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教材的改革,物理教学中越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笔者结合创新教育指出了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渐进措施及创新教育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物理教学;渐进培养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新教材不是变难了,而是更优化,更合理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知识。因此的我们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相应变化。才能顺应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历史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其核心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因此,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由于高考的因素,往往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得还很不够.而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全社会人人都参与的培养过程。下面我简单阐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着重解决的三个问题。
1. 物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不仅仅要灌输知识,而应该启发学生认知。新教材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要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不必注重师道尊严,而更应做良师益友。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
另一个需要认清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超过学生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性就几乎等于零.而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符合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钻牛角尖”。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发展的具体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因素,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
2.1 教学设计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学生状况,注意落实好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始终有目的地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有一些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的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对科学真理进行追求与探索。
2.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如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课上或课下)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2.3 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可以学生的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
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习题,这些物理习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教和学两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控制变量法”、 “放大法”、 “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如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验证性的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2.4 营造良好的班级创新环境。
班集体作为一个单元。教师要在班内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物理教师可利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在班内展示学生的各种创新成果(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举办物理知识竞赛,实验创新能手的评比等,并办好科技板报、物理小知识报,使班内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班级氛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并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创新体会,使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互激励,相互增强。
3. 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
教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开放的创新教学大环境,让创新能力全面的被培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有机的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华裔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奖并简介他们的事迹、当代热点科技:嫦娥奔月工程,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对接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欲望,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和最新科技动态相联系。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当然。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不是只有物理教师,学校也可以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同样,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在学生身边营造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
我国虽正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时期,但重复建设严重,科技含量低,耗费能源大。高运行低污染、低成本高产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少,其实质就是缺少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探讨的课题。
收稿日期:2013-02-18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物理教学;渐进培养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新教材不是变难了,而是更优化,更合理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知识。因此的我们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相应变化。才能顺应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历史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其核心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因此,中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由于高考的因素,往往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得还很不够.而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全社会人人都参与的培养过程。下面我简单阐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着重解决的三个问题。
1. 物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不仅仅要灌输知识,而应该启发学生认知。新教材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要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不必注重师道尊严,而更应做良师益友。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
另一个需要认清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超过学生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性就几乎等于零.而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符合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钻牛角尖”。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发展的具体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因素,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
2.1 教学设计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学生状况,注意落实好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始终有目的地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有一些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的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对科学真理进行追求与探索。
2.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如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课上或课下)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2.3 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可以学生的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
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习题,这些物理习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教和学两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控制变量法”、 “放大法”、 “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如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验证性的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2.4 营造良好的班级创新环境。
班集体作为一个单元。教师要在班内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物理教师可利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在班内展示学生的各种创新成果(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举办物理知识竞赛,实验创新能手的评比等,并办好科技板报、物理小知识报,使班内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班级氛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并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创新体会,使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相互激励,相互增强。
3. 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
教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开放的创新教学大环境,让创新能力全面的被培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有机的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华裔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奖并简介他们的事迹、当代热点科技:嫦娥奔月工程,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对接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欲望,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和最新科技动态相联系。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当然。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不是只有物理教师,学校也可以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同样,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在学生身边营造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
我国虽正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时期,但重复建设严重,科技含量低,耗费能源大。高运行低污染、低成本高产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少,其实质就是缺少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探讨的课题。
收稿日期: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