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一学就会,会了就忘”怎么办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学习应用文时上手很快,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如何化解“一学就会,会了就忘”这个难题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深化对格式的理解。应用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是写作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掌握格式對小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在考试及应用时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永正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一年徐州市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作文是写信(包括写信封),结果“全市写信格式正确率不到20%”——应该说,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学生对格式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很大的关系。
  格式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但对于这个重点,不少教师采取的方法是简单的“告诉”,而不是引导学生追问:某种应用文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格式而不是其他格式?缺少这样的追问,学生就失去了深入思考、寻根究底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就变成了简单机械的模仿,当然不会获得好的效果。
  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呢?角色体验是个不错的办法。就拿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写信的格式来说吧。写信其实就是用笔跟对方“说话”,所以每个“写信的人”都是一个“说话的人”。跟人说话首先得跟对方打招呼吧,这就是称呼——礼仪中有“以左为尊”的习惯,所以称呼必须顶格写。话说完后(正文结束后)总得跟对方道声祝福、说声再见吧,这就是祝福语。因为这些话不是面对面说的,要让对方知道你是谁,就必须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呢?最后当然要写明日期。经过这样的体验,写信的格式就会自然地从学生心里生长出来,死记硬背当然就没有必要了。
  体验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来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格式比较复杂,也很特别:它的题目很长,看了题目就能了解比赛的大致情况;它开头就交代比赛的结果,然后具体介绍比赛的过程,最后补充说明其他情况。教学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以读者而不是以作者的身份去体验人们了解比赛的一般过程。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读者了解一项赛事,他首先想知道的是比赛的结果,其次才是比赛的过程,最后是其他方面的有关情况——这跟“体育新闻报道”的格式高度一致。于是,孩子们恍然大悟:“体育新闻报道”的格式不是专家决定的,不是教师决定的,而是由读者决定的,是读者了解一项赛事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有了这样的理解,“体育新闻报道”的格式学生不仅“一学就会”,而且还能做到“会了不忘”。
  应用文的格式并不复杂,但教师不能教得太简单。我们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格式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 有效地突破难点。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是写一篇“热爱劳动”的演讲稿。温儒敏先生在点评作文题目时强调,写演讲稿“要考虑、拟想听众接受的情况,语词运用、口气和一般议论文是不一样的。如果写成一般议论文,会扣分”——如果把规范的格式比作应用文的“外衣”,那么得体的表达就是它的“内核”。“内核”如何跟“外衣”匹配,一直是应用文教学的难点。
  应用文的语言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很少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这对写惯了记叙文,从小就被要求“描写要细致、生动”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也极不习惯。
  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了学写“体育新闻报道”,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以3人为一组的1分钟跳绳比赛,一个学生在报道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看,“火箭队”的“双摇”大王姚国森压轴出场了!他甩甩手腕,扭扭脚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充满了自信。老师的哨声一响,他就飞快地跳了起来。他跳得多快呀,两只脚像蜻蜓点水一样轻快敏捷,两只手像风车一样舞得人眼花缭乱,而绳子早就变成了一道道影子,只听见打在地上发出的“啪啪”声。“……200、201、202”,天啊,他竟然跳出了202个的惊人成绩!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应该算是一段精彩的描写,但它却不符合“体育新闻报道”的表达要求。我把这段话展示在投影上,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个读者,对姚国森的比赛,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片段里的哪些内容应该删去,哪些内容可以采用?结合比赛的进程,还有哪些内容应该补充进去?经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成功地对这个片段进行了改写:
  生1:火箭队前两位队员发挥一般,他们之所以能获得第一名完全依靠第三个出场的主力姚国森。姚国森是学校田径队队员,体力全班第一,再加上双摇技术出众,1分钟竟然跳出了202个的惊人成绩。如果我们队有这样的选手,也会获得第一。
  生2:第一轮、第二轮比赛过后,火箭队以2分之差落后于蟋蟀队,火箭队能否夺冠就看第三个出场的姚国森了。姚国森不愧是我们班的跳绳大王,1分钟的时间里竟然全部采用双摇跳的技术,而且只有一次失误。最后,他以惊人的202分为火箭队反超蟋蟀队获得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
  应该说,这不是普通的修改,而是两种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跟机械模仿相比,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教学法”——“看到的,忘记了;听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真正的能力通常都是从这种基于理解和实践的认知中转化而来的。
  三、 对应用文给予足够的重视。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考到应用文的概率比较低,所以大部分教师对应用文并不是特别重视。在学校,学生几乎每周都会进行写人、记事类的习作训练,但应用文一学期练得太少,学生怎么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应用文写作呢!
