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燕老师教学《肖邦故园》一文,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在批阅学生“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确立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中,程老师组织学生对文本阅读中的重难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再让全班同学进行深度讨论。整个教学过程显现了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积极倡导。具体说,程老师执教《肖邦故园》一课,师生在导学中质疑,在教学中释疑,有如下四方面的特色。
一、以学定教,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伊始,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后,程老师便告诉学生:在批改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大家的共同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文本”,这堂课“请大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答案,(派代表)展示到黑板上”。这个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教师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质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决定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逐一释疑,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策略。
现代教育学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在他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由知之甚少向知之甚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教学行为是否有效,都由学生是否有进步来检验。“以学定教”之所以值得肯定与提倡,首先是它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决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而是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其次是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我们认为,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诸方面的训练,一定要按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新要求。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为什么有些阅读教学的课堂没有效益,原因就在于教学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已掌握了的,我们还在花大力气讲,无疑是空耗时间;学生那里还不明就里,我们不能给他廊清辨明,学生困惑依旧;学生迫切需要的,我们避重就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要改变语文课堂耗时多、收效微的现状,教学应当详学生之所略,略学生之所详,简言之:以学定教有效果。
二、整个质疑、释疑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自觉实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纵观课堂,“自主完成导学案—小组讨论—代表展示答案—全班评议”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研讨文本。
课前学生完成“导学案”,这是个体行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形成答案,这是群体行为,是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还是合作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者的探究过程。形成答案展示到黑板上,供全班讲评讨论,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的质量一定高。因为每一个体的学习有质量,讨论交流的质量才会有保证;评论交流有质量,也才会使个体的认识能够再提高。我们在程老师的课堂里高兴地看到,在对有些问题的探讨时(如对“清流”含义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教师相机点拨,同学相互补充,对文意的理解也就逐步深入了。
三、问题引领,展开对话,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程老师执教的《肖邦故园》一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解决问题。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环节,一共处理了四个大问题:一是文章开头写肖邦故园的小屋,为什么要用“惟独”二字?二是肖邦的音乐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其根源在哪里(第13段“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这句话中“清流”的含义)?三是写故园周围的景色以及肖邦在故园的生活,这与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怎样的联系?四是文章的第20-27段写到了肖邦故居的四季之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妙处在哪里?上述四个大问题,有的涉及重要词语的理解,有的涉及全文意思的把握;有的要求理解内容,有的要求鉴赏表达技巧。总而言之,这几个问题都非常关键,与文本理解密切相关,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
问题的设计显得很用心思,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同样值得称道。首先是所有问题的分析,结论的形成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其次是释疑的过程中有思维的碰撞,又有问题的生成。如第二组认为“清流”应该指的是肖邦音乐的创作灵感,对此,其他小组的同学不认同,认为“这里的‘清流’应该指的是民族精神”。经过争辩,第二组的同学接受了其他同学的看法。在第三组展示自己理解时,有其他同学质疑:肖邦故园景色与肖邦音乐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这种超出预设而生成的有价值的疑问,是极为珍贵的课程资源。问题的生成,反映了此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入,而生成的问题又印证了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创作之间的联系是文本解读的重难点。
可见,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平台,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得益于教师教的主体作用
本次赛课是在宝应中学进行的,而程燕正是宝应中学的老师,因而,程老师采用的就是宝应中学正在探索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板书本组答案,全班集体评议板书答案。
传统的母语教学,把教师教的主体作用看得过高,评价课的优劣,往往是看教师是否讲了,是否讲得精彩,一般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实施新课程后,很多课堂又过分地关注了学的一方,有的甚至让教师退至后台,这又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程老师的课则不同,发动学生讨论有关问题时,教师或作教学过渡衔接,或提示问题的关键点,或参与学生的讨论,或为学生相机链接有关资料,或为学生的讨论作小结……总之,教师始终是作为问题讨论的组织者、参与者出现的。 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教师要发挥教的主体性,学生要发挥学的主体性,偏废某一方面,都会失衡,都会影响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的主体性主宰了教学全部,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反过来,教的主体性缺失了,教学场就没有了,说得严重些,教育便不复存在了。在后课改的语境下,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体作用。教学主体性本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教的主体性与学的主体性。而学的主体性,又往往需要教的主体性来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多了一个元素:不但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可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又成了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老师执教的《肖邦故园》可圈可点的地方确有不少,但我认为,有些环节还可以再优化。
第一,开头的教学环节不够顺畅,似乎应当补上对文本作整体感知的环节。
我们回顾一下程老师开头的一段话:通过对大家导学案的批改,我发现大家的共同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文本,所以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方法就是抓住文本、理解情感、解决问题。所以请大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答案,展示到黑板上。
这段话有些不妥:(1)“没有抓住文本”是学生做导学案的有关题目没有扣住文本,还是学生没有从整体上准确理解文本,意思不明确;(2)“抓住文本、理解情感、解决问题”不能说成是“这堂课的学习方法”;(3)更重要的是,从前后教学环节看,“没有抓住文本”应是指没有从整体上准确理解文本,因而,第一个“所以”后面应当明确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工作还没做好,让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案上题目,这个环节就不够科学。针对学生做导学案题目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对文本的结构稍作梳理,帮助学生对全文准确把握。
第二,要学生讨论的问题缺乏统整,似乎应当设计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问题。
