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以及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46
一、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引导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体验,如果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脱离了生活这一环境,课堂就会显得苍白、单一。在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给足学生实践的机会,而是把学生限制在思想的笼子里。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完全不让学生外出实践。这种德育的教学方式仅局限在课堂中,无法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德育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的目的性也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才能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习的热情。在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的差异与其知识相结合。这种方式使得教与学脱离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且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
德育教学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激励性的评价,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自信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会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停留在总结性的评价中。其实,重量化的评价模式使评价变得单一,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他们也容易对德育评价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教师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想将学生教育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这一素质,以便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教师应该在课堂、校园中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行为和语言,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具有强大力量的教师形象,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公信力。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学生。教师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学信念,对学生也更加有耐心。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才华,进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营造教学氛围,落实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重要教育资源,以此导入到课堂情境中,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与此同时,教材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引申到生活中,以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激活教学过程,以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营造教学氛围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
首先,教师应该建立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这一关系是落实德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也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教师都应该和学生成为伙伴和朋友,这种关系是德育发挥效果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和平相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人格,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温暖。特别是对于班级上的学困生和“问题学生”,教师更应该以理解、宽容、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
其次,在教学氛围上教师还应该贯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在平时的课堂中,努力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实践,增强他们的体验感,这样的德育活动才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引入到课本中的道德观点上。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陷入深思,开始回忆来自家人的爱。当学生开始讨论时,他们的思路也会渐渐展开,想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思考的过程是学生逐渐产生对亲人感恩的过程,学生会明白亲情的伟大之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家人,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三)在爱心教育中渗透德育
没有情感和爱的德育是苍白和空洞的,所产生的张力也是不夠的,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足的。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身边人的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在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好切入点,恰当地进行爱心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再比如:教师参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绿色的教育。这种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再到家庭最后到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
三、总结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46
一、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引导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小学品德与生活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体验,如果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脱离了生活这一环境,课堂就会显得苍白、单一。在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给足学生实践的机会,而是把学生限制在思想的笼子里。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完全不让学生外出实践。这种德育的教学方式仅局限在课堂中,无法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德育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的目的性也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育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才能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习的热情。在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的差异与其知识相结合。这种方式使得教与学脱离了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且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
德育教学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激励性的评价,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自信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会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也停留在总结性的评价中。其实,重量化的评价模式使评价变得单一,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他们也容易对德育评价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教师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想将学生教育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这一素质,以便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教师应该在课堂、校园中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行为和语言,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具有强大力量的教师形象,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公信力。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现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学生。教师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学信念,对学生也更加有耐心。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激发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才华,进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二)营造教学氛围,落实德育的有效性
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重要教育资源,以此导入到课堂情境中,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与此同时,教材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引申到生活中,以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激活教学过程,以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营造教学氛围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
首先,教师应该建立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这一关系是落实德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也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教师都应该和学生成为伙伴和朋友,这种关系是德育发挥效果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和平相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人格,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温暖。特别是对于班级上的学困生和“问题学生”,教师更应该以理解、宽容、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
其次,在教学氛围上教师还应该贯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在平时的课堂中,努力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实践,增强他们的体验感,这样的德育活动才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引入到课本中的道德观点上。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陷入深思,开始回忆来自家人的爱。当学生开始讨论时,他们的思路也会渐渐展开,想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思考的过程是学生逐渐产生对亲人感恩的过程,学生会明白亲情的伟大之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家人,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三)在爱心教育中渗透德育
没有情感和爱的德育是苍白和空洞的,所产生的张力也是不夠的,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足的。因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身边人的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在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好切入点,恰当地进行爱心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再比如:教师参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绿色的教育。这种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再到家庭最后到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
三、总结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