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小智,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自我感觉备课很充分了,可一上起来,就十分别扭,老师跟学生都觉得不爽、不对头。
智:原因当然很多,但“节奏”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蔡:于漪老师说:“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化学课恐怕也有这个问题吧。
智:当然,上课有节奏,人就感到和谐、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
蔡: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节奏并不是什么刻意追求的外设,而是一种自然的体现,是内在的和谐与内在的美的反映。
智:学文的真“酸”啊,不过是有这个理儿。
蔡:汉语言中出现这个语词其实很早。《礼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原本指的就是演奏与休止的变化与交替,像强弱、长短、高低、缓急等等的变化。
智:课堂节奏也要变,学生喜欢“善变”的老师。不变的话,课课如此,天天如此,一潭死水,学生的大脑皮层早麻木了,再充沛的激情也会耗尽。
蔡:同意!
智:课堂节奏要“变”,我看,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蔡:不错。面面俱到是课堂生命力的杀手。有的老师讲课文就是从头说起,一段接一段,一个节奏,一个腔调,慢条斯理说到尾,这样的课堂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真是一种折磨。浙江的肖绍国老师上《木笛》,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写笛声的词语“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先是要求字正腔圆,继而要求一板一眼地读,然后提醒学生“读词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你需要用心体会它的魔力。老师读这4个词语,大家听听有怎样的木笛声?”最后教师深情地激励学生:“这流着泪的笛声在夜空中回旋,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让我们一齐有滋有味地再来读一读这4个词语。”简单的四个词语,肖老师却不惜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层层递进,重锤猛敲,形成雕塑般的效果。
智:课堂节奏要变,也可能源于教学材料的别致与新鲜。我举一个化学的课例。
在学习《苯》时,教师以魔棒点火使苯燃烧,根据燃烧现象及数据推算苯的分子式,接着学生动手验证。当观察到苯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液褪色时,便陷入了茫然。此时,播放原创影片《苯的传奇》。大屏幕由远而近显现幽暗、班驳的背景,低回、神秘的音乐若有若无。一个浑厚的画外音穿过时间隧道,将我们带到十九世纪:“苯分子结构的确定曾是困扰十九世纪科学家的难题”。大屏幕上法拉第、米希尔里希、日拉尔等科学家头像交替叠印在画面上。继而画面定格为凯库勒的头像。1865年,凯库勒因苯分子的结构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一夜他在睡梦中(画面中头像淡出,各种链状结构式纵横交错,一蛇慢慢出现,盘绕、卷曲)忽见一蛇盘绕着自咬尾巴,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凯库勒跃身而起,画出梦中的蛇形。他顿悟: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形成六角环,每个碳接一个氢原子,苯分子谜团豁然开朗!(画面中环形蛇加速旋转,变为苯环结构特写。音乐大作!)教师把学生拉回现实:“苯的传奇告诉我们,科学家苦心孤诣才铸就了灵感的彩云!”学生被科学家忘我的精神深深感染,气氛达到了高潮。
蔡:相当惊艳!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用图、文、音、像把化学史料整合到课堂中。这打破讲、练、验的节奏模式,引爆了学生的热情。
智:有时候讲点轻松的内容也可以转换节奏。老师一讲到轶闻趣事,学生们就会听得眼睛放光。而教师总是讲正规理论,他们就昏昏欲睡。教师在确保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迎合一下学生,惠而不费嘛。
蔡:教学时长的变化也会自然形成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疾驰”与“驻留”要合理搭配。我上《我与地坛》,对园子中的几样事物花费的时间就大不一样。蚂蚁、蜜蜂、蝉都是一掠而过,在学生快节奏的发言中疾驰。而露珠、草木则作了驻留——提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思考,讨论,师生达成共识:这些都是史铁生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卑微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竞相生长激起他心中的热流,激荡、轰响。
