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种语言,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学科信息。学会判读地图、分析地图,一直是学生地理素养和能力的体现,也一直是地理学科各类考试试题设计的重点。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中出现的地图或者是教学中准备的地图,加强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地图教学培养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标要求是能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从教材内容看,这节课知识容量大,包括了气压系统及锋面系统的形成和天气,这些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形成的天气都是大气运动的综合表现。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又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这节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明显的动态性,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何突破难点既完成好教学任务,又能贯彻新教材新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够终生受用,教学中突出能力培养是关键,运用地图教学是突破口。一、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知识间联系的能力气压系统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在本节课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低气压和低气压槽、高气压和高气压脊及其形成的天气。在“大气运动”一节中已学过了气压的分布及气压与气流的关系及气旋与反气旋。因此教学中可采用复习、分析的方法,运用已有知识,使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中顺利掌握新知识。1.出示右图“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图中气压的分布情况,教师提示: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如乙;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周围如甲;低压槽: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突向高压。高压脊: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突向低压。2.出示下图,根据大气运动的原理说明与低气压和高气压相伴的气流情况,再根据气流运动特点分析天气现象,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两幅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巩固了气旋、反气旋的知识,也阐述了气压系统及其天气的形成原理,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增强了地理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提高分析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能力锋面系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锋面可分为冷锋和暖锋,进而形成冷锋和暖锋天气。这部分内容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和动态性,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可设计简单的板图通过分析和师生的共同活动突破难点。操作过程:(设计一幅板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情况)。1.由一名学生在左图中填出气压情况(高、低)并画出两条槽线。说明该地有低压系统活动(气旋)。2.由一名学生根据风向原理在右下图中做出A、B、C三点的风向。A、B两地吹偏北风——冷空气,C地吹偏南风——暖空气。说明与低气压相伴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在低气压不同的部位风向及性质均不同,因而出现冷暖气流相互追赶的现象。3.提示学生冷暖空气相遇即可形成锋面。由学生分析得出在两条槽线附近可形成锋面,其差异是:冷空气追赶暖空气形成冷锋锋面;暖空气追赶冷空气形成暖锋锋面。在由图中加画锋面符号4.画三幅剖面图让学生分析。
从静态角度分析:甲剖面是不可能的,乙、丙两剖面正确,因为冷暖空气的性质不同,锋面有一个倾斜的过渡地带。从动态角度分析:一方面,乙、丙两地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出现阴雨天气。乙地冷空气前进,属于冷锋锋面,降水区域在锋后。丙地是暖空气前进,属于暖锋锋面,降水区域在锋前。另一方面,随着空气的运动,锋面会分别移除乙地和丙地,使两地分别出现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现象。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什么是锋前,什么是锋后。5.通过以上示意图的分析,得出结论:上述过程均有教师指導,学生分析、活动,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了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好。另外,通过几幅简单的示意图的应用,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突破难点。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读图、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把握地理知识中因果关系的能力。三、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学习了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的基本知识后,出示一幅地面天气图,教师指导、提示,由学生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操作过程:1.图中所示的地区是:东亚地区(根据海陆轮廓判断)。2.图中出现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气压、高气压、冷锋、暖锋、锋面气旋(根据等压线形态和锋面符号)。3.预报天气。此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根据锋面活动特点,我国中部、华北西部、西北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均受冷锋影响,有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东北北部、江淮地区受暖锋影响,有阴雨天气。实践证明,运用地图教学,可增大知识容量,降低知识难度,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程标准得到落实,同时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参考文献:[1]张桂兰.如何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07):01.
从静态角度分析:甲剖面是不可能的,乙、丙两剖面正确,因为冷暖空气的性质不同,锋面有一个倾斜的过渡地带。从动态角度分析:一方面,乙、丙两地都有暖空气沿锋面爬升,出现阴雨天气。乙地冷空气前进,属于冷锋锋面,降水区域在锋后。丙地是暖空气前进,属于暖锋锋面,降水区域在锋前。另一方面,随着空气的运动,锋面会分别移除乙地和丙地,使两地分别出现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现象。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什么是锋前,什么是锋后。5.通过以上示意图的分析,得出结论:上述过程均有教师指導,学生分析、活动,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了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好。另外,通过几幅简单的示意图的应用,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突破难点。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读图、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把握地理知识中因果关系的能力。三、通过地图教学,培养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学习了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的基本知识后,出示一幅地面天气图,教师指导、提示,由学生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操作过程:1.图中所示的地区是:东亚地区(根据海陆轮廓判断)。2.图中出现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气压、高气压、冷锋、暖锋、锋面气旋(根据等压线形态和锋面符号)。3.预报天气。此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根据锋面活动特点,我国中部、华北西部、西北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均受冷锋影响,有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东北北部、江淮地区受暖锋影响,有阴雨天气。实践证明,运用地图教学,可增大知识容量,降低知识难度,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程标准得到落实,同时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参考文献:[1]张桂兰.如何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