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辩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辩性思维”是20世纪,随着“Critical Thinking”传入中国而逐渐提出的。谢小庆教授把审辩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高度概括为12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范围;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1]本文以统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例,研究基于审辩性思维的“四个意识”教学策略。
  一、立足单元主题,渗透大局意识
  单元主题学习不仅关注传统命题性的知识维度,还关注对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维度,回归知识生成的本源性问题,探讨“完整的”知识学习。[2]而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更加精选学科内容,以单元主题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更需要单元主题学习。鉴于此,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也应立足单元主题,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例如,本课属于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该单元主要讲述世界格局的转变,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变为美苏冷战对峙格局,以及在冷战的格局下,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既平行发展,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因此本单元的主题定为:冷战格局下,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变化。
  立足单元主题,分析本课的单元地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该课在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指的是它主要是在冷战格局下进行的,而且吸收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的经验;启后指的是它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影响,以及导致冷战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鉴于单元主题,本课的核心内容定为冷战格局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实质,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因此,学生不再局限于美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欧洲的联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零散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而是以此为基石,形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冷战格局下,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整发展的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即把具体历史事件和现象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正确认识大局。而大局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会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所具有的特定适用范围和概括化范围的过程,这是审辩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例如,在导入环节,先出示美苏争霸的漫画,把学生带入冷战的历史情境中。继而提问:那么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如何呢?学生陷入深思,接着出示两组图片,搭建其学习的脚手架。
  第一组是二战后初期的图片:日本、西欧、美国的断壁残垣。第二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图片:跨国公司、欧盟、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福利制度下的安逸生活。看完两组图片后,请学生思考有什么感受?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纷纷表示:二战后初期,日本和西欧遭受二战重创,即使美国也深受影响。但是半个世纪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人民生活安逸。恰在学生形成巨大视觉反差、思维冲击时,继续追问:那么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展的,在发展中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我们以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西欧为例,展开学习。
  通过层层铺垫和步步追问,营造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其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面对不明白的现象或事物,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和不懈质疑的问题意识,是审辩性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
  三、讲学考三合一,增强实证意识
  所谓“讲学考三合一”,即教什么就学什么和考什么。具体来说,教师讲课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三个过程同时进行、相互影响、三位一体。
  例如,本課把教材中涉及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内容有机融入到一道材料题中,把零散、孤立、枯燥的知识教学过程创设成有情景、有挑战、有思维的答题过程。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课的过程,合三为一。材料题如下:
  材料:1951—1991年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依据柱状图,说出美国、日本、西欧在三个时间段分别反映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别分析成因。
  根据图中1951年、1970年和1991年三个时间,学生能够说出柱状图大致反映了20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情况。
  完成第一问后,分别分析三者经济发展状况的成因,也就是开展“美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的联合”三个问题的学习。以“美国的发展”为例说明。
  首先,学生分析二战后初期(第一阶段),美国成为经济霸主的原因。出示两则材料,请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一 :
  材料二:1953—1973年,美国取得了65项突破性发明创造,其中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的。1970年,美国的技术出口占美、英、法、德、日各国总和的71.1%。[3]
  通过联系旧知,学生能够分析出美国政府学习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发展,发动和扩大对外战争刺激与军事有关的经济迅速发展。通过识读表格,学生对比、概括出美国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原料和燃料发展经济。通过解读材料二,学生总结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再出示材料三,请学生解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材料三:
  通过识读漫画,学生认识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国内看,由于超前消费和债务危机,美国深陷高福利漩涡。教师补充由于美国政府一面举债、一面大肆增发纸币,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放眼世界:由于美元霸主地位结束,以及1973年中东“石油战”使西方廉价石油原料时代结束等。这些国内外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1991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被西欧国家反超。
  接着追问学生,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阶段),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原因何在?出示材料:
  材料四:据报道,美国计算机软件业的迅速发展,自90年代以来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比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高出数倍。电脑软件业在美国产业排行榜上已超过飞机制造业和药业,从1995年的第五位跃升为第三位,成为仅次于汽车和电子行业的全美第三产业。另据统计,过去的三年中,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7%来自高技术产业,而民用住房和汽车部门创造的产值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和4%。1996年,隨着互联网络的兴起,信息技术产业所创产值已占当年GNP的33%。[4]
  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认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使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通过分析美国三阶段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学生充分体会到凭证据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的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实证意识,这是审辩性思维的第三个重要特点。