智:你这个东西都是预设好的,我们化学的实验课上有很多意外。这时候,不按部就班,而是顺势抓住这些突发情况探究,会收获多多,也让课堂节奏鲜活而灵动。
氯离子检验的对比实验中,在Na2CO3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产生棕色与白色相间的沉淀(Ag2O和Ag2CO3),滴入稀硝酸后,沉淀逐渐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但仍残留白色浑浊。沉淀逐渐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是意料之中的,可是照理不应该有白色浑浊产生。残留的白色浑浊是什么呢?教师决定搁置预案,召集学生研究这个不速之客。大家自然把疑点集中在Na2CO3溶液上,提出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Cl-等离子,于是经讨论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并进行验证,结果如下:
正当大家为实验结果而沾沾自喜时,有同学却觑见破绽:凭什么怀疑Na2CO3溶液中含Cl-,难道稀硝酸就一定“清白”?一句话点醒了大家。改用新配制的稀硝酸重复原实验时不产生沉淀,而在那原硝酸中滴入AgNO3溶液竟又产生白色沉淀!原来是硝酸中混有Cl-!离子检验的知识应用尽在不言中,体验太深刻了。这样的节奏变化顺乎自然,也让学生收获了意外的精彩。
蔡:关键是教师要敢于改变熟悉的、预设的节奏。肖绍国曾借修辞格指称课堂节奏的调控艺术,比如“突降”。教师围绕某个话语挑起“事端”,并促使矛盾激化。在矛盾趋于白热化时,关于这一话语的推进却峰回路转,使学生欲罢不能。王崧舟执教《两小儿辩日》的精华是“辩斗”,“突降”使得课堂节奏急转直下,别有洞天。
师:喜欢这两小儿吗?
生:喜欢。
师:既然喜欢这两小儿,大家一起读一读他们辩斗的话。
师:一儿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学生热情高涨,两组学生跃跃欲试,都张开嘴,准备继续辩斗)
教师又以“不服”“反驳”“扯着嗓子”“拍着胸脯”等作引导。课堂气氛极为热烈。(停顿近30秒钟)。
师:假如当时你们就在现场,两个小儿的观点,你赞成谁?
在这一话语场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引读的提示语:坚持、争辩、不服、反驳、扯着嗓子、拍着胸脯……随着辩斗的深入,两组学生此时俨然就是两小儿。但就在此时,课堂停顿了,之后教师不紧不慢地道出:“假如当时你们就在现场,两个小儿的观点,你赞成谁”?从远古的情境拉回现实。
智:这正显示了教师变化节奏的艺术。“突降”产生巨大的反差,让学生由看热闹到想门道。
蔡:教学节奏也不能简单地肯定变化。“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是错的,“课堂节奏,一变就灵”也不能成立。这方面也有很多乱象。
智:当前有效教学的呼声很高。于是,盲目追求快节奏、追求节奏变化的风气愈演愈烈。提问火急火燎,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教师就提问或者揭示答案。有一个女教师在公开课上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限令一分钟回答。在大家思考正酣的时候,厉声断喝“时间到!”好像催命。
蔡:最要命的是节奏变化混乱。
智:对,若是缺乏节制,不停地发布信息,改变课堂节奏。学生自然的思维节奏将被频频打破,无所适从。
蔡:这真是课堂节奏的“变之殇”!它对语文课的伤害尤其大。一个平稳的节奏可能包容了思维的灵光与涵咏的情趣,包含了必要的思索与回味,而这些在突飞猛进的节奏变化中可能省略了,扼杀了。
智:节奏原本就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秩序、有规律的强弱和长短的现象。这“秩序”“规律”就揭示了节奏在变化的大前提下恒常的一面。
蔡:你是说,教学节奏体现了变与常的辩证结合。
智:对。一节课内部的节奏自然有着丰富的变化,但专家研究,很多成功的课堂都暗合了这样的宏观课堂节奏模式——前几分钟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暂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先引人入胜;就像奏鸣曲的开场。下面的十几分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攻坚,讲解高难度的重点内容——第一主题:这相当于奏鸣曲式的呈示部。接着展开对第一主题的阐发,要生动有趣,最好让身体动起来,顺利度过疲劳区,这相当于展开部,约十几分钟。显示教学内容的的次重点,也就是第二主题:这可称为第二呈示部,时间约为10 分种。最后结尾,浓缩内容,相当于再现部。这种结构是开场——呈示部——展开部——第二呈示部——再现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也有兴趣区——思维区——综合活动区——第二思维区——记忆区的变化。这种节奏模式下,学得愉快,效率也高。
蔡:语文课讲究涵咏、品味,你们化学课特别讲究环环相扣。这算不算节奏的变中之常?
