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下,如何让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这是每个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新的教材没有给我们太多的知识结构,而是要求教师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去充当课本、教材,完善教育理念。所以在美术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兴趣不浓,任何美术学习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那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美术教学具体该如何开展呢?
一、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1.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美术作品创作欲望。学生的情感、内心世界,通过绘画中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色块都能表现出来。例如,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完作业,学生只画简单两笔就会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问“老师,老师,你来看看我画得好看吗?”笔者看后发现,学生只是在本子上简单地画了一些物体的线条罢了,这时候教师往往会有点气愤,觉得这孩子什么也没画出来,就知道捣乱。但课后笔者静下心反思学生的这种行为,其实学生这样只是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是他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门课的体现。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中,再遇到这种现象,笔者就不会贸然批评了,有时虽然看不懂,但可以问问学生画的是什么,然后再给予建议和鼓励,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换个视角,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揣度孩子。
2.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笔者认为,艺术本身就是创新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植根、深入于艺术教育实践是一种必然。美术是我们运用绚丽的画笔表现我们多彩的生活、有趣的事物、丰富的情感的一种手法,而我们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找寻新鲜事物。在美术课堂上积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是我们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当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自己的美术课堂具有创新性呢?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不断了解新鲜事物,将它们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师只有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课堂才能更加开放,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既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早日获得个性的养成。
二、评价方法多样,激励学生更好创作
和大多数学科一样,美术学科也有作业。有时是手工制作,有时是绘画,但大多数还是以绘画为主。如何提高美术作业质量呢?答案是让学生想画、爱画、乐画。以前笔者一直采用“包办式”的批改方法,也就是教师一人评价。这样的批改评价方式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无法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也无法让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所想。那究竟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1.激励语言促进法。这样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用语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实时评价。如:“这位小朋友画得真好”“你的这个小动物颜色涂得好棒”“你的小手好灵巧,你做的大公鸡好逼真”等。在美术作业本上,教师的评价也不要只是个分数,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以鼓励为主。如:“构图很有创意,涂色漂亮,你真棒!”“这张画画得比上次好,有进步,加油。”当然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足之处,老师可以说:“老师觉得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你认为呢?”用些委婉的语言来表达。成人尚且喜欢听好话,何况是小孩子呢?这样激励学生,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提高,因而美术作业质量也会提高。
2.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这就应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笔者发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画得很好,可是让他介绍自己作品时总是不好意思说;还有一种就是学生画得很有创意,可是表现得不好,他也不愿意说。其实,在评价作业前让学生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自己画画时的一点想法,是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悉心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评价自己的作业后,给自己打个分,再由小组同学评价,给予他修改的意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减少了教师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小组互助意识,使他们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提高。
精彩的美术课堂,激励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想让美术课堂充满精彩,只有对美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精心设计,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学生兴趣,才会让他们感受到美术课的乐趣,从而真正做到快乐学习。◆(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中心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
一、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1.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美术作品创作欲望。学生的情感、内心世界,通过绘画中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色块都能表现出来。例如,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完作业,学生只画简单两笔就会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问“老师,老师,你来看看我画得好看吗?”笔者看后发现,学生只是在本子上简单地画了一些物体的线条罢了,这时候教师往往会有点气愤,觉得这孩子什么也没画出来,就知道捣乱。但课后笔者静下心反思学生的这种行为,其实学生这样只是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是他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门课的体现。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中,再遇到这种现象,笔者就不会贸然批评了,有时虽然看不懂,但可以问问学生画的是什么,然后再给予建议和鼓励,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换个视角,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观察生活,分析事理,切不可以成人之心揣度孩子。
2.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笔者认为,艺术本身就是创新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植根、深入于艺术教育实践是一种必然。美术是我们运用绚丽的画笔表现我们多彩的生活、有趣的事物、丰富的情感的一种手法,而我们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找寻新鲜事物。在美术课堂上积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是我们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当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自己的美术课堂具有创新性呢?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不断了解新鲜事物,将它们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师只有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课堂才能更加开放,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既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早日获得个性的养成。
二、评价方法多样,激励学生更好创作
和大多数学科一样,美术学科也有作业。有时是手工制作,有时是绘画,但大多数还是以绘画为主。如何提高美术作业质量呢?答案是让学生想画、爱画、乐画。以前笔者一直采用“包办式”的批改方法,也就是教师一人评价。这样的批改评价方式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无法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也无法让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所想。那究竟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1.激励语言促进法。这样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用语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实时评价。如:“这位小朋友画得真好”“你的这个小动物颜色涂得好棒”“你的小手好灵巧,你做的大公鸡好逼真”等。在美术作业本上,教师的评价也不要只是个分数,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以鼓励为主。如:“构图很有创意,涂色漂亮,你真棒!”“这张画画得比上次好,有进步,加油。”当然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足之处,老师可以说:“老师觉得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你认为呢?”用些委婉的语言来表达。成人尚且喜欢听好话,何况是小孩子呢?这样激励学生,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提高,因而美术作业质量也会提高。
2.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这就应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笔者发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画得很好,可是让他介绍自己作品时总是不好意思说;还有一种就是学生画得很有创意,可是表现得不好,他也不愿意说。其实,在评价作业前让学生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自己画画时的一点想法,是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悉心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评价自己的作业后,给自己打个分,再由小组同学评价,给予他修改的意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减少了教师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小组互助意识,使他们善于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提高。
精彩的美术课堂,激励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想让美术课堂充满精彩,只有对美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精心设计,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学生兴趣,才会让他们感受到美术课的乐趣,从而真正做到快乐学习。◆(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中心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