  从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不少国家把应用文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我以为,除了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之外,应用文写作的态度、方法、价值取向也是它成为重点的原因,而这些恰恰可以给记叙文写作带来一些启示。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真实的生活。有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时不是从生活中筛选、提取习作内容,而是从“作文选”、从以前写过的习作里寻找。同一个题材,他们可以从三年级写到六年级甚至写到初中。作文对他们来说不是发现生活、表现生活、学习运用我们的母语,而是背诵和默写——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样的学生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而应用文的写作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它离不开生活,它必须真实地面对生活,必须为生活服务。如果我们对应用文写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的价值取向当然会影响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帮助他们走上习作的正确轨道。
  第二,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不管是写信、写便条,还是写“体育新闻报道”,应用文都有明确的读者,学生在写作时都有很强烈的读者意识,他们会考虑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会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写作。但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没有了读者意识,最突出的体现在他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东西旁人一定会有同样的印象,而不知道这一切应当用自己的笔去‘还原’,应当通过‘描绘’去传达”(王栋生语)。我想,经常进行应用文写作,学生强烈的读者意识就有可能渐渐地迁移到记叙文的写作当中;当学生有了读者意识的时候,记叙文写作的一些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我们就要抓住机会经常进行相应的训练。学完《学会合作》这篇课文后,我们班以“合作的力量”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围绕这次演讲比赛,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几种应用文的训练。
  1.写通知,告知本班同学及有关老师演讲比赛的时间、地点及内容。
  2.以“合作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3.写请柬,邀请校长、大队辅导员及有关老师参加活动。
  4.以主持人的身份写本次活动的开幕词、闭幕词。
  5.写新闻报道或板报稿,介绍本次活动的有关情况。
  这次练习持续了一个星期,学生每天完成一项作业。因为每项作业都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他们的兴趣很浓,作业的质量也比较令人满意。
  “一学就会,会了就忘”不应该是应用文教学的“常态”。认真研究应用文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除了能把应用文写好,学生还会得到其他的收获。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l.认识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 个新偏旁。会写“长、比”等4 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积极创编,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赛事,聚焦“比”字  1.猜赛事。今天,大森林里要举行一场与众不同的比赛,猜一猜会比什么?  2.(出示不同动物的尾巴)揭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3.认识生词“尾巴”。出示马尾图,大
教学目标:  1.结合班情创设情境,借助教材范例,能表明观点,会从不同角度说清理由。  2.通过补充表达材料,指导把理由说清楚的两个策略,提升交际能力。  3.在交际实践中能一边听一  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依据表达要求进行评价,尊重不同的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互动交流,做好交際准备。  能说说你担任过/想担任什么班干部吗?(相机
第一课时  一、韵母宝宝来做客  1.拼音王国里有六个单韵母宝宝,谁来告诉老师都有谁?  2.六个单韵母宝宝十分顽皮,非要去对方家里做客。咱们去瞧瞧,今天哪两个单韵母宝宝在一起玩耍呢?(板书:ɑi ei ui)  二、复韵母宝宝交朋友  1.结合“插图”,说出自己的发现。(用完整的句子说出图中有什么)  2.初次见面,和“你”问好。  (1)认识复韵母,知道复韵母是由两个字母或三个字母组成。  (
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驱动下,对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重大油气发现捷报频传,这在长期从事石油地质、海洋油气地质研究工作的姜正龙看来,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深水-超深水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使海上油气前景一片光明。”姜正龙感慨道。  心怀大志 闯油气难关  20多年来,专注油气勘探。全球约30%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赋存于海底,海上油气产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未来有望突破40%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深度教学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我认为,深度教学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引领性,好的教学一定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尤其是思想的引领。二是挑战性,深度教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才能摘到果子。这个挑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过程。三是主动性,深度教学要调动学生学
随着统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作为教材核心概念的“语文要素”迅速成为语文界热议的话题。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包含的各种基本因素,它包含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围绕“语文要素”,在同一单元内实现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快乐读书吧”的有机统整,形成了“主题—探究—表达—拓展”的整体学习链条。低年级教材出于对学生
“老师,还要画风。”  “你真了不起,可老师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真可惜!我竟然错失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大好机会。这是我在教二年级下册古诗《村居》时的一幕。  当时,课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古诗的情境,领悟古诗的意境,我设计了学生和老师共同为诗作画的教学环节。学生们读着诗文,提出画草,画莺,画柳,画风筝和儿童,这些都在我的预设中。我心里正得意学生们真了不起的时候,平时调皮的汪同学手高高地举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语文教学立足儿童学习语文已有的经验基础,发现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儿童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满足儿童语文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儿童语文教学立足课堂语言文字的实践,由儿童直观形象思维入手,依托语言文字,透过文字的声、色、味,听到、看到、感受到课文及作者所要传达的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意思与情感,提高儿童语言文字的阅读与思考、理解与表达、运用与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联系图片、结合语用认识“群、用、着”等11个生字,会写“牙、马、用”等5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出下雪的快乐和画家作画的惊喜,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清楚、连贯地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事件,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新闻特点我知道  1.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播放学校“小蝌蚪”电视台片头)同学们,“小蝌蚪”电视台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年“小蝌蚪”电视台有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