总觉得她不是个悟性高的孩子,所以要求不高,直到女儿上了高中,成了我的学生,我才开始以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身份看待女儿的学习。  第一个问题是树立她的学习信心。虽说女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因为
摘 要: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材料和途径有许多,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课堂适时有效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与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 课堂提问 适时有效 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提问可以引导教学,突出学习的重点;可以诊断教学,了解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提问可以激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以生本理念为教学指导依据,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本教学 了解学生 创设情境 迁移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语文的实际特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