  四、构建结构化板书,涵养辩证意识
  所谓结构化板书,指系统性地反映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板书,它不但有利于整体理解知识结构,还能增强 “辩证意识”。而“辩证意识”的典型特征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即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例如,本课的结构化板书,设计如下:
  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以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为线索,对比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科学技术的推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政府干预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扩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等等。从时序上看,这些新变化在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大危机中逐步积累、发展和推广,在二战后积聚成新的力量,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方向迈进。从世界范围看,这些新变化既为世界其他国家相互借鉴学习提供了契机,又进一步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但是从实质上看,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整发展,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在暂时缓解危机和矛盾的同时,又不断积累和加剧着新的矛盾和危机。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通过建构结构化板书,学生逐渐掌握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透过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辩证意识,这体现了谨慎选择标准、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它是审辩性思维的第四个重要特点。
  综上所述,通过立足单元主题、渗透大局意识,学生学会了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范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问题意识,学生不断提高发现、提出问题和不懈质疑的能力;通过讲学考三合一、增强实证意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凭证据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化板书、涵养辩证意识,学生不断增强谨慎选择标准、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总之,立足单元主题学习,综合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讲学考三合一、构建结构化板书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注释】
  [1]谢小庆:《审辩式思维》,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2]徐文彬,李永婷,安丹诺:《单元知识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建构》,《江苏教育》2018年第43期,第8页。
  [3]张建华:《世界现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4]郎平:《浅析美国“新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4期,第29页。
其他文献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说:高考是立德树人的“一堂课”,高考是服务选才的“一把尺”,高考是引导教学的“一面旗”。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明确高考的方向引领,在教学实践中上好这“一堂课”、把握这“一把尺”、树起这“一面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目前“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完成构建。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同时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徐蓝、朱汉国认为“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的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1]因此 ,历史解释是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一种关键能力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它具有多元性、复杂性、深刻性、创新性等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反映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笔者从弥补初中历史教材“女性无史”的缺陷及培养初中学生的女性意识和人文情怀角度出发,面向初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中国近代女性史》的校本课程,对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探索。通过具体的实践,总结一定的规律,希望能为其他学校进行同类型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一、《中国近代女性史》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是指
I 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略)  II 英语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30各题所给的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is sung all over the world just before
2007年广东省英语高考试题力求向新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平稳过渡,给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学英语不再是为考试而学,而是学以致用。新的英语考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增加了主动产出型题的题量    主动产出型试题有“听取信息”“语法填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等,分值为60分,占全卷分值的40%。这些题型的特点是考生在做题时要有语言输出,考生不能在几个答案之间一选了之,更不能
“历史”学科理想的育人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宏大时空感与洪荒纵深中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文化。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只关注“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进入历史时的“心灵”准备,那么,再浩瀚的历史知识也培育不了深沉的、具有博大情怀的人。作为中国文明起点的夏商周三代历史之神秘、20世纪初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之丰硕,恰可成为实践一堂“感”“知”并举的历史课的资源。因此,本文尝试以“商朝青铜文化”为切入口,通过商代青铜器纹饰知
2018年12月,笔者应邀执教一节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此课如果只强调知识传授,容易陷入政治说教的困境,也会造成过度的符号化和抽象化,从而丧失课堂教学的活力和价值。余文森教授说过:“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融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1]以下,笔者围绕建国初期民主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谈如何创设情境,增强历史学习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体
笔者在研读“统编本”选择性必修1课文时发现,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的“导入”栏中引用了一幅古籍书影,配有如下文字解释:“这幅图选自清朝人所绘《孟子圣迹图》,表现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情景,题为《扩充仁心》。”[1]  一、配文之误  通过查阅目前所存的与《孟子圣迹图》相关的古籍目录和碑刻资料,找到了课本中所引用书影的史源——此《扩充仁心》图出自清代顾沅所编《圣庙祀典图考》中的《孟子圣迹图全卷
历史阅读的教学转化是教师成长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师要不断阅读经典学术著作,作为自己的知识养料;同时将论著的理论和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教学相长。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是落实“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笔者在准备公开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时,便尝试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进行重点落实。  沪教版高中历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课,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