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我们在茶艺课中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 微课;学习型团队;优化教学课堂;学以致用
为了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我们学校在第二学期开设了《茶艺》课程。这门课程实操性强,理论知识繁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1.利用微信、QQ群发微课视频,学生提早了解课堂内容并掌握基础知识。
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笔者在课前制作了一个绿茶下投法冲泡的微课,并把此微课用微信和QQ这两个软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有观看视频,笔者针对此视频提出了6个问题,每个小组一个问题,并且让学生发布学习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提前掌握一些基础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中利用自制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课堂。
利用微课,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微课,学生很容易理解各种绿茶的类型特点和要领,教学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针对重点——下投法冲泡绿茶的程序及冲泡要领,以及教学难点掌握不同类型的绿茶相对应的冲泡方法,笔者特设计录制了《绿茶上、中、下投法冲泡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微课去突破重点、难点。
二、组建学习型团队,培养学生兴趣;设计课堂任务单,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快乐学習
《茶艺》是一门专业性以及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散、繁、杂,如果只靠课堂的45分钟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茶艺是不可行的,所以作为专业老师,我们要教会学生“捕鱼”的技能。
1.建立学习型团队,强化学生合作学习。
在我们原习惯化思维下,把学生安排好座位,分好组,并选好班干部就认为班级团队已经组建好了,这样的分组导致学生在团队学习中常出现好朋友之间相互影响,课堂上容易违反纪律。为了建立并优化团队,笔者首先通过随机抽牌的方式分小组,再通过“构建愿景图”,让小组迅速达成共同目标,然后再通过团队名称、口号、公约等内容把目标细化,选出小组的“老大”后,共同为自己的角色进行宣誓,打造团队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初步建成了团队。并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任务、团队激励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合作学习。
2.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等。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笔者通过音乐服装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茶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团队为单位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进行问答,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设计课堂任务单,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快乐学习。
针对茶艺课程的特点,在每堂课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分成两三个教学任务单,并把任务单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找问题,并通过团队来解决问题。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笔者把这个内容分成三个任务单:一是掌握绿茶下投法冲泡的程序;二是按照绿茶干茶外形,绿茶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三是不同类型绿茶冲泡方法的区别。任务发布给团队后,团队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学习拖延或者不积极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把激励机制引入课堂:第一,把激励机制融入课堂,每次小组回答获得抽牌的机会,按照抽牌的大小来决定加分多少,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懂得生活中也是努力与运气并存;第二,对学生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提高学生被肯定后的快乐与自信。
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合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茶艺课除了教会学生科学的泡茶技艺与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合作能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的: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学生们在掌握了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茶的特点,学会了基本冲泡技艺及一些配料的特性之后开始学习创编调和茶。合作小组的调制实验开始了,选茶具、测量水温、品尝、起名、填写实验报告。譬如以龙井为主茶料、玉蝴蝶、金莲花为配料的“蝶戏金莲碧玉泉”不仅口味上佳、赏心悦目,名字也有味道吧。科学的方法、修养品性和文学内涵融合在一起,当一群体态优雅的小茶人呈上缤纷馥郁的实验成果时,课堂散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在茶艺教学中,还有许多学习的内容协作性很强,尤其在茶艺表演中表现突出。为了让学生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项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中的泡茶技艺上升为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一种美的熏陶,同时培养学生一种审美。笔者在课堂中强化茶艺表演,一般情况下要求三人同台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说员。主泡手负责泡茶,助泡手协助主泡手,负责焚香、赏茶、敬茶等,解说员负责各项泡茶程序的解说。在整个过程的进行当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同一时间内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而在不同的场合以及泡茶任务的搭配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泡手的任务,有时候又要求学生承担解说员或助泡手的任务,角色的变化意味着学生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必须通过实际训练和心理过滤才能确立一种整体的和谐与协作。另外,泡好一壶茶不仅需要有好的泡茶技艺,还需要有优质的茗茶、上好的水质、恰当的冲泡时间、合适的茶具、良好的心境等等,缺一便不能品出茶之至味。因此茶艺表演是培养学生和谐美感与协作精神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在创新与合作的茶艺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中国人有喝茶的礼仪。例如:茶水不能倒得太满,中国人有句俗语“茶满欺人,酒满敬人”;茶杯的拿捏——大拇指、食指轻拿杯沿,中指托杯底,叫“三龙互鼎”,剩下的两只手指不能指着别人,那是不礼貌;敬茶时,一手三指执杯,另一手侧掌护于杯前,对老人平举齐眉,并轻声道请,对平辈双手托杯,略高即可;喝茶四部——闻香、嘬唇、徐啜、小口,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茶汤入口后还要在舌边轻轻鼓漱一番,再徐徐吞咽,体验回味。不可仰头大口猛喝等等。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很好地领悟了茶文化,提高了自身素质。
茶艺是一门兼顾技艺知识以及艺术于一体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的不止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和谐之美,对生活美的追求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同时茶艺也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职业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我们教师需要多动脑筋,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学中提高,这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团结合作,才能走向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张皓明.我眼中的联邦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何敏.再论"做中学":学什么,如何指导--从中法"做中学"项目师资培训说起 2006(4)