智:我们化学课的节奏特点就十分鲜明: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显示逻辑之美。算得上化学课节奏的变中之常吧。
蔡:课堂节奏的变与常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变也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变化,变中体现着常。像王崧舟执教《两小儿辩日》,在一次大的突降之后还设计了一个袖珍的突降——
师: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怎么说呢?想一想,写下来。
(学生写话,教师组织交流。)
师:这些话都是你们替孔子说的,我想问,假如孔子在现场,这些话他到底会不会说?
生:我觉得他不会说,因为这时他害羞了。
师:入情入理。有不同看法吗?
生:我认为他会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会教育两小儿的。
师:听听也有道理。孔子到底说还是不说呢?(稍停)
学生纷纷猜测、兴致正浓,多想从老师口中得到答案啊!但老师稍停,然后意外地抛出“王老师也不能决也。下课。”在这之前,学生可能对“突降”再次发生有一种期待,潜意识中可能还对教师的“故伎重演”有一种预判。当“突降”真正再现的时候,他们热切的期待得到满足,而课堂韵律更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节奏之美。
智:我们谈了半天课堂节奏。但节奏可能只是一个前台的东西,一种外化。
蔡:是的。就语文来说,教师的学养才是关口。只有这样,他才有余力考虑教学艺术,添加作料,让课堂节奏美不胜收。节奏取决于教师的内功,关乎教师的才、学、识,是那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知识素养和教育素养的自然呈现。
智:我觉得课堂节奏的背后是师生的思维和感悟,是生命体验的节奏;是人的气质、性情的自然流露。
蔡:有人说课堂节奏是人类的生存情况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映射。那么,要追求美的课堂节奏,功夫还在节奏之外。
(作者单位:温州中学)
智:原因当然很多,但“节奏”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蔡:于漪老师说:“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化学课恐怕也有这个问题吧。
智:当然,上课有节奏,人就感到和谐、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
蔡: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节奏并不是什么刻意追求的外设,而是一种自然的体现,是内在的和谐与内在的美的反映。
智:学文的真“酸”啊,不过是有这个理儿。
蔡:汉语言中出现这个语词其实很早。《礼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原本指的就是演奏与休止的变化与交替,像强弱、长短、高低、缓急等等的变化。
智:课堂节奏也要变,学生喜欢“善变”的老师。不变的话,课课如此,天天如此,一潭死水,学生的大脑皮层早麻木了,再充沛的激情也会耗尽。
蔡:同意!
智:课堂节奏要“变”,我看,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蔡:不错。面面俱到是课堂生命力的杀手。有的老师讲课文就是从头说起,一段接一段,一个节奏,一个腔调,慢条斯理说到尾,这样的课堂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真是一种折磨。浙江的肖绍国老师上《木笛》,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写笛声的词语“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先是要求字正腔圆,继而要求一板一眼地读,然后提醒学生“读词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你需要用心体会它的魔力。老师读这4个词语,大家听听有怎样的木笛声?”最后教师深情地激励学生:“这流着泪的笛声在夜空中回旋,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让我们一齐有滋有味地再来读一读这4个词语。”简单的四个词语,肖老师却不惜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层层递进,重锤猛敲,形成雕塑般的效果。
智:课堂节奏要变,也可能源于教学材料的别致与新鲜。我举一个化学的课例。
