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以问题驱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主动投入到化学学习中,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科思维。文章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和探究,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阶思维;初中化学;实践探究
  一、 引言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基本认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用问题驱动教学,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积极思考并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促进思维向高阶发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方面。其中记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构成。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运用,决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的高度,也决定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程度。
  二、 现今初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一)新课改政策落实不彻底
  新课程的实施,就要扭转课堂教学的方向,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低阶能力、低阶学习、低阶思维的层次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以化学知识的解析为核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所以不能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感比较强,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无法有效地塑造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质和能力。
  (二)问题驱动教学引导不足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要么过于简单,没有探究的“味道”,要么过于高深,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课堂教学没有高阶的问题设计。
  (三)忽视了教学评价的作用
  在教学课堂上,忽视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适宜的师生或生生评价是鼓励引导更多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 以问题驱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要点
  (一)坚持把问题作为思维主线
  最适合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的设计,以问题开始,按问题展开,以问题终结,把问题作为思维主线,用问题来激发高阶思维。教学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课堂生成的问题,另一类是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具有可掌控性。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最有效手段,预设的问题要有挑战性、开放性、层次性。
  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已有认识密切相关,能揭示学生的已有认识,或者促使学生思考以明确自我认识,或者能够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认识产生怀疑或批判,形成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二)强化思维训练
  思维大师杜威认为:高阶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由“难题和疑问”或“一些困惑、混淆或怀疑”引发的,高阶思维的发生就是反思—问题生成—探究、批判—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问题是开启高阶思维的最大动力。
  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 PerKins认为,日常思维就像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与技巧上的训练结果。关键是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和高阶思维能力目标的培养紧密结合。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等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何让问题科学有效地发挥作用,给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的挑战性任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的真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 以问题驱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高问题驱动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即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经验或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场景、事物,利用教学媒体、教学语言,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从宏观现象中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还要领悟它们与相关概念、原理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提升。
  例如,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使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碎片,基于已知的核心知识,和新概念联系起来,建立新的认识角度。
  师:展示燃烧现象的几幅图片,引入探究问题。
  问1: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吗?
  问2:所以燃烧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要有什么性质?
  问3:我们之前在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时,使用了过量的红磷,为什么红磷剩余,而燃烧结束?
  问4:刚才大家概括出了燃烧的一些条件,觉得有可燃物,还得有助燃的物质,比如:氧气。那么看钻木取火的这幅图片,暴露在空气的可燃物木材,为什么要钻之后才能燃烧呢?
  问5:大家说了,摩擦生热,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燃烧,要达到什么温度呢?
  (演示实验:取一根火柴,先划火柴尾,再划火柴头)
  问6:同样摩擦生热,为什么现象不同?
  师:很好,需要的温度不同。概括一下,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   问7:我们之前学习燃烧反应时,反应条件是“点燃”,也就是要点火才能引发燃烧,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点燃”是起什么作用呢?
  问8:没有点火,燃烧也可以发生吗?生活当中电线着火,干燥天气森林突然发生的火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师: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请从化学反应发生的角度概括燃烧的三个条件。
  生:化学反应需要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可燃物和氧气是反应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没有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上平均用力,而是围绕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厘清认识。在课堂的最后,再次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反应知识概括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帮助学生形成从反应构成要素的角度对燃烧条件进行系统假设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意识到,看似简单的问题里蕴含着严谨的科学推理,看似完整的回答中可能隐藏着自己不科学的认识、不规范的表达。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分析、比较、问题求解,归纳、概括、知识迁移等方式使思维逐渐向高阶发展。
  (二)立足学生的学习现状,增强问题驱动的针对性
  试卷讲评课,通常教师是用说教、灌输的方法围绕试题作解题指导,觉得自己讲得越细,越完整,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往往无法将知识内化,导致在后续类似的习题中,频频出错。如果用问题驱动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学会把题设信息和已学的知识整合重组,那么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某次考试中,遇到了一道题,学生失分严重。
  题: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图F收集氨气,气体从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方式也必须要变化发展。在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重视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课堂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轻数学教师的授课压力,从而改善数学教学课堂现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
摘 要:面对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学生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外,还应掌握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文章首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多方面地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和教师能力要求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师能力  一、 引言  现如今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科技大行其道,人们经历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交往中最为常态化与直接化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阅读能力培养到写作素质提升,都显现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训练能力,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两个因素做到有机结合,以此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写作训练  学生阅读
摘 要:教育部门利用评价模式转变来推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转变的趋势已经凸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生物命题的情境化要求学生能在陌生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应用各项生物学关键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学生研习历年真题是提升能力的方法,文章将探讨为了精准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教师如何利用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逆向重构迁移创新能力测试蓝图,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科学地指导教学。  关键词
摘 要:体育是小学不可少的科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目前,根据小学教育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素质教育理念,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构建优质小学体育课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知识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文章围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展开具体的论述,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随后探讨了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
摘 要:思政课教师在素质教育指导下需要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在理论知识讲解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情感态度。劳动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好的一项教学工作,重视立足劳动教育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热爱劳动并尊重劳动人民。文章分析思政课教师对高中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价值,围绕实际情况制定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
摘 要: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通过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对学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进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科学素养能够进一步强化人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这些能力是高阶思维的重要体现,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通过科学化的实验进行训练、培养,然后辅以一些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阶段教育教学愈加重视素质教育.生物学科是初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初中学生掌握大自然的关键课程,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殖是其生命基本特征,
摘 要:新高考强化对考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贯穿于观察、实验、自学、评价等各能力之中,是构成中学化学各种能力的核心因素。教师应善于把“传授化学知识”提炼转化为“探究化学课题”,着力锻造学生的探索思维、求实思维、应变思维与跨越思维,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奇异求变的发现意识及远见卓识的独特观点,及时捕捉学习契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化学教学中还应依次推进复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