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计算原理、现状及展望

来源 :电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述了DNA计算原理和特点,接着介绍了DNA计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DNA计算的主要研究方向和DNA计算需要解决问题,最后对DNA计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DNA计算 NP完全问题 图论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5-0002-02
  
  对于一类被称之为NP完全问题的复杂计算,计算机的处理时间会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呈现指数级增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形式来解决它,DNA计算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1 DNA计算原理、特点
  
  1.1 DNA计算原理
  DNA计算是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而出现的。生物学家研究发现,DNA有一种特性,能够携带生物体内各种细胞拥有的大量基因物质。计算机专家从中得到启迪,正在研制液体DNA电脑。这种DNA电脑的工作原理是以瞬间发生的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和酶的相互作用,将反应过程进行分子编码,对问题以新的DNA编码形式加以解答。
  DNA是一种由许多脱氧核苷酸的单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其中碱基有四种类型: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之对应的核苷酸也有四种,分别称为脱氧腺苷酸(A)、脱氧鸟苷酸(G)、脱氧胸苷酸(T)、脱氧胞苷酸(C)。单核苷酸端对端连接在一起形成DNA链,在这种连接过程中,碱基严格遵循下述配对原则:A、T配对,G、C配对。
  一个DNA单链可看作由四个不同符号A、T、G和C连成的串,就像电子计算机中的O、1编码一样,可使用四个字母的集合∑={A,G,C,T},并按照DNA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问题进行编码,酶可看作模拟在DNA序列上的计算,不同的酶相当于作用在DNA串上的不同的算子,主要的酶操作有:限制内切酶进行切割操作、接合酶作连接操作、聚合酶可用作复制、外核酸酶可用作删除等等。
  DNA算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把要运算的对象映射成DNA分子链,在DNA溶液的试管里,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生成各种数据池,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原始问题的数据运算高度并行地映射成DNA分子链的可控的生化过程,最后。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重叠放大技术、超声波降解、亲和层析、克隆、诱变、分子纯化、电泳、磁珠分离等,破获运算结果。
  完整的DNA计算过程包括数据输入、运算以及结果的输出。首先,将问题空间的对象映射成DNA分子链;第二步,利用DNA分子链的高度并行运算的特点,用可控的生化操作完成正确答案的筛选工作;第三步,结果的输出,主要通过测定来判断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则将DNA链进行译码,就得到所求问题的解。
  
  1.2 DNA计算优点、不足
  1.2.1 DNA计算具有以下优点:
  (1)运算速度快:目前最快的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为1012次/秒,而对于DNA计算机,如果是两个DNA的连接视为一次操作,又假定4*1014个边DNA片断有一半发生了连接反应,则DN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1014次/秒。
  (2)低能耗:生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很小,完成同样的运算DNA计算所消耗的能量是大型机的十亿分之一。
  (3)存储容量高:DNA存储信息的密度是1bit/nm3,而当前录像带的信息存储密度仅为1bit/1212nm3
  (4)可真正实现并行工作:传统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串行工作,而DNA计算机可视为多CPU的并行工作,可以实现现有计算机无法真正实现的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运算功能。对于DNA计算机,一个DNA分子相当于一个CPU,在
其他文献
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疆好·新疆美术作品展”于2012年3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持续到3月12日中午12时。这次展览是新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缩影和印证,是新疆美术创作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献给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献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份厚礼。  新疆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在浩如烟海的绘画遗存中,新疆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对
我于1975年离开大陆到海外,写了不少有关大陆画家的画评,唯独没有写到我的父亲力群,这引起友人的好奇与疑问。打倒“四人帮”后,香港《明报》打算把我写的这些画家的文章辑集出版,并请刘海粟大师题了书还并写了序,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后来此书由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在中国台湾出版,定名为《大陆画家》,可书中还是没有写我父亲力群的文章。  台湾地区出版的《大陆画家》一书的封底是这样介绍我的:  1940年生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和天士力控股集团、天士力科普基地联合打造了“我是小小文化传承人”主題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分为“我是小药农” “我是小药商” “我是小中医”3期进行,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和调查访谈  本阶段将活动中要进行科学普及的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以及将要开展的
2012年12月24至25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观摩暨评选工作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自今年7月在成都召开了“中华文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动员大会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各地采取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创作动员会,与专业美术机构和院校,以及重点美术家沟通、联络等各种方式推进动员和组织美术家创作申报的有关工作。“工程”申报开始后,全国广大艺术家们积极
由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黄格胜的巨幅著名画作《壮锦》也首次在画展上与观众见面。画展开幕当天还举行了“家园·漓江画派论坛——黄格胜艺术创作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美术理论家进行研讨。  “家园——黄格胜国画展”是漓江画派继2007年、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
摘要:介绍了Weka的历史、特点及使用方法。  关键词:数据挖掘工具  Weka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5-0048-01    Weka全名为怀卡托智能分析环境(Waikato Environ-merit for Knowledge Analysis),是一个基于java、用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开源项目,其开发者是来自新西兰怀卡托
展览时间:2014.03.05 至03.13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  赵奇从80年代成名作——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的《可爱的中国》算起,至1999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的《父亲的胡琴》,他的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性的美术奖项20多次。1996年,他被中国文联世纪之星工程委员评为全国美术界唯一的“世纪之星”。  纵观赵奇的作品,可以感受到
摘要:介绍了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μC/GUI的特点及移植需要的硬件环境。详细阐述了μC/GUI在基于ARM7 S3C44BOX的开发板上的移植过程,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及其需要修改的源代码。  关键词:μC/GUI 嵌入式系统 S3C44BOX 移植  中图分类号 TP3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5-0064-02    1 μC/GUI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 年建校。目前,学校有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百旺校区、万泉河分校、昌平学校5 个校区,132 个教学班,324 名教职工,5 283名学生,实现了多校区“同步·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中关村二小“家园文化”的浸润下,学校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实现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是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科技教育团队的共同努力
为完整准确贯彻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促进新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4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新疆科普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新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承办,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上海市青少年科教研究中心、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协办的2021年新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在沪开班。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监事长李晓亮、新疆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