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以及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46
  一、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引导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体验,如果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脱离了生活这一环境,课堂就会显得苍白、单一。在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给足学生实践的机会,而是把学生限制在思想的笼子里。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完全不让学生外出实践。这种德育的教学方式仅局限在课堂中,无法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德育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的目的性也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才能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习的热情。在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的差异与其知识相结合。这种方式使得教与学脱离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且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
   德育教学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激励性的评价,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自信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会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停留在总结性的评价中。其实,重量化的评价模式使评价变得单一,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他们也容易对德育评价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教师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想将学生教育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这一素质,以便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教师应该在课堂、校园中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行为和语言,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具有强大力量的教师形象,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公信力。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学生。教师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学信念,对学生也更加有耐心。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才华,进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营造教学氛围,落实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重要教育资源,以此导入到课堂情境中,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与此同时,教材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引申到生活中,以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激活教学过程,以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营造教学氛围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
   首先,教师应该建立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这一关系是落实德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也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教师都应该和学生成为伙伴和朋友,这种关系是德育发挥效果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和平相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人格,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温暖。特别是对于班级上的学困生和“问题学生”,教师更应该以理解、宽容、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
   其次,在教学氛围上教师还应该贯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在平时的课堂中,努力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实践,增强他们的体验感,这样的德育活动才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引入到课本中的道德观点上。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陷入深思,开始回忆来自家人的爱。当学生开始讨论时,他们的思路也会渐渐展开,想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思考的过程是学生逐渐产生对亲人感恩的过程,学生会明白亲情的伟大之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家人,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三)在爱心教育中渗透德育
   没有情感和爱的德育是苍白和空洞的,所产生的张力也是不夠的,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足的。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身边人的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在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好切入点,恰当地进行爱心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再比如:教师参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绿色的教育。这种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再到家庭最后到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
   三、总结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其他文献
历史教育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归宿.因此教师应充分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育学生的家国
作为全国的第一条“高寒地铁”,哈尔滨地铁1号线经过近5年的建设和筹备,近期已全面载客试运营。秉承公益服务、福祉百姓的理念,哈尔滨地铁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常人所不及。在运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不断提高,逐渐向着尼葛洛庞帝描述的“数字化生存”的社会景象迈进。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角度,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无疑是运用了新的技术的表现工具,是一种以电子为信息载体,以比特为信息单位的新媒体。而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是信息艺术设计美学的基础性问题。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思考,呈现技术与艺术相互对立、相互作用、
【摘 要】本文從初中生学习英语语法时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英语语法教学确实起到引领语言教学的目的,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165   每每提及语法,马上使人与死气沉沉的课堂联系在一起。的确初中英语语法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
【摘 要】英语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语言,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语言课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英语教学提起了高度重视,关注到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新课改也强调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案例教学 
概率问题题型较多,解法灵活,不少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因概念不清、忽视条件、考虑不周等原因导致思维混乱,最终导致解题失误.本文就概率问题中的常见错误进行成因诊断,下面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类型一:“非等可能”与“等可能”的混淆  例1 掷两枚骰子,求所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错解 掷两枚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2,3,4,…,12共11种基本事件,所以概率为P=111.  剖析 以上11种基本事件不是等可
主要创作理念:(1)结合“家家参与,人人动手”的理念。卡通形象设计一家人,突出以家为单位参与垃圾分类,家人齐心协办一起垃圾分类,全家人一起参与劳动,体现团结精神。
【摘 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总结教学经验,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134  阅读是人类获取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不仅要求文化素质要提高,身体素质同样不能落下,但就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情况不太客观,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摘 要】学生良好的品德是体育教育的任务之一,意志素质是人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体育作为一门运动型教育学科,对教育的作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是通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修养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机智勇敢、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素质、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观念,体育教学与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