在学习《苯》时,教师以魔棒点火使苯燃烧,根据燃烧现象及数据推算苯的分子式,接着学生动手验证。当观察到苯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液褪色时,便陷入了茫然。此时,播放原创影片《苯的传奇》。大屏幕由远而近显现幽暗、班驳的背景,低回、神秘的音乐若有若无。一个浑厚的画外音穿过时间隧道,将我们带到十九世纪:“苯分子结构的确定曾是困扰十九世纪科学家的难题”。大屏幕上法拉第、米希尔里希、日拉尔等科学家头像交替叠印在画面上。继而画面定格为凯库勒的头像。1865年,凯库勒因苯分子的结构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一夜他在睡梦中(画面中头像淡出,各种链状结构式纵横交错,一蛇慢慢出现,盘绕、卷曲)忽见一蛇盘绕着自咬尾巴,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凯库勒跃身而起,画出梦中的蛇形。他顿悟: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形成六角环,每个碳接一个氢原子,苯分子谜团豁然开朗!(画面中环形蛇加速旋转,变为苯环结构特写。音乐大作!)教师把学生拉回现实:“苯的传奇告诉我们,科学家苦心孤诣才铸就了灵感的彩云!”学生被科学家忘我的精神深深感染,气氛达到了高潮。
蔡:相当惊艳!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用图、文、音、像把化学史料整合到课堂中。这打破讲、练、验的节奏模式,引爆了学生的热情。
智:有时候讲点轻松的内容也可以转换节奏。老师一讲到轶闻趣事,学生们就会听得眼睛放光。而教师总是讲正规理论,他们就昏昏欲睡。教师在确保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迎合一下学生,惠而不费嘛。
蔡:教学时长的变化也会自然形成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疾驰”与“驻留”要合理搭配。我上《我与地坛》,对园子中的几样事物花费的时间就大不一样。蚂蚁、蜜蜂、蝉都是一掠而过,在学生快节奏的发言中疾驰。而露珠、草木则作了驻留——提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思考,讨论,师生达成共识:这些都是史铁生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卑微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竞相生长激起他心中的热流,激荡、轰响。
智:你这个东西都是预设好的,我们化学的实验课上有很多意外。这时候,不按部就班,而是顺势抓住这些突发情况探究,会收获多多,也让课堂节奏鲜活而灵动。
氯离子检验的对比实验中,在Na2CO3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产生棕色与白色相间的沉淀(Ag2O和Ag2CO3),滴入稀硝酸后,沉淀逐渐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但仍残留白色浑浊。沉淀逐渐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是意料之中的,可是照理不应该有白色浑浊产生。残留的白色浑浊是什么呢?教师决定搁置预案,召集学生研究这个不速之客。大家自然把疑点集中在Na2CO3溶液上,提出Na2CO3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Cl-等离子,于是经讨论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并进行验证,结果如下:
正当大家为实验结果而沾沾自喜时,有同学却觑见破绽:凭什么怀疑Na2CO3溶液中含Cl-,难道稀硝酸就一定“清白”?一句话点醒了大家。改用新配制的稀硝酸重复原实验时不产生沉淀,而在那原硝酸中滴入AgNO3溶液竟又产生白色沉淀!原来是硝酸中混有Cl-!离子检验的知识应用尽在不言中,体验太深刻了。这样的节奏变化顺乎自然,也让学生收获了意外的精彩。
蔡:关键是教师要敢于改变熟悉的、预设的节奏。肖绍国曾借修辞格指称课堂节奏的调控艺术,比如“突降”。教师围绕某个话语挑起“事端”,并促使矛盾激化。在矛盾趋于白热化时,关于这一话语的推进却峰回路转,使学生欲罢不能。王崧舟执教《两小儿辩日》的精华是“辩斗”,“突降”使得课堂节奏急转直下,别有洞天。
师:喜欢这两小儿吗?
生:喜欢。
师:既然喜欢这两小儿,大家一起读一读他们辩斗的话。
师:一儿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组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组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学生热情高涨,两组学生跃跃欲试,都张开嘴,准备继续辩斗)
教师又以“不服”“反驳”“扯着嗓子”“拍着胸脯”等作引导。课堂气氛极为热烈。(停顿近30秒钟)。
师:假如当时你们就在现场,两个小儿的观点,你赞成谁?
