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和巩固练习这三个基本部分。其中新授课是主体,导人新课是为了引出新课,导入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课堂教学导入也是一门艺术。
一、用悬念激趣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教学圆柱体的容积时.教师通过同学们每天接触的各种方形奶盒、方形饮料瓶,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如果将瓶装饮料装入圆柱体奶瓶中后,能否装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还有的不作回答,教师进行课件演示液体从一中容器倒入领一种容器,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引入新课,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究竟能不能装下?”,此时教师接着说明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以趣昧故事导入新课
从与新课有关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故事等趣味事例出发,引入新课,能拨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开课就精神饱满,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例如: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这种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如: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导人,师: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给小矮人送饭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七个小矮人连续打猎5天鱼要休息一天。有一位好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同学们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学生尝试: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小组开始议论起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讲究一些方法。建议同桌两位同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找白雪公主的休息日,另一位找七个小矮人的休息日,然后把两人的结果合起来观察,就比较容易了。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完成了学习任务。白雪公主的休息日:4、8、12、16、20、24、28,七个小矮人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课堂上讲故事,其目的在于引入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而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导入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例如:在教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它的导人新课可以通过教师说故事来设计: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俩长的非常相似,(板书:257.625.7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257.6依仗自己大,对25.7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25.76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257.6又在耍威风,那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7”的右下角来到了“2”的右下角(教师操作橡皮泥小数点),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2.567)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那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上面这个例子就说明在导人新课时,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导人新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导入新课
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贴近实际生活,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能够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交融统一,往往能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一定的理性思考,学生在导人教学中积蓄的情感。也会转化为他们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例如:师:同学们,我们家刚买了楼房,正准备装修。今天一早,有两个装修工程队就找到了我,甲工程队说:包给我们,保证15天完成。乙工程队说:包给我们,10天就完成。如果你们是老师,会怎么办呢?(投影出示楼房)
生A:就包给乙工程队吧。因为只要10天,比甲工程队快。
生B:我觉得还是包给甲队,因为时间快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生C:包给两个队,让他们一起完成
师:现在有这么多方案,4人小组讨论一下,哪一个最好?讨论汇报,得出由两个队合做。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实际问题,编制成应用题。(出示:一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现在由两队合做,需要几天完成?)大家默读题目,先估计一下,需几天完成。
生A:10天、15天、25天、5天。
生:一定少于10天。
师:有这么多答案,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你们认为哪些有可能对。
学生讨论得出:5天和少于10天有可能对。因为两队合做比一个队独做肯定要快。
师:现在请大家列式验证一下。
以上谈了导入新课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节课选用何种方法导人新课,要根据具体内容选用适宜的一种。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实物演示,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等等,只要运用适当、巧妙,都不失为好的或比较好的艺术形式。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人新课,都要把握住时间,控制住课堂节奏,要保证新授课有充足的时间,不能喧宾夺主。
一、用悬念激趣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教学圆柱体的容积时.教师通过同学们每天接触的各种方形奶盒、方形饮料瓶,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如果将瓶装饮料装入圆柱体奶瓶中后,能否装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还有的不作回答,教师进行课件演示液体从一中容器倒入领一种容器,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引入新课,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究竟能不能装下?”,此时教师接着说明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以趣昧故事导入新课
从与新课有关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故事等趣味事例出发,引入新课,能拨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开课就精神饱满,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例如: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这种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如: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导人,师: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给小矮人送饭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七个小矮人连续打猎5天鱼要休息一天。有一位好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同学们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学生尝试: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小组开始议论起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讲究一些方法。建议同桌两位同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找白雪公主的休息日,另一位找七个小矮人的休息日,然后把两人的结果合起来观察,就比较容易了。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完成了学习任务。白雪公主的休息日:4、8、12、16、20、24、28,七个小矮人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课堂上讲故事,其目的在于引入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而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导入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例如:在教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它的导人新课可以通过教师说故事来设计: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俩长的非常相似,(板书:257.625.7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257.6依仗自己大,对25.7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25.76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257.6又在耍威风,那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7”的右下角来到了“2”的右下角(教师操作橡皮泥小数点),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2.567)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那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上面这个例子就说明在导人新课时,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导人新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导入新课
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贴近实际生活,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能够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交融统一,往往能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一定的理性思考,学生在导人教学中积蓄的情感。也会转化为他们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例如:师:同学们,我们家刚买了楼房,正准备装修。今天一早,有两个装修工程队就找到了我,甲工程队说:包给我们,保证15天完成。乙工程队说:包给我们,10天就完成。如果你们是老师,会怎么办呢?(投影出示楼房)
生A:就包给乙工程队吧。因为只要10天,比甲工程队快。
生B:我觉得还是包给甲队,因为时间快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生C:包给两个队,让他们一起完成
师:现在有这么多方案,4人小组讨论一下,哪一个最好?讨论汇报,得出由两个队合做。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实际问题,编制成应用题。(出示:一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现在由两队合做,需要几天完成?)大家默读题目,先估计一下,需几天完成。
生A:10天、15天、25天、5天。
生:一定少于10天。
师:有这么多答案,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你们认为哪些有可能对。
学生讨论得出:5天和少于10天有可能对。因为两队合做比一个队独做肯定要快。
师:现在请大家列式验证一下。
以上谈了导入新课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节课选用何种方法导人新课,要根据具体内容选用适宜的一种。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实物演示,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等等,只要运用适当、巧妙,都不失为好的或比较好的艺术形式。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人新课,都要把握住时间,控制住课堂节奏,要保证新授课有充足的时间,不能喧宾夺主。