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终生发展”这个理念很广泛,我们很难用简练的篇幅来表达,不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这几点非常重要。学案既不是教案,也不是练习,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成为改变教与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恰好能体现这一理念。
在旧课程下,我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学习、考试都不脱离教材。现行课程体系下,一个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就说明了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够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本材料或一种资源,要求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教材为手段来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有了学案,我们就可以利用学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或添加、补充,或忽略、删减。变师生教教材、学教材为用教材教和用教材学。
那么,如何设计编写学案呢?
首先,设计学案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牢记并充分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其次,设计学案要做到目标明确。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应胸中有数。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了解即可的;哪些资料是扩充知识面的;哪些问题是用来理解、应用的等等。目标明确才能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运用。
第三,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了解哪些部分是自学或预习内容,哪些部分是合作探究内容,哪些部分是运用、巩固内容,这些内容又应该以何种方式掌握。如哪些内容是只要读书标注即可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明白,哪些内容又必须运用学案补充的资料或问题方可理解等等。如此体现学案“导”的功能。
第四,学案的设计要注意“量”与“度”的平衡。“量”指的是学案的内容既不可太多,又不能太少。多了完不成任务,冲淡了重点;少了学习知识不到位,忽略了重点。只有认真了解学情,透彻分析学习目标,合理处理各种学习资源才能控制学习的总量,提高课堂效益。“度”指的是学案的设计既不可太难,又不能过易。太难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过易学生轻而易举,不利思考。学案对学习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或补充,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第五,学案设计要关注整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案设计好以后,使用不当也将事倍功半。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置于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
使用学案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展开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巡视全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展示要规范。学生展示是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个性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但有很多时候学生词不达意,甚至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这样既误导了学生又浪费了时间。教师在学生展示前要明确提出要求,展示中要及时进行引导,使课堂能顺利完成任务。
合作讨论要有序进行。首先要保证讨论的时间,讨论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完整、准确的结论,学生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其次要关注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搭配,强强联手虽然很好,但弱弱共组就难有成果,为了关注全体学生,强弱搭配当然最佳。
在学案使用期间,虽然编写学案非常费劲,刚开始使用更是让师生都无法适应,现在还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但坚持下来,才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终生发展”这个理念很广泛,我们很难用简练的篇幅来表达,不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这几点非常重要。学案既不是教案,也不是练习,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成为改变教与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恰好能体现这一理念。
在旧课程下,我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学习、考试都不脱离教材。现行课程体系下,一个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就说明了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够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本材料或一种资源,要求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教材为手段来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有了学案,我们就可以利用学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或添加、补充,或忽略、删减。变师生教教材、学教材为用教材教和用教材学。
那么,如何设计编写学案呢?
首先,设计学案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牢记并充分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其次,设计学案要做到目标明确。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应胸中有数。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了解即可的;哪些资料是扩充知识面的;哪些问题是用来理解、应用的等等。目标明确才能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运用。
第三,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了解哪些部分是自学或预习内容,哪些部分是合作探究内容,哪些部分是运用、巩固内容,这些内容又应该以何种方式掌握。如哪些内容是只要读书标注即可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明白,哪些内容又必须运用学案补充的资料或问题方可理解等等。如此体现学案“导”的功能。
第四,学案的设计要注意“量”与“度”的平衡。“量”指的是学案的内容既不可太多,又不能太少。多了完不成任务,冲淡了重点;少了学习知识不到位,忽略了重点。只有认真了解学情,透彻分析学习目标,合理处理各种学习资源才能控制学习的总量,提高课堂效益。“度”指的是学案的设计既不可太难,又不能过易。太难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过易学生轻而易举,不利思考。学案对学习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或补充,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第五,学案设计要关注整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案设计好以后,使用不当也将事倍功半。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置于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
使用学案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展开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巡视全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展示要规范。学生展示是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个性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但有很多时候学生词不达意,甚至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这样既误导了学生又浪费了时间。教师在学生展示前要明确提出要求,展示中要及时进行引导,使课堂能顺利完成任务。
合作讨论要有序进行。首先要保证讨论的时间,讨论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完整、准确的结论,学生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其次要关注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搭配,强强联手虽然很好,但弱弱共组就难有成果,为了关注全体学生,强弱搭配当然最佳。
在学案使用期间,虽然编写学案非常费劲,刚开始使用更是让师生都无法适应,现在还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但坚持下来,才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