其实,《肖邦故园》标题就值得让学生讨论。这篇散文用大部分篇幅写肖邦音乐的特点,为什么不以《肖邦音乐》为题?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小屋里诞生了音乐伟人肖邦,第二部分写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音乐,第三部分写肖邦音乐蕴含着故园文化,第四部分写肖邦音乐唱出了故园的四季。肖邦音乐与肖邦故园密不可分,写肖邦故园实际上就是写肖邦音乐。用这样的问题也许能够把全文统整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对程老师的课,有价值的评议可能挂一漏万,再优化的建议,也可能有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一、以学定教,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伊始,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后,程老师便告诉学生:在批改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大家的共同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文本”,这堂课“请大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答案,(派代表)展示到黑板上”。这个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教师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质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决定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逐一释疑,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策略。
现代教育学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在他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由知之甚少向知之甚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教学行为是否有效,都由学生是否有进步来检验。“以学定教”之所以值得肯定与提倡,首先是它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决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而是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其次是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我们认为,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诸方面的训练,一定要按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新要求。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为什么有些阅读教学的课堂没有效益,原因就在于教学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已掌握了的,我们还在花大力气讲,无疑是空耗时间;学生那里还不明就里,我们不能给他廊清辨明,学生困惑依旧;学生迫切需要的,我们避重就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要改变语文课堂耗时多、收效微的现状,教学应当详学生之所略,略学生之所详,简言之:以学定教有效果。
二、整个质疑、释疑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自觉实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纵观课堂,“自主完成导学案—小组讨论—代表展示答案—全班评议”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研讨文本。
课前学生完成“导学案”,这是个体行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形成答案,这是群体行为,是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还是合作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者的探究过程。形成答案展示到黑板上,供全班讲评讨论,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的质量一定高。因为每一个体的学习有质量,讨论交流的质量才会有保证;评论交流有质量,也才会使个体的认识能够再提高。我们在程老师的课堂里高兴地看到,在对有些问题的探讨时(如对“清流”含义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教师相机点拨,同学相互补充,对文意的理解也就逐步深入了。
三、问题引领,展开对话,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程老师执教的《肖邦故园》一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解决问题。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环节,一共处理了四个大问题:一是文章开头写肖邦故园的小屋,为什么要用“惟独”二字?二是肖邦的音乐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其根源在哪里(第13段“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这句话中“清流”的含义)?三是写故园周围的景色以及肖邦在故园的生活,这与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怎样的联系?四是文章的第20-27段写到了肖邦故居的四季之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妙处在哪里?上述四个大问题,有的涉及重要词语的理解,有的涉及全文意思的把握;有的要求理解内容,有的要求鉴赏表达技巧。总而言之,这几个问题都非常关键,与文本理解密切相关,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
问题的设计显得很用心思,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同样值得称道。首先是所有问题的分析,结论的形成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其次是释疑的过程中有思维的碰撞,又有问题的生成。如第二组认为“清流”应该指的是肖邦音乐的创作灵感,对此,其他小组的同学不认同,认为“这里的‘清流’应该指的是民族精神”。经过争辩,第二组的同学接受了其他同学的看法。在第三组展示自己理解时,有其他同学质疑:肖邦故园景色与肖邦音乐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这种超出预设而生成的有价值的疑问,是极为珍贵的课程资源。问题的生成,反映了此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入,而生成的问题又印证了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创作之间的联系是文本解读的重难点。
可见,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平台,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得益于教师教的主体作用
本次赛课是在宝应中学进行的,而程燕正是宝应中学的老师,因而,程老师采用的就是宝应中学正在探索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板书本组答案,全班集体评议板书答案。
传统的母语教学,把教师教的主体作用看得过高,评价课的优劣,往往是看教师是否讲了,是否讲得精彩,一般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实施新课程后,很多课堂又过分地关注了学的一方,有的甚至让教师退至后台,这又让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程老师的课则不同,发动学生讨论有关问题时,教师或作教学过渡衔接,或提示问题的关键点,或参与学生的讨论,或为学生相机链接有关资料,或为学生的讨论作小结……总之,教师始终是作为问题讨论的组织者、参与者出现的。 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教师要发挥教的主体性,学生要发挥学的主体性,偏废某一方面,都会失衡,都会影响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的主体性主宰了教学全部,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反过来,教的主体性缺失了,教学场就没有了,说得严重些,教育便不复存在了。在后课改的语境下,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体作用。教学主体性本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教的主体性与学的主体性。而学的主体性,又往往需要教的主体性来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多了一个元素:不但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可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又成了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老师执教的《肖邦故园》可圈可点的地方确有不少,但我认为,有些环节还可以再优化。
第一,开头的教学环节不够顺畅,似乎应当补上对文本作整体感知的环节。
我们回顾一下程老师开头的一段话:通过对大家导学案的批改,我发现大家的共同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文本,所以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方法就是抓住文本、理解情感、解决问题。所以请大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组的任务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答案,展示到黑板上。
这段话有些不妥:(1)“没有抓住文本”是学生做导学案的有关题目没有扣住文本,还是学生没有从整体上准确理解文本,意思不明确;(2)“抓住文本、理解情感、解决问题”不能说成是“这堂课的学习方法”;(3)更重要的是,从前后教学环节看,“没有抓住文本”应是指没有从整体上准确理解文本,因而,第一个“所以”后面应当明确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工作还没做好,让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案上题目,这个环节就不够科学。针对学生做导学案题目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对文本的结构稍作梳理,帮助学生对全文准确把握。
第二,要学生讨论的问题缺乏统整,似乎应当设计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问题。
其实,《肖邦故园》标题就值得让学生讨论。这篇散文用大部分篇幅写肖邦音乐的特点,为什么不以《肖邦音乐》为题?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小屋里诞生了音乐伟人肖邦,第二部分写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音乐,第三部分写肖邦音乐蕴含着故园文化,第四部分写肖邦音乐唱出了故园的四季。肖邦音乐与肖邦故园密不可分,写肖邦故园实际上就是写肖邦音乐。用这样的问题也许能够把全文统整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对程老师的课,有价值的评议可能挂一漏万,再优化的建议,也可能有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