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在中学开展科技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且竞争又来自于各个领域。然而其实质归根结底不外乎两个字,那就是:科技!因此,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在青少年中进行科技教育就变得更加的迫切。
  然而在中学进行科技教育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科技教育能够在中学得到真正的实施。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改变人们对科技教育的观念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观念是影响和制约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键因素所在。传统和落后的观念,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学阶段则突出的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唯分数论”、“唯名校论”等等。因此,只有打破常规,进行深刻变革、更新,才能使青少年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否则难以图进。
  1.转变地位,变“活动”为“教育”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在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心目当中,大多数的人还仍然把青少年科技视为“活动”。正是由于这种肤浅、片面的认识,才使得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难以在中学真正深入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应有的成效。这与我国当前的基本教育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把活动观上升为教育观,也就是把青少年科技活动升华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机制之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作的被动局面。说到底,就是要把人们思想中“副”的“活动”变为教育的主体。
  2.内外结合,加强与学科之间渗透
  在目前的大多数中学里,科技教育基本上都是被学校安排在“课外”的范畴,只是当作学生学习、生活之余的“调剂品”。这正是从本质上反映了工作未真正受到重视的程度。然而,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而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要素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同时,又和整个教育是有机的构成。如果再以传统观念人为的把“课内”与“课外”分开、对立起来,势必造成事倍功半甚至有害的工作结果。那到底该怎么办呢?解决的办法有一个:那就是把科技教育全面地由课外向课内各学科渗透,力争最大限度地使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以此彻底改变中学科技教育就是课外小组、发明、制作这类的狭小空间范围。
  3.从“点”到“线”,再带动整个“面”
  这里所说的“点”、“线”、“面”,指的就是中学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象,应切实做到由少数、个别同学,发展到多数同学,最后扩大到学校全体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科学精神能够深入人心,使学生受益终生。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的科技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切实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在科学指导下的创新更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所以,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后,就能够真正意识到科技教育在中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使科技教育能够在中学得到有效的开展,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行之有效的科技教育规划
  新形势下的中学科技教育工作,应该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并且在规划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形成合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急需的自身规划、目标、操作体系、内容体系等,以使工作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统一,进而由简单的“活动”升华到深刻的“教育”。这是搞好中学科技教育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学科技教育的行动指南。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产生了动力。中学科技教育应设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向往科学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在学校,一是通过核心课程学习,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二是通过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强化科学文化的传播。以“兴趣性、趣味性、开放性”启发学生,让他们对科技情有独钟,在科学活动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满足,最终形成对科学事业的终生热爱。
  3.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在科技教育队伍的整体建设方面,一要扩大其编制,二要更详尽地确定其地位和责任、权利,三要扩大关于科技教育的经费投入等。科技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有耐心、恒心,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而完成。做好科技教育工作,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付出艰辛而繁重的劳动。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有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同时,由于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也是评估学校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利用好社会资源
  虽然说教育的阵地在学校,但是对于科技教育而言,很多学校由于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没有办法在学校完成,所以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也是很多学校没有办法长期坚持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科技教育的根源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对学校科技教育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支撑。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学校开辟了南温泉地质考察基地、云篆山地理实习基地;与重庆大学物理科学实验室建立了“大手拉小手”科技教育模式;与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学生参观学习基地;另外还与其他的一些高校以及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充分弥补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局限性。
  以上就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总之,中学阶段的科技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且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在我国广大的中学青少年中开展好这项工作,对我们国家、以至于对人类社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以自己从事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
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中小学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新课标的不断改进,似乎是减负增效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在实践中,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并未能将改革的宗旨落到实处。然而问题在于,在减负的前提下,如何增效,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完美统一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下面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六步”教学,为学生学习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全面推广已近贵州四载,新课改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化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
摘 要: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征之一在于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侧重于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忽视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违背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本文将从情感教育入手,分析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新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强调“知识与能力”之外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
德国有一名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肴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情境和知识,就像汤和盐的关系.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而知识则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去捕捉知识,能够整理和概括信息.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以生动有趣
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实施者。一个班级发展的好与坏,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做好班主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革的社会。新时期学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做一个好班主任也真是不容易。因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之重。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关系着一个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