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写作文?问题很简单,却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学校有这门课”,这可能是背着书包上学不久的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有些场合要考作文”,这可能是上学已久将要离开学校的大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有些意思,不只要说,还要写下来,甚至不必说而必须写下来”,这可能是近于三十而立直到老成持重的许多人的想法。
所谓“必须写下来”,情况各式各样。想要告诉的人不在跟前,说话听不見,只好写。有时候,虽然人在跟前,但为了表达得更委婉,更恳挚,却宁可写而不说。还有时候,并不想告诉人,却为了备忘,必须记下来,如日记、札记之类。更多的时候是有所思、有所想,自认为应该传于广大读者,包括十世百世的后来人,这就是各种性质的著作之类。这最后一种情况,古人也早注意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的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说法,我们现在来发挥,似乎可以说:有所思,有所感,只说不写,就不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发挥得积极一些就是:有所思,有所感,写下来,就能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千里以外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并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千百年后的人都知道。
一般说,作文之必要,理由不过如此而已。这就又碰到“写话”问题。“言”是“话”,写成书面形式,成为“文”,于是可以行远。这样说,作文不过是把语音变为文字,其为必要,或说优点是可以行远,即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个优点分量很重,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优点,文化就几乎会断种,或至少是停滞,人类的文明自然就难以滋生光大。但作文的价值是不是就止于此呢?应该说不止于此。有文化的成年人都听过大量的话,读过相当数量的单篇文章和整本著作,如果两者的内容像物一样,都可以集成堆,然后察看、比较,就会发现,话的一堆和文的一堆,且不管“量”,在“质”的方面原来就有相当大的分别: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等等。
总之,文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这超过的情况有多方面,这里说说主要的。
一是精确。精确又可以分作三个方面:(1)简练。同一种意思,同一个人,用话表达,常常会不经意,因而难免冗赘、拖沓、重复;写成书面,总要经过思考斟酌,因而会简练得多。(2)有条理。说话,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想到,说了话不算了,他……”“中午下班,剩两车没卸,还……”“……忘说了,那是上午布置让下午讨论的。”“重九登高总算大家团圆了;中秋赏月大哥出差,没参加。”而写成书面语,就多少要用一些组织的功夫,就不会出现这样颠三倒四的情况。(3)确切。同一种意思,用以表达的词句可以不同。不同的词句,有价值相等的可能性,但不多,经常是有高下之别。譬如由高到低可以排成如下的行列:恰如其分,大致明白,意思模糊,似是而非,大错特错等。同一个人,用话说,常常脱口而出,所用词句未必是恰如其分的;用笔写,选词造句总要费些心思,甚至还要修改,达到恰如其分的机会就大多了。
二是深远。深远的对面是浅近。话,从理论方面说自然也可以不浅近而深远,但实际上,与文相比,总是偏于浅近。因为习惯如此,所以无妨说,想表达深远的内容,我们要用文,不宜于用话。
这所谓深远的内容,可以包括种种方面,这里作为举例,只谈两个方面:(1)难明之理。最典型的是哲理,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像这样深微的内容,用文表达,词语典重而意义精辟;用话表达不是不可能,但总是很难的。(2)难表之情。最典型的是诗词,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像这样的幽渺之情,不用文而用话,总是很难表达的。
三是优美。话可以说得美。《论语》推崇宰我、子贡的口才,说:“言语,宰我、子贡。”可惜没有举例。《左传》《国语》等史书里还保存不少所谓辞令,像《红楼梦》里凤姐的巧言也是好例。不过比起书面的花样,那就显得寒俭多了。书面的花样,文言里尤其多。最突出的是韵文,由《诗经》开始,之后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还有我国特有的骈文,四六对句,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都是大家熟悉而百读不厌的名句。散文写得美的也很多,写景的如《水经注》和柳宗元的游记,言情的如晋人杂帖和苏东坡的小简,都值得反复读,仔细吟味。“五四”之后,白话作品写得美的也有一些,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这种种优美的精神财富是文创造的,用话,恐怕很难,而且由于不成文法的分工,如果话一定要越俎代庖,我们听着也许会感到过于造作吧。