【关键词】 微课;学习型团队;优化教学课堂;学以致用
为了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我们学校在第二学期开设了《茶艺》课程。这门课程实操性强,理论知识繁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1.利用微信、QQ群发微课视频,学生提早了解课堂内容并掌握基础知识。
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笔者在课前制作了一个绿茶下投法冲泡的微课,并把此微课用微信和QQ这两个软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有观看视频,笔者针对此视频提出了6个问题,每个小组一个问题,并且让学生发布学习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提前掌握一些基础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堂中利用自制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课堂。
利用微课,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微课,学生很容易理解各种绿茶的类型特点和要领,教学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针对重点——下投法冲泡绿茶的程序及冲泡要领,以及教学难点掌握不同类型的绿茶相对应的冲泡方法,笔者特设计录制了《绿茶上、中、下投法冲泡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微课去突破重点、难点。
二、组建学习型团队,培养学生兴趣;设计课堂任务单,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快乐学習
《茶艺》是一门专业性以及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散、繁、杂,如果只靠课堂的45分钟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茶艺是不可行的,所以作为专业老师,我们要教会学生“捕鱼”的技能。
1.建立学习型团队,强化学生合作学习。
在我们原习惯化思维下,把学生安排好座位,分好组,并选好班干部就认为班级团队已经组建好了,这样的分组导致学生在团队学习中常出现好朋友之间相互影响,课堂上容易违反纪律。为了建立并优化团队,笔者首先通过随机抽牌的方式分小组,再通过“构建愿景图”,让小组迅速达成共同目标,然后再通过团队名称、口号、公约等内容把目标细化,选出小组的“老大”后,共同为自己的角色进行宣誓,打造团队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初步建成了团队。并且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任务、团队激励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合作学习。
2.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等。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笔者通过音乐服装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茶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团队为单位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进行问答,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设计课堂任务单,引入激励机制,让学生快乐学习。
针对茶艺课程的特点,在每堂课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分成两三个教学任务单,并把任务单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找问题,并通过团队来解决问题。以《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为例,笔者把这个内容分成三个任务单:一是掌握绿茶下投法冲泡的程序;二是按照绿茶干茶外形,绿茶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三是不同类型绿茶冲泡方法的区别。任务发布给团队后,团队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学习拖延或者不积极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把激励机制引入课堂:第一,把激励机制融入课堂,每次小组回答获得抽牌的机会,按照抽牌的大小来决定加分多少,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懂得生活中也是努力与运气并存;第二,对学生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提高学生被肯定后的快乐与自信。
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合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茶艺课除了教会学生科学的泡茶技艺与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合作能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的: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学生们在掌握了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茶的特点,学会了基本冲泡技艺及一些配料的特性之后开始学习创编调和茶。合作小组的调制实验开始了,选茶具、测量水温、品尝、起名、填写实验报告。譬如以龙井为主茶料、玉蝴蝶、金莲花为配料的“蝶戏金莲碧玉泉”不仅口味上佳、赏心悦目,名字也有味道吧。科学的方法、修养品性和文学内涵融合在一起,当一群体态优雅的小茶人呈上缤纷馥郁的实验成果时,课堂散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在茶艺教学中,还有许多学习的内容协作性很强,尤其在茶艺表演中表现突出。为了让学生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项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中的泡茶技艺上升为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一种美的熏陶,同时培养学生一种审美。笔者在课堂中强化茶艺表演,一般情况下要求三人同台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说员。主泡手负责泡茶,助泡手协助主泡手,负责焚香、赏茶、敬茶等,解说员负责各项泡茶程序的解说。在整个过程的进行当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同一时间内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而在不同的场合以及泡茶任务的搭配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泡手的任务,有时候又要求学生承担解说员或助泡手的任务,角色的变化意味着学生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必须通过实际训练和心理过滤才能确立一种整体的和谐与协作。另外,泡好一壶茶不仅需要有好的泡茶技艺,还需要有优质的茗茶、上好的水质、恰当的冲泡时间、合适的茶具、良好的心境等等,缺一便不能品出茶之至味。因此茶艺表演是培养学生和谐美感与协作精神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在创新与合作的茶艺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中国人有喝茶的礼仪。例如:茶水不能倒得太满,中国人有句俗语“茶满欺人,酒满敬人”;茶杯的拿捏——大拇指、食指轻拿杯沿,中指托杯底,叫“三龙互鼎”,剩下的两只手指不能指着别人,那是不礼貌;敬茶时,一手三指执杯,另一手侧掌护于杯前,对老人平举齐眉,并轻声道请,对平辈双手托杯,略高即可;喝茶四部——闻香、嘬唇、徐啜、小口,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茶汤入口后还要在舌边轻轻鼓漱一番,再徐徐吞咽,体验回味。不可仰头大口猛喝等等。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很好地领悟了茶文化,提高了自身素质。
茶艺是一门兼顾技艺知识以及艺术于一体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的不止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和谐之美,对生活美的追求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同时茶艺也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职业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我们教师需要多动脑筋,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学中提高,这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团结合作,才能走向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张皓明.我眼中的联邦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何敏.再论"做中学":学什么,如何指导--从中法"做中学"项目师资培训说起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