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创设生“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在“疑境”中质疑,在“疑境”中学习探索,进行创新。使学生经历一个从“生疑——质疑——议疑——解疑——无疑——应用与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
一、情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的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小明的家里穷,过不起生日;有的说他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不想给他过生日;还有的说他的生日一定特殊,有纪念意义……在学生急知道的情况下,我出了课题“年、月、日”。通过创设这一情境,学生心中产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挑疑,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书自学,使新知识的信息直接由书本输入学生的大脑,同时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的疑点,从而产生急于解决的心理,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和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于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学生看书自学后,提出“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呢?只用一个梯形剪拼行吗?”这样可促使学生围绕着疑问深入思考的探究。
三、关键点质疑,驱动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老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小数和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2元 =20 角=200分。此时,我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 =2.0元=2.00元 2米=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疑境,有利于学生养成探索精神和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又如:学完乘法分配律之后,他们也可能会提出1.25×12-1.25×8可简便为1.25×(12-8)吗?乘法分配律在除法中也同样适用吗?11÷0.25-10÷0.25会不会等于(11-10)÷0.25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在质疑、猜测、释疑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
四、质疑问难,点燃创新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演示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这时老师就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学生一听,还有别的折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再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有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这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话音一落,教室就炸开了,很多学生说,这根本不可能,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结论正好和那个同学提出的一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富有创意的思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训练布疑,深化新知
针对学生对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基本题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在学生心理满足时布疑诱惑,制造新的疑团,诱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后,要求学生计算4个图形中三角形面积。图1直接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图2知道两条边和一条高的长度,怎样要舍去多余的条件,图3知道底,高不对应,无法计算,图4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就是对应的底和高。在课堂训练中经常布疑,让学生在常见常新的变化中求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激发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
六、课后拓疑,回味无穷
课后提问不但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对知识整体理解有裨益,而且为下节课打下埋伏,进一步让学生课后探索,比如:今天我们利用“转化——找关系——推导”方法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后提问:我们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也用同样的方法呢?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疑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 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一、情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的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小明的家里穷,过不起生日;有的说他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不想给他过生日;还有的说他的生日一定特殊,有纪念意义……在学生急知道的情况下,我出了课题“年、月、日”。通过创设这一情境,学生心中产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挑疑,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看书自学,使新知识的信息直接由书本输入学生的大脑,同时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的疑点,从而产生急于解决的心理,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和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于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学生看书自学后,提出“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呢?只用一个梯形剪拼行吗?”这样可促使学生围绕着疑问深入思考的探究。
三、关键点质疑,驱动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老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小数和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2元 =20 角=200分。此时,我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 =2.0元=2.00元 2米=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疑境,有利于学生养成探索精神和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又如:学完乘法分配律之后,他们也可能会提出1.25×12-1.25×8可简便为1.25×(12-8)吗?乘法分配律在除法中也同样适用吗?11÷0.25-10÷0.25会不会等于(11-10)÷0.25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在质疑、猜测、释疑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
四、质疑问难,点燃创新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的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演示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这时老师就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学生一听,还有别的折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再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有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这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话音一落,教室就炸开了,很多学生说,这根本不可能,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结论正好和那个同学提出的一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富有创意的思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训练布疑,深化新知
针对学生对新知有所掌握和理解并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化的基本题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在学生心理满足时布疑诱惑,制造新的疑团,诱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后,要求学生计算4个图形中三角形面积。图1直接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图2知道两条边和一条高的长度,怎样要舍去多余的条件,图3知道底,高不对应,无法计算,图4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就是对应的底和高。在课堂训练中经常布疑,让学生在常见常新的变化中求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激发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
六、课后拓疑,回味无穷
课后提问不但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对知识整体理解有裨益,而且为下节课打下埋伏,进一步让学生课后探索,比如:今天我们利用“转化——找关系——推导”方法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后提问:我们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也用同样的方法呢?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疑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 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