由此可见,文是话的书面形式,却又超过话的书面形式,它有大本领,有大成就。从利用它的人这方面说,它是表情达意更好的工具,学会使用它就会有大成就,才能有大成就。这样,人生柴米油盐,杂事无数,还要不惮烦而用力作文,其原因就是非常明显的了。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莲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所谓“必须写下来”,情况各式各样。想要告诉的人不在跟前,说话听不見,只好写。有时候,虽然人在跟前,但为了表达得更委婉,更恳挚,却宁可写而不说。还有时候,并不想告诉人,却为了备忘,必须记下来,如日记、札记之类。更多的时候是有所思、有所想,自认为应该传于广大读者,包括十世百世的后来人,这就是各种性质的著作之类。这最后一种情况,古人也早注意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的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说法,我们现在来发挥,似乎可以说:有所思,有所感,只说不写,就不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发挥得积极一些就是:有所思,有所感,写下来,就能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千里以外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并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千百年后的人都知道。
一般说,作文之必要,理由不过如此而已。这就又碰到“写话”问题。“言”是“话”,写成书面形式,成为“文”,于是可以行远。这样说,作文不过是把语音变为文字,其为必要,或说优点是可以行远,即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个优点分量很重,因为如果没有这个优点,文化就几乎会断种,或至少是停滞,人类的文明自然就难以滋生光大。但作文的价值是不是就止于此呢?应该说不止于此。有文化的成年人都听过大量的话,读过相当数量的单篇文章和整本著作,如果两者的内容像物一样,都可以集成堆,然后察看、比较,就会发现,话的一堆和文的一堆,且不管“量”,在“质”的方面原来就有相当大的分别: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等等。
总之,文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这超过的情况有多方面,这里说说主要的。
一是精确。精确又可以分作三个方面:(1)简练。同一种意思,同一个人,用话表达,常常会不经意,因而难免冗赘、拖沓、重复;写成书面,总要经过思考斟酌,因而会简练得多。(2)有条理。说话,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想到,说了话不算了,他……”“中午下班,剩两车没卸,还……”“……忘说了,那是上午布置让下午讨论的。”“重九登高总算大家团圆了;中秋赏月大哥出差,没参加。”而写成书面语,就多少要用一些组织的功夫,就不会出现这样颠三倒四的情况。(3)确切。同一种意思,用以表达的词句可以不同。不同的词句,有价值相等的可能性,但不多,经常是有高下之别。譬如由高到低可以排成如下的行列:恰如其分,大致明白,意思模糊,似是而非,大错特错等。同一个人,用话说,常常脱口而出,所用词句未必是恰如其分的;用笔写,选词造句总要费些心思,甚至还要修改,达到恰如其分的机会就大多了。
二是深远。深远的对面是浅近。话,从理论方面说自然也可以不浅近而深远,但实际上,与文相比,总是偏于浅近。因为习惯如此,所以无妨说,想表达深远的内容,我们要用文,不宜于用话。
这所谓深远的内容,可以包括种种方面,这里作为举例,只谈两个方面:(1)难明之理。最典型的是哲理,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像这样深微的内容,用文表达,词语典重而意义精辟;用话表达不是不可能,但总是很难的。(2)难表之情。最典型的是诗词,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像这样的幽渺之情,不用文而用话,总是很难表达的。
三是优美。话可以说得美。《论语》推崇宰我、子贡的口才,说:“言语,宰我、子贡。”可惜没有举例。《左传》《国语》等史书里还保存不少所谓辞令,像《红楼梦》里凤姐的巧言也是好例。不过比起书面的花样,那就显得寒俭多了。书面的花样,文言里尤其多。最突出的是韵文,由《诗经》开始,之后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还有我国特有的骈文,四六对句,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都是大家熟悉而百读不厌的名句。散文写得美的也很多,写景的如《水经注》和柳宗元的游记,言情的如晋人杂帖和苏东坡的小简,都值得反复读,仔细吟味。“五四”之后,白话作品写得美的也有一些,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这种种优美的精神财富是文创造的,用话,恐怕很难,而且由于不成文法的分工,如果话一定要越俎代庖,我们听着也许会感到过于造作吧。
由此可见,文是话的书面形式,却又超过话的书面形式,它有大本领,有大成就。从利用它的人这方面说,它是表情达意更好的工具,学会使用它就会有大成就,才能有大成就。这样,人生柴米油盐,杂事无数,还要不惮烦而用力作文,其原因就是非常明显的了。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莲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