在这一话语场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引读的提示语:坚持、争辩、不服、反驳、扯着嗓子、拍着胸脯……随着辩斗的深入,两组学生此时俨然就是两小儿。但就在此时,课堂停顿了,之后教师不紧不慢地道出:“假如当时你们就在现场,两个小儿的观点,你赞成谁”?从远古的情境拉回现实。
智:这正显示了教师变化节奏的艺术。“突降”产生巨大的反差,让学生由看热闹到想门道。
蔡:教学节奏也不能简单地肯定变化。“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是错的,“课堂节奏,一变就灵”也不能成立。这方面也有很多乱象。
智:当前有效教学的呼声很高。于是,盲目追求快节奏、追求节奏变化的风气愈演愈烈。提问火急火燎,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教师就提问或者揭示答案。有一个女教师在公开课上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限令一分钟回答。在大家思考正酣的时候,厉声断喝“时间到!”好像催命。
蔡:最要命的是节奏变化混乱。
智:对,若是缺乏节制,不停地发布信息,改变课堂节奏。学生自然的思维节奏将被频频打破,无所适从。
蔡:这真是课堂节奏的“变之殇”!它对语文课的伤害尤其大。一个平稳的节奏可能包容了思维的灵光与涵咏的情趣,包含了必要的思索与回味,而这些在突飞猛进的节奏变化中可能省略了,扼杀了。
智:节奏原本就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秩序、有规律的强弱和长短的现象。这“秩序”“规律”就揭示了节奏在变化的大前提下恒常的一面。
蔡:你是说,教学节奏体现了变与常的辩证结合。
智:对。一节课内部的节奏自然有着丰富的变化,但专家研究,很多成功的课堂都暗合了这样的宏观课堂节奏模式——前几分钟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暂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先引人入胜;就像奏鸣曲的开场。下面的十几分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攻坚,讲解高难度的重点内容——第一主题:这相当于奏鸣曲式的呈示部。接着展开对第一主题的阐发,要生动有趣,最好让身体动起来,顺利度过疲劳区,这相当于展开部,约十几分钟。显示教学内容的的次重点,也就是第二主题:这可称为第二呈示部,时间约为10 分种。最后结尾,浓缩内容,相当于再现部。这种结构是开场——呈示部——展开部——第二呈示部——再现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也有兴趣区——思维区——综合活动区——第二思维区——记忆区的变化。这种节奏模式下,学得愉快,效率也高。
蔡:语文课讲究涵咏、品味,你们化学课特别讲究环环相扣。这算不算节奏的变中之常?
智:我们化学课的节奏特点就十分鲜明: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显示逻辑之美。算得上化学课节奏的变中之常吧。
蔡:课堂节奏的变与常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变也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变化,变中体现着常。像王崧舟执教《两小儿辩日》,在一次大的突降之后还设计了一个袖珍的突降——
师: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怎么说呢?想一想,写下来。
(学生写话,教师组织交流。)
师:这些话都是你们替孔子说的,我想问,假如孔子在现场,这些话他到底会不会说?
生:我觉得他不会说,因为这时他害羞了。
师:入情入理。有不同看法吗?
生:我认为他会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会教育两小儿的。
师:听听也有道理。孔子到底说还是不说呢?(稍停)
学生纷纷猜测、兴致正浓,多想从老师口中得到答案啊!但老师稍停,然后意外地抛出“王老师也不能决也。下课。”在这之前,学生可能对“突降”再次发生有一种期待,潜意识中可能还对教师的“故伎重演”有一种预判。当“突降”真正再现的时候,他们热切的期待得到满足,而课堂韵律更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节奏之美。
智:我们谈了半天课堂节奏。但节奏可能只是一个前台的东西,一种外化。
蔡:是的。就语文来说,教师的学养才是关口。只有这样,他才有余力考虑教学艺术,添加作料,让课堂节奏美不胜收。节奏取决于教师的内功,关乎教师的才、学、识,是那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知识素养和教育素养的自然呈现。
智:我觉得课堂节奏的背后是师生的思维和感悟,是生命体验的节奏;是人的气质、性情的自然流露。
蔡:有人说课堂节奏是人类的生存情况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映射。那么,要追求美的课堂节奏,功夫还在节奏之外。
(作者单位:温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